-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及数字化校史博物馆,自1999年5月开始筹建,在校领导及全校广大师生、海内外校友、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营业部、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北海银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在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开馆了。 三年来,校档案馆及各有关单位的同志,先后分赴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向海内外校友征集了近5000件史料、实物及照片。并到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及校内教育技术中心,转录了20……[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在美丽的东南大学校园里,有一座别具一格的现代化建筑,它位于大礼堂西侧,与大礼堂东面的健雄院交相辉映。它就是吴健雄纪念馆,里边存放着吴健雄先生的遗物。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先生就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那是1934年,60多年后她又回归这里。1930年,吴健雄被保送到国立大学数学系。1931年,从数学系转入物理系,在施士元、方光圻、张钰哲、倪尚达等诸多名师的指点和教导下走上了……[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颜氏是指东晋右光禄大夫颜含及其后裔。颜含字宏都,琅琊临沂人(《晋书・孝友颜含》误为莘人),从晋元帝渡江,侨居江乘,“年九十三卒,遗命素棺薄敛”,葬今南京新民门外老虎山南麓,也就是地方文献所载“靖安道旁”。《景定建康志・风土志・诸墓》载:“颜含墓,左光禄大夫,西平侯颜府君、葬靖安道旁”,在其下考证说:“含乃唐时贞乡十四世祖”,并说“古碑于靖安道旁,乃颜延之文,墓不知所在”,至唐大历七年(772)颜贞……[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江苏省首家高校博物馆――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馆。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在原历史系考古专业文物收藏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馆内收藏展示了该校近百年来收集、获赠和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各时代各类文物9000余件、金石拓本两万多张,其中有不少是国内罕见的文物珍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与收藏价值。博物馆突破一般的通史陈列模式,按照南大馆藏文物的分类、来源等不同特点布置展出,以很强的文化性和观赏性吸引参观者。……[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第六区国民学校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琅琊路7号。该建筑建于1937年前,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原建筑士地得于社会局,前第六区国民学校使用。,因此为公产而代管。后琅琊路小学使用。现房产所属单位为琅琊路小学。第六区国民学校(现琅琊路小学)创建于1934年秋,初建时,占地,建筑面积939平房米,建有中西合璧式楼房1幢2层半20间,另1幢为4层,新式平房3进8间,旧房1进1间,简易房2进2间。西方……[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胡琏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牯岭路10号。该建筑建于1934年,为西式建筑风格,坐东朝西,砖混结构,尖顶三层,红瓦黄墙,木门窗,二楼西南角为露天阳台。另有平房2幢,共计3幢15间。该房产原系陆军一级上将胡琏以其妻曾广瑜之名登记,前十八军驻京办事处使用。后二野、警备司令部曾住用,现产权为市房产经营公司所属。……[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北阴阳营遗址,在南京市区鼓楼岗的西侧、金川河东岸。遗址为高约5米的椭圆形土墩,面积7100平方米,1954年发现,1955~1958年南京博物院进行4次发掘,发掘面积3132平方米。文化层堆积一般厚约4米.包含新石器时代和相当于中原商周时代的湖熟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东、西两区。东区为居住区,西区为氏族公共墓地,居住址发现长方形居住面残迹和火塘,居住遗址附近并有一些灰坑。墓地清理出墓葬2……[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原国民军官训练团旧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1号。该建筑建于1934年(二十八年),1939年竣工,为庙式结构。由“大庙”、“小庙”2幢建筑组成,主体建筑480平方米,大庙面阔5间11.32米,进深8间17.28米,室内四周有26根红色柱。建筑整体上呈日本和式风格:黑瓦、飞檐、丹柱、柱式台基,歇山顶,方形外廊柱,杏黄色墙壁。日军头目冈村宁次、谷寿夫等曾在此烧香祭拜。1945年8月15日,日本……[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泽存书库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2号。此处为陈群的私人藏书处。该书库1941年3月动工,1942年2月竣工,建筑为三层,环型封闭,西式建筑风格,建筑总面积,楼房3层47间,平房1进2间,墙体白色,屋顶青色。书库建成后,陈群特请汪精卫为书库命名。汪精卫取《礼记》中“父没而不能读,手泽存焉”之意,将书库取名为“泽存书库”。泽存书库布局合理,雅致而典雅,且饰有日本近代大画家所作的东洋风景画。书库……[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刘仙洲旧居位于高云岭32―2号。刘仙洲,原名鹤,字仙舟。10年1月27日生于河北省完县。1908年参加同盟会,参加了辛亥,决心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路,曾担任留法勤工俭学高等工艺预备班的教员。刘少奇、李富春、李维汉都曾是这个留法预备班的学生。1924年担任天津北洋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第一副校长。1955年加入中国党是后最早入党的知名老教授,是中国自编工科……[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