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Mysql 二进制日志

2023-11-09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优点:不需要记录每一行的变化,减少了binlog日志量,节约了IO,提高性能。(相比row能节约多少性能与日志量,这个取决于应用的SQL情况,正常同一条记录修改或者插入row格式所产生的日志量还小于Statement产生的日志量,但是考虑到如果带条件的update操作,以及整表删除,alter表等操作,ROW格式会产生大量日志,因此在考虑是否使用ROW格式日志时应该跟据应用的实际情况,其所产生的日志量会增加多少,以及带来的IO性能问题。)

缺点:由于记录的只是执行语句,为了这些语句能在slave上正确运行,因此还必须记录每条语句在执行的时候的一些上下文信息,以保证所有语句能在slave得到和在master端执行时候相同 的结果。另外mysql 的复制,像一些特定函数功能,slave可与master上要保持一致会有很多相关问题(如sleep()函数, last_insert_id(),以及user-defined functions(udf)会出现问题).

使用以下函数的语句也无法被复制:

* LOAD_FILE()

* UUID()

* USER()

* FOUND_ROWS()

* SYSDATE() (除非启动时启用了 --sysdate-is-now 选项)

同时在INSERT ...SELECT 会产生比 RBR 更多的行级锁

2.Row:不记录sql语句上下文相关信息,仅保存哪条记录被修改。

优点: binlog中可以不记录执行的sql语句的上下文相关的信息,仅需要记录那一条记录被修改成什么了。所以rowlevel的日志内容会非常清楚的记录下每一行数据修改的细节。而且不会出现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存储过程,或function,以及trigger的调用和触发无法被正确复制的问题

缺点:所有的执行的语句当记录到日志中的时候,都将以每行记录的修改来记录,这样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日志内容,比如一条update语句,修改多条记录,则binlog中每一条修改都会有记录,这样造成binlog日志量会很大,特别是当执行alter table之类的语句的时候,由于表结构修改,每条记录都发生改变,那么该表每一条记录都会记录到日志中。

3.Mixedlevel: 是以上两种level的混合使用,一般的语句修改使用statment格式保存binlog,如一些函数,statement无法完成主从复制的操作,则采用row格式保存binlog,MySQL会根据执行的每一条具体的sql语句来区分对待记录的日志形式,也就是在Statement和Row之间选择一种.新版本的MySQL中队row level模式也被做了优化,并不是所有的修改都会以row level来记录,像遇到表结构变更的时候就会以statement模式来记录。至于update或者delete等修改数据的语句,还是会记录所有行的变更。

 

二.Binlog基本配制与格式设定

1.基本配制

Mysql BInlog日志格式可以通过mysql的my.cnf文件的属性binlog_format指定。如以下:

binlog_format           = MIXED                 //binlog日志格式

log_bin                  =目录/mysql-bin.log    //binlog日志名

expire_logs_days    = 7                           //binlog过期清理时间

max_binlog_size    100m                         //binlog每个日志文件大小

binlog-do-db=需要备份的数据库名,如果备份多个数据库,重复设置这个选项即可 binlog-ignore-db=不需要备份的数据库苦命,如果备份多个数据库,重复设置这个选项即可

2.Binlog日志格式选择

Mysql默认是使用Statement日志格式,推荐使用MIXED.

由于一些特殊使用,可以考虑使用ROWED,如自己通过binlog日志来同步数据的修改,这样会节省很多相关操作。对于binlog数据处理会变得非常轻松,相对mixed,解析也会很轻松(当然前提是增加的日志量所带来的IO开销在容忍的范围内即可)。

3.mysqlbinlog格式选择

mysql对于日志格式的选定原则:如果是采用 INSERT,UPDATE,DELETE 等直接操作表的情况,则日志格式根据 binlog_format 的设定而记录,如果是采用 GRANT,REVOKE,SET PASSWORD 等管理语句来做的话,那么无论如何 都采用 SBR 模式记录

 

三.Mysql Binlog日志分析

通过MysqlBinlog指令查看具体的mysql日志,如下:

///////////////////////////////////////////////////////////////////////////////////////////////////////////////////////////

SET TIMESTAMP=1350355892/*!*/;

BEGIN

/*!*/;

# at 1643330

#121016 10:51:32 server id 1  end_log_pos 1643885        Query     thread_id=272571   exec_time=0   error_code=0

SET TIMESTAMP=1350355892/*!*/;

Insert into T_test….)

/*!*/;

# at 1643885

#121016 10:51:32 server id 1  end_log_pos 1643912        Xid = 0

COMMIT/*!*/;

///////////////////////////////////////////////////////////////////////////////////////////////////////////////////////////

1.开始事物的时间:

SET TIMESTAMP=1350355892/*!*/;

BEGIN

2.sqlevent起点

#at 1643330 :为事件的起点,是以1643330字节开始。

3.sqlevent 发生的时间点

#121016 10:51:32:是事件发生的时间,

4.serverId

server id 1 :为master 的serverId

5.sqlevent终点及花费时间,错误码

end_log_pos 1643885:为事件的终点,是以1643885 字节结束。

execTime 0: 花费的时间

error_code=0:错误码

Xid:事件指示提交的XA事务

Mixed日志说明:

在slave日志同步过程中,对于使用now这样的时间函数,MIXED日志格式,会在日志中产生对应的unix_timestamp()*1000的时间字符串,slave在完成同步时,取用的是sqlEvent发生的时间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对于一些功能性函数slave能完成相应的数据同步,而对于上面指定的一些类似于UDF函数,导致Slave无法知晓的情况,则会采用ROW格式存储这些Binlog,以保证产生的Binlog可以供Slave完成数据同步。

---------------------------------------------------------------------------

二进制日志记录了所有对数据库执行更改的操作,二进制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

1、恢复(recovery)2、复制(replication)

二进制日志的启动:配置参数log-bin[=name],如果不指定name,则默认二进制日志文件名为主机名,后缀名为二级制日志的序列号,所在路径为数据库所在目录。

以index为后缀的文件为二进制日志的索引文件,用来存储过往生产的二进制日志。

 

和二进制日志相关的参数:

max_binlog_size、binlog_cache_size、sync_binlog、binlog-do-db、binlog-ignore-db、log-slave-update、binlog_format

max_binlog_size,该参数指定了单个二进制日志文件的最大值,如果超过该值,则产生新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后缀名+1,并记录到.index文件,从Mysql5.0开始的默认值为1073741824,代表1G。

Mysql5.5的默认值

 技术分享

当使用事务的存储引擎InnoDB时,所有未提交的事务会记录到一个缓存中,等待事务提交时,直接将缓冲中的二进制日志写入二进制日志文件,而该缓冲的大小由binlog_cache_size决定,默认大小为32KB,此外,binlog_cache_size是基于回话的,也就是,当一个线程开始一个事务时,mysql会自动分配一个大小为binlog_cache_size的缓存,因此该值得设置需要相当小心,可以通过show global status 查看binlog_cache_use、binlog_cache_disk_use的状态,可以判断当前binlog_cache_size的设置是否合适。

Binlog_cache_size的默认大小为32KB

 技术分享

参数sync_binlog=[N]表示每写缓存多少次就同步到磁盘,如果将N设置为1,则表示采用同步写磁盘的方式来写二进制日志,该参数很重要,这个以后还会提到。值得注意的是,在将该参数设置为1时,也应该将innodb_support_xa设为1来解决,这可以确保二进制日志和InnoDB存储引擎数据文件的同步。

参数binlog-do-db和binlog-ignore-db表示需要写入或者忽略写入哪些库的日志,默认值为空,则表示将所有库的日志同步到二进制日志。

Log-slave-update该参数在搭建master=>slave=>slave的架构时,需要配置。

Binlog_format参数也特别重要。从mysql5.1版本开始引入这个参数,该参数可以设置的值有STATEMENT、ROW、MIXED;

(1)STATEMENT格式和之前的mysql版本一样,二进制日志文件记录的是日志的逻辑失SQL语句。

(2)在ROW格式下,二进制日志记录的不再是简单的SQL语句了,而是记录表的行更改情况,此时可以将InnoDB的事务隔离基本设为READ COMMITTED,以获得更好的并发性。

(3)MIXED格式下,mysql默认采用的STATEMENT格式进行二进制日志文件的记录,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会使用ROW格式,可能的情况包括:

1)表的存储引擎为NDB,这时对于表的DML操作都会以ROW格式记录

2)使用了UUID()、USER()、CURRENT_USER()、FOUND_ROWS()、ROW_COUNT()等不确定函数

3)使用了INSERT DELAY语句

4)使用了用户定义函数

5)使用了临时表

Mysql 二进制日志

标签: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mysql二进制日志无法支持复制操作实现同步

题主是否想询问“mysql二进制日志无法支持复制操作实现同步怎么回事”?

1、没有启用二进制日志:在MySQL的配置文件中,需要正确配置并启用二进制日志。如没有启用二进制日志,复制操作将无法进行。

2、二进制日志文件损坏或丢失:如二进制日志文件损坏或丢失,复制操作将无法继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数据恢复或重新配置复制。

3、二进制日志格式不匹配:MySQL提供了多种二进制日志格式,如Statement、Row和Mixed等。如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配置的二进制日志格式不匹配,复制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解析如何通过Mysql的二进制日志恢复数据库数据(图文详解)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详解如何通过Mysql的二进制日志恢复数据库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经常有网站管理员因为各种原因和操作,导致网站数据误删,而且又没有做网站备份,结果不知所措,甚至给网站运营和盈利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本文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下如何通过Mysql的二机制日志(binlog)来恢复数据。

系统环境:

操作系统:CentOS 6.5 X64 (虚拟机);

WEB服务:PHP+Mysql+apache;

网站:为方便,直接在本地用蝉知系统搭建一个DEMO站点;

操作步骤:

1.开启binlog功能及基本操作;

2.往站点添加数据;

3.刷新binlog日志;

4.删除数据;

5.binlog日志内容解析;

6.恢复指定数据;

1.开启binlog功能及基本操作

要使用Mysql的binlog日志功能,首先要在Mysql的配置文件中开启该功能,操作很简单。找到Mysql的配置文件,在文件中添加一行”log_bin = mysql-bin”即可。其实在我安装的各种Mysql环境中,该功能通常都是默认开启的。

开启binlog功能后,在mysql的数据库目录下就会有诸如mysql-bin.000001、mysql-bin.000002等文件,这就是mysql的二进制日志文件。每当mysql启动或手动刷新日志后都会新建一个二进制日志文件。

首先我们mysql命令行中,用”show master logs”命令查看已有的binlog文件。

2.往站点添加数据

在网站后台文章模块里,我添加了几条测试数据。

3.刷新binlog日志

此前mysql的binlog文件为mysql-bin.000001,并且在网站后台往数据库中添加了三篇文章。现在我们刷新binlog日志,会生成新的mysql-bin.000002文件,如下:

flush logs;

show master logs;

4.删除数据

这里我把刚才添加的三篇文章都删除掉。

5.binlog日志内容解析

Mysql的二进制日志文件记录的mysql的操作,比如刚才的删除操作,我们来看下日志文件的具体内容。

使用mysql的mysqlbinlog命令:

mysqlbinlog /data/mysql/mysql-bin.000002注意:因为我本地mysqlbinlog无法识别binlog配置中的default-character-set=utf8,所以这里我在命令中加上了” _no-defaults”才起作用,大家引以为鉴。

下面是日志内容部分截图:

6.恢复指定数据;

在通过mysql的binlog日志恢复数据时,我们可以指定恢复到具体时间点,这有点像服务器快照管理。所以我们现在要恢复刚才删除的那篇文章,可以从删除之前找一个时间点,并恢复到那个时间点即可。

有关mysqlbinlog命令的使用方法,我们可以通过mysqlbinlog的帮助命令进行查看,如下:

mysqlbinlog _no-defaults _help

如帮助文档所示,可以通过指定时间或指定位置来恢复数据,这里我以指定时间为例给大家演示。

我们来查看下日志文件mysql-bin.000001,如下:

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mysql/mysql-bin.000001

通过前面操作步骤我们知道,在删除数据之前,我们生成了mysql-bin.000002日志文件,所以我们只要恢复到这个时间点即可,上图中我已找到了这个时间。

命令如下:

代码如下:

mysqlbinlog _no-defaults _stop-datetime='2017-04-11 09:48:48'/data/mysql/mysql-bin.000001 |mysql _uroot _p123456

这时我们在看后台,发现刚才删除的三篇文章都已恢复回来了,从而到达我们期望的目的。

总结:

本文和大家分享了如何通过mysql的二进制日志文件恢复数据。但还是要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做好网站数据备份,现在的一些主流CMS建站系统都会内置数据库备份功能,比如这里我用的蝉知系统,数据是网站的命脉,做好数据备份以避免后期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mysql移动后更改二进制日志名字

mysql移动后更改二进制日志名字方法?要移动MySQL的二进制日志并更改其名称,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停止MySQL服务:使用适当的方式停止MySQL服务器。

2、复制二进制日志文件:找到MySQL配置文件中设定的二进制日志文件的位置。默认情况下,它们通常位于MySQL数据目录下的datadir文件夹中。将所有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复制到想要迁移的新位置。

3、修改配置文件:打开MySQL的配置文件,通常是my.cnf或my.ini,并找到关于二进制日志的设置。修改log-bin选项的值为新的二进制日志文件的路径和名称。

4、保存更改并启动MySQL:保存配置文件的更改,并重新启动MySQL服务器。二进制,是在数学和数字电路中以2为基数的记数系统,是以2为基数代表系统的二进位制。

如何关闭mysql日志功能如何关闭mysql日志功能

如何关闭mysql日志并删除MySQL日志

LNMP一键式安装包安装的mysql默认开启日志文件。如果数据操作频繁,会产生大量的日志。mysql-bin.0000*类似的文件都是在/usr/local/mysql/var/下生成的,而且一般都是几十MB到几GB,甚至会吃掉整个硬盘空,从来不会导致mysql无法启动。

如何关闭MySQL的日志功能:删除日志:执行:/usr/local/MySQL/bin/MySQL-uroot-p

执行前输入密码并登录:重置主控;

输入quit退出mysql命令模式。

彻底禁用MySQL日志:修改/etc/my.cnf文件,

找到log-binsearch=MySQL-binbinlog_format=mixed并在这两行前面加上#,

将其注释掉,然后执行/etc/init.d/mysqlrestart。

或者直接转到目录/usr/local/mysql/var/删除日志文件,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在mysql中怎么删除表中数据?

您好,提问者:

1.2

3.4

5.--清空全部数据,不写日志,不可恢复,速度极快

truncatetable表名;

--清空全部数据,写日志,数据可恢复,速度慢

deletefrom表名

MySQL数据库出现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1)偶尔连接不上(localhost),请查找到底是哪些页面会出现这个问题.(2)连接使用完成后及时释放.怀疑是你请求的连接太多,导致mysql达到了最大连接数,拒绝你的新连接.有可能是你每次连接完成都没有使用mysql_close来关闭连接.(3)尽量避免在循环中不停的连接数据库(4)查看mysql的日志,或许能查到一些线索.

mysql数据表数据怎么删不掉?

您好,提问者:

--清空全部数据,不写日志,不可恢复,速度极快truncatetable表名;--清空全部数据,写日志,数据可恢复,速度慢deletefrom表名

如何查看mysql的bin日志文件内容?

1、查看日志内容mysqlbinlog_no-defaultsmysql-bin.00001;2、删除binmysql>purgebinarylogsto'ablelee.000003';QueryOK,0rowsaffected(0.16sec)3、显示所有日志mysql>showbinarylogs;4、关闭bin日志找到配置文件my.cnf,对于linux,一般默认在/etc目录下,打开此文件,使用井号(#)注释掉如下两个配置项目即可。log-bin=mysql-binbinlog_format=mixed

怎么查看mysql日志?

1、首先确认你日志是否启用了mysql>showvariableslike'log_bin'。

2、如果启用了,即ON,那日志文件就在mysql的安装目录的data目录下。

3、怎样知道当前的日志mysql>showmasterstatus。

4、看二进制日志文件用mysqlbinlog,shell>mysqlbinlogmail-bin.000001或者shell>mysqlbinlogmail-bin.000001|tail,Windows下用类似的。

MySQL的日志操作:

1、首先,登陆mysql后,执行sql语句:showvariableslike'log_bin'。

2、#错误日志log-errol开启方式:在my.ini的选项下:添加代码:log-error=E:log-error.txt。

记录内容:主要是记录启动、运行或停止mysqld时出现的致命性问题,都是系统级的错误记录。

3、#查询日志:log,开启方式:在my.ini的选项下:添加代码:log=E:/mysql_log.txt。

4、#二进制日志:log-bin,开启方式:在my.ini的选项下:添加代码:log-bin=E:/mysql_log_bin,记录内容:主要是记录所有的更改数据的语句,可使用mysqlbinlog命令恢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