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作者:刘辉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36期
摘要: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对于民间舞蹈的发展和传承带来了更加优越的社会环境,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民间舞蹈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也形成了全新的文化解读。然而,当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和不全面的问题也是值得去研究和关注的。时代发展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既是一种民族性格和民族信仰的体现,同时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审美体现的重要方面,民间舞蹈是对我国各民族人民生活体验和思想精髓的有效概括,这对于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需要从历史发展眼光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同时也应辩证地看待民间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发展与传承问题。本文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方面探究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Abstract: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protection efforts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superior social environment is brough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heritance of folk dance, in this process,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folk dance culture in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new cultu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value analysis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is also formed. However, the inadequate and incomplete protection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s also worthy of the study and attention. Times give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s a manifest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s and beliefs, and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esthetic reflect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dance is the quintessence of life experiences and thoughts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value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To implement the protection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it's time value needs to be pointed out from a history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arts in non-material culture should also be identified dialecticall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in China from the heritance of folk dance culture. 关键词: 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形态;当代价值
Key words: folk dance;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cultural patterns;contemporary value 中图分类号:G0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6-0295-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0 ;引言
通过对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意义的分析,人们逐渐意识到民族性与稀有性特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其他文化现象而言,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价值分析显然缺少了必要的现实根据。即便是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源性价值,实则在其当代价值研究方面也是有所不足的。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并非是从文化政策方面寻找其价值溯源,而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性内容中阐述这一非物质文化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启示作用,比如对于民间舞蹈文化表现形态的分析。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民间舞蹈所呈现的是民族生活的实际状态,这既是各民族人民思想精髓的集结,同时也是对各民族创造力和艺术价值的一种概括,这一潜在的文化含量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精神塑造力的有力彰显。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国民间舞蹈的表现形态
1.1 以图腾为崇拜 ;作为原始氏族部落的一种象征,图腾文化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原始积淀层与心理结构的相互综合,它在阐述人性本质和民族文化根源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图腾崇拜占据了民间舞蹈文化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它是归属心理在社会性集体意识中的反映。以某一种图腾符号为舞蹈动作设计的根源,以此表现出与群体意识之间的契合,这样的表现形态赋予了民间舞蹈艺术更深的生态文化内涵。从民间舞蹈形态角度分析,除了艺术审美效果的神秘和古朴之外,还表现为舞蹈特征方面的动率感,无论是情节还是结构都显得更加形式化,真正做到了神学与美学的相互重叠,这既是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国民间舞蹈意识在民俗观念和社会观念方面的融合。
1.2 以生活形态为主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仪式舞蹈也占据了一定范畴,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一种呈现,仪式的产生源自人们对于神灵的依赖与敬畏之情,这其中我们通常将这一行为仪式划分为膜拜行为和模仿行为两个方面,“傩舞”是膜拜行为的一种体现,而“於菟”则是表现为一种模仿行为。从民间舞蹈的形态角度分析,它更加倾向于艺术审美的低消耗状态,民众在参与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充满了对神灵的膜拜,然而在外界欣赏者看来却是需要很大的耐心。这样一种民间舞蹈艺术是民族化地方色彩的呈现,同时也是被当地人所认可的一种文化形态与民俗意味的双向融合,其文化价值与涵义远远超出舞蹈本身。
1.3 以“天人合一”为信仰 ;传统农耕社会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其主导思想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概念,这是原始文化心理在民间舞蹈艺术中的呈现,与此同时也表现为人们服从于自然秩序的一种敬畏心理,以此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民间舞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各种仪式舞蹈都是以这一思想为核心,以此求得风调雨顺。
1.4 以民间生活为基调 ;民众生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导向,其中民间舞蹈艺术作为民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出了大众审美在民间生活中的意趣导向,以此来提升民族地区内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2.1 独特性 ;作为文化和艺术表达的重要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或民族民众独创性的一种体现,以物质成果阐述抽象的习俗礼仪和行为方式,因此它有着显著的唯一性与独创性特征。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和情感也是唯一的,这种价值观内涵很难被替代和模仿。
2.2 无定形性 ;人的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的核心,在动态和精神因素影响下体现出文化本身的独创性和精湛性。从人的创造力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倾向于从情感和文化表达方式方面突出民族情感和自尊,在文化传承中传播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文化根源,以此对应的审美观和价值感也有着无定型的特征。尽管存在一定的非物质因素,然而在具体的情感表达方面也有着物质载体的涵义,这是需要借助物质情感来表达的,是人类行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行为活动或许是通过精湛技艺创造,或许是借助行为意识传达,这一过程中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表现可从语言等动态过程中得以体现。
2.3 民族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伴随文化交流而有所深入,这就使得文化本身有了深刻的民族烙印,无论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还是内容,都与民族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民族特征的形成受到生产方式、服饰语言和习俗人情的影响,这一过程中自然生态有着主宰性意义,这些内容也加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特征。
2.4 地域性 ;特定的活动地域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还不免会受到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以此形成的文化特征也有着显著的地域性特点。自然生态环境的内容涉及到文化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产物,这与地域特征息息相关,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了更加重要的传承意义。 3 ;从文化传承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3.1 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使得世界文化多样性特征更加显著,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方面有着突出优势,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个独特的品种,以此孕育出的文化资源势必将更加充沛与夺目。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激发与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休戚相关,这是促进文化实现再创造的有效途径。多种文化资源的碰撞既是相互学习与借鉴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有利于文化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传中的落实。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制作产品素材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2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资源之一 ;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不断的重要动力,正是在深厚文化传统的推动下才使得中华儿女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高速发展的文化传播使得中外文化处于不断交融当中,各种民族文化资源的渗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更加深入和透彻,这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这就需要各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海内外华人力量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胜一切困难,从根本上保障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效率,促进民族复兴。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培育也使得非物质物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要素更加深刻,在新时代背景下彰显自身的民族涵义与时代精神。
3.3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连接各种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价值观体现,这其中无论是民间舞蹈艺术还是文化表演意识亦或是传统手工技能都需要在发展和传承中得到弘扬,因此人既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也是民族精神与价值观在思维方式中的概括与体现。由此可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也可从简单的舞蹈艺术中得到彰显,它构成了文化传播的天然资源。在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处于不断革新过程当中,这势必将产生更加庞大的民族文化资源宝库。
3.4 有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 ;作为综合国力的构成因素之一,文化和民族精神在促进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方面有着突出作用,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自我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来达到突出文化影响力的作用,这对于我国综合国力提高而言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与历史资源,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应的民众物质文化需求也随之增长,这无疑将导致文化竞争的加剧,这是任何技术所不可相提并论的一种文化传播力量。加入世贸后,我国国际市场的扩大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对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提供了最佳的市场发展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使得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被打破,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即将形成,这就需要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主性,敢于将自我民族文化优势展示在世界面前,并积极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这是我国国际竞争实力得以拓展的关键所在。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文化价值与内隐涵义的一种高度概括,文化形态是特定文化内容在历史背景下的呈现,这其中,文化与形态密不可分,正是各种文化因素的存在才塑造出别有特色的文化形态,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精神内涵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体现。相较于文化景观、自然遗产和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加深刻的当代价值与发展潜能,其精神内涵凌驾于一切文化特征之上。通过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分析,我们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趋向于民族文化的基因库和生命记忆场所,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一种象征,对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研究不应局限于从相关文化政策中概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而应当从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相互关系当中寻找其延续与传承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红叶.试论大众传媒语境下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8). [2]陈志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负面因素与应对措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徐艳.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探析[J].音乐大观,2014(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