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设备吊装方案设计
吊装塔类设备——吊点的设置
吊点,也就是吊耳在塔身上的固定点,在确定其在塔身上的具体位置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吊耳一般设置在塔的整体重心以上,在同一直径的对称两端设置一对;
(2) 吊耳在重心以上的距离大小应综合考虑诸因素后决定:1)从吊装机具受力考虑,塔的目点越高,则起吊力越小,卷扬机牵引绳的负荷也相应减小;2)吊点增高,则需要相应的增加用装机具的高度,致使吊装机具的承载能力降低;3)吊点增高,则塔身承受的最大弯矩也将增大,对塔体不利;相反,吊点降低,弯矩减小,对塔体有利。
(3) 凡塔的制作图要求制造厂整体热处理后交货的高塔,不得在安装现场临时再焊接吊耳; (4) 吊耳与塔体相焊接部位的材质,一般应与塔体的材质相同;
(5) 如塔体由不锈钢或复合钢板制造,而裙座为碳钢时,可把目耳焊在裙座上,吊装时在塔体上部适当位置安以卡环,形成防止塔体倾翻的受力点,如下图所示。
(6) 我国有的建筑安装企业曾成功地用高位吊装法完成过特型塔的吊装。所谓高位吊装就是把4个吊点均设在塔的重心以下,吊装时始终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使塔体的倾角始终小于塔体稳定的临界角。用此种吊装方法,其吊点位置应由计算得出。
(7)用吊推法吊装塔类设备时,其吊点位置应在方案设计中用计算方法得出。
吊装塔类设备——塔体裙座的加固
裙座是塔体同基础的连接部分,也是在吊装中受力最大的部位,在编制吊装方案时须进行必要的验算。在塔设备设计的专著中,关于裙座的强度和稳定性的设计,是以裙座承受轴向载荷和弯矩联合作用为计算基础的。在塔设备投入生产后,其轴向载荷来自塔的自重和塔内的介质重量,弯矩则来自工作压力、风荷载、地震突加载荷等。安装时裙座的受力,虽然会因为吊装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受力情况复杂、恶化并加大了。进行进一步定性分析可见,若采用滑移法吊装塔体,因塔的自身重力施于拖排,并传至地面。地面则给塔体裙座一个反力,其大小与塔的尺寸、重量、吊点位置等有关。最大受力是在塔身刚吊起的初始期,此时,可视塔为一端铰接的悬臂梁。应用此时裙座的受力校核塔体与裙座的焊缝强度和裙座与塔排接触处裙座基础环的强度和刚度。 在用回转法和吊推法吊装塔类设备时,其铰接点出了要承受因塔自重形成的反力外,还附加以因吊装力而引起的推力,其受力情况更加复杂。
由此上分析可见,在裙座设计时并未考虑吊装时的一些复杂受力情况。因此在进行塔体的吊装前,常对裙座采取加固措施,最常见的方法是在裙座内加支撑,可视塔的直径和质量大小加不同形式的支撑,如下图所示,一般直径4m以下的塔用一字形和十字形加固,直径4~5m的塔裙座用三角形加固;直径大于5m塔的裙座用H形和双H形加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