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庆市荣昌县退耕还林后续工作的思考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卷第4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6,No.4 2008年8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Aug.2008 对重庆市荣昌县退耕还林后续工作的思考 胡正君 (荣昌县林业局,重庆602460) 摘要:介绍了重庆市荣昌县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情况,分析了退耕还林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荣昌县退耕还林工作总体规划和 荣昌县的自然环境及退耕还林条件,提出了加强荣昌县退耕还林后续管理工作的五点建议,通过以封促管、以收促管和发展后续 产业等方式,实现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后续管理;荣昌县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79(2008)04—0004—03 Ponderation over the Follow—up Job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Afforestation in Rongchang County,Chongqing HU Zheng-jun (Rongchang Bureau of Forestry,Chongqing 6n1 160-China) Abstract: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job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Afforestation in Rongchang County and analyzes the major problems in its implementation.Combining the general program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Afforestation of the coun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it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job-the author offers 5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 ning the management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Afforestation in Rongchang County.Through the methods of promoting man— agement by sealing mountain passes-by purchasing wood,and by developing the follow-up industri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 merit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Afforestation can be realized in Rongchang County. Key words:Returning Farmland to Afforestation;follow—up management;Rongchang County 荣昌县位于重庆市西部,东连永川区,南接四川 泸县,西北与大足县相邻。其幅员面积1 075。36 一、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km ,辖18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09个村。全县总 人口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5万人。全县土地 荣昌县从2002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总面积为107 533 hm ,其中:耕地为56 467 hm ,占 科学规划,扎实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生态环境改 52.51 ;林地为24 100 hm ,占22.41 ;水域为 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 3 580 hm ,占3.33 ;其它为23 387 hm ,占 广大农户的衷心拥护,被誉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 21.75 1]。县内有大小溪河151条,县内流长657 程”。截至2006年底,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 km。属亚热带东南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县土壤种 14 400 hm ,其中,退耕地造林9 400 hm ,宜林荒山 类繁多,水稻土是全县最主要的耕作土壤;森林土壤 造林5 000 hm ;工程预计总投资4.1亿元,涉及21 主要为中性紫色土和黄壤。林业用地面积25 200 个镇(街)、167个村、1 491个社、90 824家农户,30 hm ,其中,林地21 367 hm ,未成林造林地2 734 余万农民,6年来全县累计兑现种苗、生活、粮食补 hm ,宜林荒山荒地1 100 hm 。在有林地中,天然 助费1.51亿元,退耕农户户均享受直补1 660元, 成为该县农民享受到的最大一笔现金直补项目,为 林620 hm ,人工林20 747 hm。,森林覆盖率 生态建设和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 24.6 [引 保障 引。 收稿日期:2008—03—15 作者简介:胡正君(1971一),女,重庆璧山人,荣昌县林业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管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卷第4期 胡正君:对重庆市荣昌县退耕还林后续工作的思考 6年的实践证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大大 改善了该县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全县森林面积达到24 100 hm。,森 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17.1 增至24.6 ,比工程 实施前增加7.5个百分点。全县水土流失明显降 低,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同时,各镇街还结合退耕还 林工程,相继建立了麻竹、蚕桑和中药材等一批具有 区域优势的产业发展基地,如双河、峰高等镇建立了 林产品收购渠道不畅通,难以杜绝林粮间作。二是 每家每户的退耕地量小,不集中成片,不便于管理。 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很多退耕地无人管护,管护 效果相差大。四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农户习 惯于粗放管理,重造轻管,只注重国家钱粮补助,不 注重苗木培育管理。五是管护制度不健全,缺乏有 效约束。 (四)工作经费紧缺,专职人员少 退耕还林工程面广量大,任务重,工程质量要求 5 333 hm。麻竹基地,仁义、荣隆等镇建立了 1 333 hm。蚕桑基地,安富、直升等镇建立了467 hm。中药材基地。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发展起来的麻 竹产业已成为该县继生猪产业后农民增收的又一支 柱产业,国家林业局也于2005年底和2006年初先 后将荣昌县命名为“中国麻竹笋之乡”和“全国笋竹 两用林丰产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此外,不少镇街还 借助退耕还林直补政策,推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 转移,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减人、增效、留空间”的 目标。 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面广量大、政策性强、时间 紧、任务重,以及思想、物质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工 作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主 要表现在: (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荣昌县退耕还林工程在2003年全面铺开时由 于工程建设任务重,要求时间紧,准备不充分等原 因,大多数项目区都是在先施工后规划或边实施边 规划的情况下完成的,难免出现工程布局不合理、树 种选择不科学等问题。全县已完成的9 400 hm。退 耕还林中,经济林仅占8.8 ,远远低于20 的科学 比例 。 (二)服务不够到位 退耕还林工程全面铺开后,针对退耕农户的技 术、政策等培训工作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农民对 退耕还林的抚育管理,特别是经济林培蔸、追肥、修 枝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缺乏了解,群众致富增收手段 不多,退耕还林科技含量不高,后劲不足。此外,为 实现退耕还林任务和面积的达标,一些镇(街)在退 耕还林政策宣传上,讲优惠政策的多,讲权利与义务 的少,导致部分群众特别是一部分造林大户在退耕 还林过程中只注重钱粮兑现,忽视抚育管护,忽视长 远利益。 (三)重造轻管,管护效果差 一是粮价上涨带来的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及相关 高,从规划方案、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农户申请、工 程实施和监理、检查验收及每年的自查到政策兑现 等涉及环节多,特别是政策兑现时间长达5~8年, 大量工作经费要由地方财政承担。由于该县县镇两 级财政均比较困难,无力承担这笔工作经费,严重影 响了退耕还林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本该同步进行的 退耕农户林权证发放工作也因经费不足而进展缓 慢,且很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 的质量和效果。 退耕还林技术性强,而各镇(街)专职林业工作 者少,临时培养的专职人员,由于待遇、工作条件差 等原因也难留住人,导致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工 作脱节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强退耕还林后续管理工作的几点 建议 (一)规划先行,以封促管,多渠道加强森林资源 保护管理 目前荣昌县退耕还林面积已达到14 400 hm。, 有林地面积达到25 200 hm。,巩固现有退耕还林成 果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一是要搞好巩固退耕还林 成果专项规划。根据荣昌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 规划(2008—2015),前期以退耕地补植补造和接续 产业发展为重点,兼顾农村能源建设和基本口粮田 建设,后期以农村能源建设为主,针对国有林场核心 区、贫困村和规划修水库的地方作生态移民,以巩固 退耕还林成果 J。二是建议由县里统一制定封山育 林规划,把任务分解到乡镇、到村组、到流域、到山 头。并将全县各类林地区、重点林业建设项目区、生 态公益林、风景名胜区以及河流两岸、公路两旁、水 库四周全部纳入封山护林规划,从整体上封住管死。 三是要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和做好防火预案。各级 政府、各重点森林防火单位都应有自己的防火预案, 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认真抓好护林员队伍建 设。做到每个村配备一名专职护林员,每个组配备 一名兼职护林员。对护林员要明确职责,划定责任 区,制定奖罚制度。护林员报酬应由林业防火专项 资金解决。四是坚决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和征占用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地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相关要求,将商 品材下达到商品林区内的国有林场、集体林场和个 体规模林场内采伐。同时积极开展林业严打整治专 项斗争,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二)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多种造林形式,巩固退 耕还林成果 退耕还林一家一户栽植,退耕地量小,难以集中 成片,不利于集中管护,很难取得经济效益,2007年 6月重庆获准设立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探 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重庆市明确提出 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荣昌县抓住城 乡统筹土地流转的机遇,积极探索多种造林形式以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一是推广公司造林。重庆顺宇 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观胜镇联合栽种巨桉200 hm。,由农户提供土地,公司提供种苗、技术,组织专 业队伍统一造林、清林、施肥、管护和销售,除退耕还 林补助款由农户领取以外,退耕地按成活株数在第 一轮退耕还林期内农户每年按1.5元/株、在第二轮 退耕还林期内农户每年按3元/株、空地每年按4 元/株领取收益。二是推广联合造林。在清江、清升 镇,业主吕玉奎共承包土地308 hm 栽种巨桉,农民 出土地,业主出资金、技术,村、社负责组织劳力和协 调工作,利润分配农民占60 ,业主占35 ,村、社 占5 ̄/6_5]。通过多种造林形式的推广,一方面极大 地调动了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促进了退耕还林成 果的巩固;另一方面把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从效率低 下的一家一户的劳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可以外出打 工挣钱。 (三)完善管护制度,实行集中管护 建立退耕农户管护责任制。通过签订合同等形 式,把国家补助政策兑现与林木抚育管理结合起来。 对未完成年度抚育任务的农户不予兑现退耕还林补 助;对造成苗木损坏、达不到验收要求的,由农户自 筹资金,林业部门公开采购苗木,分村统一组织补 植,其苗木费用也可从相关农户的退耕还林补助中 扣除。同时制定造林大户经营承包管理办法,规范 大户林木经营承包行为,减少合同纠纷,维护社会稳 定。推广切实可行的集中管护方式,把管护责任与 效益挂钩,一是鼓励业主承包管护权,实行集中管 护,效益与农户分层 ;二是成立专业管护队,由村 社组织专业管护队收取管护费,集中施肥、修枝、补 植、防治病虫害等。 (四)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和扶持 一是加大对林业的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应把公 益林建设、重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退耕还林工作 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二是加 大对镇(街)林业站的投入,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流 动大,办公设备落后,很多镇(街)没有专职的林业工 投稿网址http://xbgixt.swu.cn 2008年8月 作人员和专门的电脑,造成工作不到位,电子档案建 立不完备,不利于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三是继续 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利息信贷扶持政策。林业经 营者和退耕农户可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 对纳入国家政策性贷款的林果重点加工项目和速生 丰产林建设,各级财政应给予贴息。四是加强退耕 还林科技服务。在林业部门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 下,建议由各类科技协会、工程师协会牵头,组织农 业、科技、畜牧、扶贫开发等部门的技术力量,开展退 耕还林科技培训和服务活动,着力培养和扶持一批 退耕还林科技示范户、林业开发大户,以点带面,推 动科技兴林和科技致富。 (五)以收促管,积极发展后续产业 各镇(街)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林产品收购队伍, 要将收购点的建立及收购服务情况纳入林业目标考 核,不能出现有产品卖不出的情况。全县在后续产 业发展方面要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一是在坚持生 态优先的前提下,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合理选择造林 树种,大力推行林竹、林药、林草、林果间种等生态经 济型造林模式,发展中药材、林木种苗、花卉、森林食 品等产业。通过开发林下资源,发展种植、养殖、培 植、采集等多种经营。二是加大对麻竹产业深加工 企业的扶持力度,让退耕产品不愁销。三是依托荣昌 县畜牧研究所、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科研技术优势和 “畜牧科技城”的声望,开发荣昌县杜仲、山茱萸、枳壳 等在兽药上的利用。大力发展以巨桉为主的速生林 和以杜仲、山茱萸、枳壳为主的木本药材,依托企业集 团带动、基地带动和大户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林 种、树种结构调整。同时在今后实施的退耕还林和林 业重点工程造林中,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选择适宜 的林种、树种和配置模式,培植多种资源,带动相关产 业的发展,解决退耕农户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I1]荣昌县国土资源局.荣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R].2007. -123荣昌县林业局.荣昌县林业发展规划(2004—2020) I-R].2004. -13]荣昌县林业局.荣昌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2008—2O15年)I-R].2007. -143荣昌林业局调查设计队.荣昌县退耕还林实施方案 I-R].2002—2008. -153 吕玉奎.荣昌县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承包土地规模造林 I-J].重庆林业信息,2008(1):34—35. -163李长健.绿色农村社区的“制度市场”探讨I-J].绿色中 国,2008(1):44—45. 责任编辑:周仁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