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4_章末复习.doc
【学习目标】
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牛顿运动定律 【学习难点】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请回顾本章所学习的内容,并完成本章知识框架】
【典型例题】
专题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1. (单选)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1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专题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综合应用
例2. (多选)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产生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会相互抵消
专题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例3.(多选)由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可知
( )
A.质量m与合外力F成正比,与加速度a成反比 B.合外力F与质量m和加速度a都成正比
C.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总是跟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物体的加速度a跟其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它的质量m成反比
例4.(单选) (2013·海南单科·2)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 )
A.a和v都始终增大 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D.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
例5.(多选)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球之间连接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面上.A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恒力F将B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撤去,此瞬间
( )
A.A球的加速度为
2mC.B球的加速度为
2mFF
B.A球的加速度为零 D.B球的加速度为 Fm专题四: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
例6.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体因为用绳连接,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力F一定时,m2所受绳的拉力( )
2
A.与θ有关 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有关
C.与系统的运动状态有关 D.FT=
m2F,仅与两物体的质量有关 m1+m2
专题五:解答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7.为了提高运动员奔跑时下肢向后的蹬踏力量,
在训练中,让运动员腰部系绳拖着汽车的轮胎奔跑,已知运动员在奔跑中拖绳上端到地面的高度为1.2 m,且恒定.轻质无弹性的拖绳长2.4 m,运动员质量为60 kg,轮胎质量为10 kg,车胎与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如图10甲所示,将运动员某次拖着汽车的轮胎奔跑100 m的过程当做连续的过程,抽象处理后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 m/s,3=1.73,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运动员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及跑完100 m所用的时间;
(2)在加速阶段,拖绳的张力大小及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2
【课堂小结】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