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神的烛光照亮教育事业)
用精神的烛光照亮教育事业
教师是社会的表率,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的象征和浓缩。
教师的身上,应体现出了一种可贵的“责任素质”。这种素质,在教师的全部素质中,起着核心和统领的作用。责任素质高的教师,有着清醒的责任意识,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有着坚定的责任意志和信念,有着良好的责任习惯,能在工作中主动尽职尽责。
更多时候,这样的责任,表现为教师肩负的岗位责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师德的精髓是责任,师德的底线也应该是责任。没有对学生、对事业的责任,教师的价值、作为都成了问题,或者说,他的存在都成了问题。是责任,撑起了一名教师成为“人师”的基座。对千千万万名普通教师来说,责任渗透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每一处、每一刻。教师的责任,是不需要理由的。在孜孜追求责任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纯粹的、无杂质的精神享受:学生的爱与成长。
老师的力量,不仅在于智慧,更在于心灵以及心灵中散发出的师爱之光。
1
很多教师也许没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但他们总能“让学生感觉到温暖”。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持续几年、乃至几十年。
老师的爱不仅温暖了学生的身体,而且师爱还湿润了他们正在成长的心灵。伴随着师爱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心灵也会充满爱和感恩。
乐安二中符爱起老师,在课堂上心脏病突发。面对学生,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同学们,时间真的不多了……”这句原本是勉励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认真迎考的话,却成了他向学生的诀别。
最美教师张莉莉在疏导学生过程中,发现车辆撞向学生,危急情况下,她将学生奋力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
面对他们,我们体会到了师爱的力量。缺失了这种力量,教育教学就成了一种技巧的炫耀和拼凑,没有了生动的灵魂,也就不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的伟大,充满着理想的色彩,常常表现为教师的精神力量。教育是理想的事业,她需要教师脱离鄙俗的物质主义的诱惑,学会拒绝肤浅,接纳深刻;拒绝憎恶,接纳宽容;拒绝疏离,接纳关怀;拒绝虚伪,接纳真诚。
只有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力量,教师才能品味出“教育的诗意”,给自己的职业打下明亮的底色。要知道,一个优秀的教师,
2
他的精神世界往往是丰富而平和的。这种丰富与平和,给学生提供了健康成长的精神土壤,于育人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这样的精神力量,在功利浮躁之风中难能可贵。拥有这种精神力量的教师,他们的生活不会沦于黯淡,他们的心绪不会陷于颓废。因为,在有限的生命中,他们选择了育人与学问。前者于他们,是爱心的润泽与释放;后者于他们,是完美的精神与事业的追求。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