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分离定律》导学案-新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分离定律》导学案-新版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第一节 分离定律

一、遗传学中常用概念

相对性状: _______ 。举例:兔的长毛和 ;人的卷发和________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性状和 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F1自交后形成的F2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 的性状;如教材中F1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 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是自交后代全纯,无 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 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 现象。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豌豆×矮豌豆 P:AA×aa 显性 3/4 ↓ ↓ 隐性 1/4 F1: 高豌豆 F1: Aa 纯合子1/2 ↓自交 ↓ 自交杂合子 1/2 F2:高豌豆 矮豌豆 F2:AA Aa aa 显性中纯合子1/3 3 ∶ 1 1 ∶2 ∶1 显性中杂合子2/3

F2中有4种组合方式,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比例3∶1 三、实质

分离定律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四、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五、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 即Dd×Dd→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 ,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Dd×dd→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 性纯合子。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

参考答案

一、遗传学中常用概念

相对性状:同一物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举例:兔的长毛和 短毛 ;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F1自交后形成的F2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 没有表现出 的性状;如教材中F1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 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是自交后代全纯,无 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 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 性状分离 现象。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豌豆×矮豌豆 P:AA×aa 显性 3/4 ↓ ↓ 隐性 1/4 F1: 高豌豆 F1: Aa 纯合子1/2 ↓自交 ↓ 自交杂合子 1/2 F2:高豌豆 矮豌豆 F2:AA Aa aa 显性中纯合子1/3 3 ∶ 1 1 ∶2 ∶1 显性中杂合子2/3 F2中有4种组合方式,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比例3∶1 三、实质

分离定律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四、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杂合子 五、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 杂合子 即Dd×Dd→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 1∶1 ,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Dd×dd→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 显 性纯合子。 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