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方案[1] 2
政史地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政史地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 :8月30日
活动地点 :小会议室
参加人员 :政史地全体教师
主 持 人 :陈世光
记 录 员 :王霞
一、活动目的: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使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二、研修主题的生成:
针对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教学和复习课中常对课程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如何把握产生疑惑。原来已进行探索与讨论,但对《教学指导意见》、《课程标准》、学生情况的把握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继续探索。
从教师来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老教师容易凭传统教学习惯来进行教学定位,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很可能会超出新课标的要求。如果定位不准确,过于关注知识,而忽视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或过早地以高的标准来定位,很容易人为增加难度和深度。新教师受传统教学经验影响小,但正因为缺乏经验,在教学中会过多依赖教材,受教材的左右,容易形成教教材的局面。这样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难以吃透,难以突破重难点,这样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如何界定教学的深度、难度、广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考试来说,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压力,不敢放开手脚来实施新课程,思想上总有一种深深的忧虑,就怕自己不讲,学生考试考不出,就是自己的责任了;况且在现有的资料中,部分习题仍保留原来的知识深度特征,如果不多讲、不深讲,学生没题可做,或有题不会做。若深讲的话,时间显然不够用,终日忙于赶进度,教学任务总觉得完成得不够好。
从课程来说,如何处理好《教学指导意见》、《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教科书之间的关系。如地理内容的深度、难度降低了、而广度增大。但广度太广了,好像什么都说到,什么都不落实,学生把握不住,教师心中没有底。只有对新课程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把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进行实践,进一步正确、全面把握新课程。
三、校本教研主题:
正确把握课程的深度和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四、校本教研的过程:
要求教研组的教学研讨、备课组活动、及个体研修课紧紧围绕“正确把握课程的深度和难度,提高教学效率”这个研修主题。在组内教师上公开课教研课时,教师备课要突出这一主题。评课、交流发言时要侧重交流和研讨是否实现了这一主题的总旨。
五、校本教研的预期成果:
通过公开课的教学实践,使全组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和各科教学指导意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总结反思,写出课后反思体会或论文。
六、通过教研活动力求解决的问题:
1、明确新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切实转变教学思想,明确新教材各单元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于“教学指导意见”中要求“理解”的内容,即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必须讲透;对于“了解”的内容,则作一般性掌握,至于其他的要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
2、正确把握新教材的内容。要注意新教材内容的增删,知识的重新组合,新增加的内容等,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透彻地理解《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把握方向,使教学有的放矢。通过研究把握教学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有正确的方向。
七、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明确集体备课时间、地点,确立主题,落实课程目标。
2、继续落实好师徒结对制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3、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课题研究,加强教学反思。
4、加强复习研讨,组织新复习方法辅导,提高复习课效率。
5、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努力做到教学目标具体化。重点和难点准确定位;进行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