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2018August年20188月,第,Vol.2424卷,第,No.44,期,pp.593-603593-603页GeologicalJournal高校ofChina地质Universities学报

DOI:10.16108/j.issn1006-7493.2017130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

陈欢庆1,李文青2,洪垚3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710018;3.中国地质大学100083;

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从精细油藏描述中地质建模的意义和现状入手,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其与传统地质建模方法的差异。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区为例,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建模的基础、训练图像的建立、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与传统地质建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等内容。指出多点地质统计学在井间预测方面具有明显优于其他传统建模方法的特点。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多信息综合地质成因分析基础上的训练图像获取、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大等。

关键词:多点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变差函数;训练图像;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精细油藏描述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93(2018)04-0593-11

AdvancesinMultiple-pointGeostatisticsModeling

CHENHuanqing1,LIWenqing2,HONGYao3

2.Institute1.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Exploration&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100083,China;

3.ofSchoolExplorationofEnergyandDevelopment,Resources,ChinaPetroChinaUniversityChangqingofGeosciences,OilfieldBeijingCompany,100083,Xi’anChina

710018,China;

Abstract:ofareamultiFocusingonthesignificanceofgeologicalmodelinginfinereservoirdescription,thisstudyintroducesthepresentsituationofin-WestpointdepressiongeologicalofstatisticsLiaohemodelinganditsdifferenceswithtraditionalgeologicalmodelingmethods.Takingasteamfloodingpointedthetrainingliteratureoutthatimages,geostatisticstheadvantagesBasinisbetterthanofasmultipointanexample,weanalyzedthebasicsofmultipointgeostatisticsmodeling,theestablishmentothertraditionalgeostatisticsmodelingmodelingmethodscomparedinthewiththetraditionalgeologicalmodeling.Itisgeostatisticsreviewgainmodeling.andtheTheauthorsfutureinvestigations,researchingeologicalthispaperstatisticsdiscussesmodelingtheexistingmainlyproblemsreservoirincludesandpredictionofcross-wells.Basedonthethefuturegeologicalresearchgenesisdirectionsanalysisofmultiin-pointKeytrainingwords:images,Multipleand-pointthegeostatistics;algorithmtogeologicalimprove,perfect,modeling;andvariationexpandfunction;theapplicationtrainingfieldimages;ofmultiplemodern-pointsedimentarygeostatistics,andfieldetc.ordertooutcrops;

finereservoirdescriptionFirstauthor:CHENHuanqing,SeniorEngineer;E-mail:hqchen2009@163.com

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是建立定量的油藏地质型、储层模型和流体模型等模型,作为油藏模拟和油藏工程,采油工艺等研究的基础。一个完整的油藏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

1996地质模型精细程度的要求不同,油藏地质模型可

)。根据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任务,对油藏3部分(裘怿楠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7-11-14;修回日期:2018-01-0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O2驱油与埋存关键技术”(2011ZX05016-00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精细油藏描述

项目”(2017-40217-000004)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陈欢庆,男,1979年生,高级工程师,从事精细油藏描述方面的研究;E-mail:hqchen2009@163.com

594高校地质学报24卷4期

以划分为3类: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于精细油藏描述而言,研究者关注的重点1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是预测模型。吴胜和等(1999)系统介绍了储层建立储层地质模型是油藏描述和储层表征最

地质建模的概念、意义、储层地质模式、确定性终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目前油气储层地质学研建究的核心内容与前缘(于兴河,2009)。本文对国1模》)。王家华等模、随机建的专著,详细介绍了储层随机建模的地质应

(模2001算法)和出版了地质《油气储层随机建建模软件等(表内外地质建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对于国外地质建模,分别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数据来用、地质变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随机模拟与地源和和地质建模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等4方面总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高斯场模型、指示模结。(1)国外地质建模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构造型、截断高斯模型、随机游走模型、示性点过程和断裂体系建模、沉积储层建模、储层微观孔隙模型等内容。研究认为,沉积相带空间随机模拟结构建模等,研究对象涉及碎屑岩、碳酸盐等多是整个储层随机建模技术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朱种类型储层。Escuder-Viruete等(2004)利用断层仕军等(2005)在专著《储层定量建模》中系统带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花岗岩中断层带的地介绍了如何将地震资料和相关的处理解释技术应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结构特征。Leroy等用至地质建模研究中,建立储层定量模型的内(2007)对法国Callovo-Oxfordian粘土岩地质层孔隙水的组成特征进行地质建模,该研究从微观角容。贾爱林(2010)从随机模拟技术、储层原型度计算渗流压力和孔隙水的离子组成。Caumon等模型技术和集成多种地质信息建立精细油藏地(2009)开展了基于地表地质构造三维建模研究。质模型等3方面介绍了精细油藏描述中地质建该工作提供了在地质建模研究中重点关注质量控模技术。杰夫·卡尔斯等(2014)详细介绍了石制的关键概念、原则和程序。Emanuele等油地质统计学的内容,并介绍了其在地质建模中(2013)以意大利北部亚平宁马尔什海岸带近海挤应用的相关内容。杰夫·卡尔斯等(2016)系统压带为例,利用地质建模方法研究断层的滑移介绍了地球科学中不确定性建模的各种方法技率。(2)研究方法既包括确定性建模,也包括随术。本文从精细油藏描述中地质建模的意义、地机建模。Caumon等(2010)走向随机时变地质建质建模的研究现状等入手,总结了多点地质统计模,通过对最新方法的对比,选择更优的同时满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其与传统地质建模方法的差足随机和时移条件的地质建模方法,提出在应用异,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的研究实例,最反演方法时不仅要依靠随机域模型,同时要符合后指出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地质概念和参数。Maksuda等(2013)以加发展趋势。

拿大北部某金矿床为例,探索利用曲线特征中体

表1主要随机模型、算法及方法(据吴胜和,2010)Table1Mainrandommodels,algorithmsandmethods

随机模型及性质

序贯模拟

误差模拟

概率场模拟

优化算法(模拟退火及

迭代算法)模型性质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示性点过程模拟随机模型

(布尔模型)(布尔模拟)离散随机成因模型

———沉积过程模拟离散高斯域序贯高斯模拟

转向带模拟概率场高斯模拟(模拟退火可用作后处理)连续截断高斯域

—截断高斯模拟

—(模拟退火可用作后处理)

离散基于像元的指示随机域序贯指示模拟

—概率场指示模拟(模拟退火可用作后处理)

离散/连续随机模型

分形随机域—分形模拟

—(可应用模拟退火)离散/连续马尔柯夫随机域

———马尔柯夫模拟离散/连续随机游走———随机游走模拟离散多点统计

多点统计模拟

多点统计模拟

离散

4期陈欢庆等: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

595现的随机距离数据建立地质边界模型。Michael等主要包括去丛聚方法、变差函数、克里金、序贯(2014)在《地质统计学储层建模》专著第二版中高斯模拟、序贯指示模拟、截断高斯模拟、模拟系统介绍了地质建模的原则、建模的先决条件、退火、基于目标的河道模拟、Snesim模拟算法和建模的方法以及建模的应用实例等内容。(3)数相模型后处理等。王东辉等(2014)将多点地质据来源包括野外露头、测井、地震、分析测试等统计学方法应用至东胜气田岩相模拟中,成果真多种类型。Glenn等(2005)对加拿大西北部地实再现了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预测准确性区、丽亚德地区、Kotaneelee和Tlogotsho地区地质较高。袁照威等(2017)利用基于目标的建模方测绘和模拟建模研究。Lewis等(2015)以盐下储法、序贯指示模拟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层地震成像为例,通过地质统计学来评价地震不了苏里格气田不同沉积相模型。笔者曾经利用序确定性速度模型扰动和图像配准。这样地质建模贯指示方法,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区于楼油层流程中,地震资料的不确定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开展了地质建模研究上被忽略。(4)地质建模研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Mehdi等(2011)以伊朗北部戈尔平原为1(图和渗透率等物性模型,研究中主要利用变差函数),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沉积微相和储层孔隙度例,综合储层精细的地质结构模型中的地震属性拟合来进行沉积微相建模,在沉积相控制下建立确定储层中的天然气储量。Deschamps等储层物性模型,该方法也是目前国内研究者最常(2012)利用储层地质建模研究进行曲流带沉积重用的建模方法。(4)数据以测井解释为主,地震油热采提高采收率分析。研究中利用露头数据分析数据为辅,较少使用野外露头和分析测试等数储层结构和非均质性,通过不同尺度数据评价储层据。冯文杰等(2015)以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克成因对非均质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蒸汽辅助重力泄下组冲积扇储层为例,综合现代沉积特征与地下油模拟评价储层非均质性对生产的影响作用。

储层沉积微相解剖成果,提出了基于预模拟实现总结国内地质建模,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的模拟域地质矢量信息表征方法,采用基于矢量究方法、建模方法探索和研究数据等4方面。(1)信息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冲积扇储层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构造建模、沉积相和储层构型积微相模型。对比发现国外在断裂体系建模方面建模等,研究对象以碎屑岩为主,较少涉及碳酸研究成果较多、在储层孔隙结构建模以及利用地盐岩和火山岩等储层。陈欢庆等(2008)对精细震资料建模方面有很大进展,同时在碳酸盐岩缝油藏描述中沉积微相建模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洞型储层地质建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将沉积微相建模方法总结为利用地质、地球物国内同行学习和借鉴。

理、油田开发动态数据等信息基于目标和基于象元的各种随机建模方法和构型分析法、井间地震2方法等。吴胜和(2010)系统介绍了储层插值建其与传统地质建模方法的差异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现状及

模、储层随机建模、储层建模的流程等内容,分2.1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现状

析指出,局部变差函数建模、更有效整合先验地质知识的基于目标体的地质建模、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基于沉积过程的建模方法等是今后地质90年代。该方法综合了基于像元与基于目标方法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的提出始于20世纪

的优点,利用训练图像描述空间各点之间的相互建模研究的发展方向。(2)研究方法关注的焦点关系,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吴胜和,2010)。是随机建模。任殿星等(2012)结合砂泥岩类型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和科研实践,从优势和不足两油藏、火山岩类型油藏和碳酸盐岩油藏实例,系大方面对比国内外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的差统介绍了多条件约束油藏地质建模方法。刘钰铭异(表2)。对比的内容主要涉及多点地质统计学等(2016)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对缝洞方法的探索改进、地质、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型碳酸盐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综合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的应用、多点地质结。(3)不同地质建模算法探索。李少华等统计学在碳酸盐岩、碎屑岩等储层建模中的应(2012)对储层建模算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介绍,

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构型、微观孔隙结构

596高校地质学报

24卷4期

(a)(b)(c)(d)(a)沉积微相模型栅状图;(b)沉积微相模型;(c)孔隙度模型;(d)渗透率模型

图1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区于楼油层地质模型特征

Fig.1GeologicalmodelcharacteristicsofthereservoirinanareaintheWesternDepressionofLiaoheBasin

建模中的应用等(Tomomietal.,2007;李少华法。但该方法只能考虑空间中两点之间的相关等,20082007性,因而难以再现具有复杂相组合关系的储层结2008,;;王家华等,Ravalec-Dupin2007,2011;Ezequieletal.,构。多点地质统计学以训练图像为基本工具,着重表达空间中多点之间的相关性,能有效克服传周金应等,2011;张伟等,etal.,2008;尹艳树等,2010;Comunian2008;etBabakal.,2012etal.;石书缘,2009;统地质统计学在描述空间几何形态复杂的地质体等,2011;张宇焜等,2012;段冬平等,2012;方面的不足(王家华等,2013)。尹艳树等乔辉等,2015(2012)对曲流河储层地质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优于指示2.2;张文彪等,2013;Gregoire多点地质统计学与传统建模方法对比

2015;喻思羽等,etal.,20152016;吴小军等,)。克里金方法和序贯指示建模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多点地质统计学是相对于传统的两点地质统砂体的连续性,体现了河流分布特征,同时避免计学而言的。地质统计学是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矿了平滑效应。丁芳等(2017)根据沉积相接触关业学院马特隆(Matheron)于1962年创立的。传系、相比例、泥岩含量等参数选择最佳训练图统的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像,开展地质统计学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方面:第一,应用各种克里金方法建立确定性的统方法相比,对复杂叠置样式的砂体相建模具有模型。其二,应用各种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可选较明显的优势。对比多点地质统计学与传统的地的、等可能的地质模型。这些方法均以变差函数质建模方法,前者在运算时加入了地质模式的控为工具(吴胜和等,2005)。李少华等(2009)制,同时用基于训练图像的多点相关取代传统的在开展河道砂体内部物性分布趋势模拟时将多点基于变差函数的两点相关分析,有效地提高了地地质统计学方法和传统的地质建模方法进行了对质模型的井间预测准确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比。基于变差函数的传统地质统计学随机建模是时通过序贯的算法,以象元节点为模拟单元,能目前储层非均质性模拟和不确定性评价的常用方

够较好的忠于井上离散的硬数据。训练图像最大

4期陈欢庆等: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597表2国内外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差异

Table2Differenceinthemodelingofmultipointgeologicalstatisticsindomesticandinternationalresearch优势

不足

①国外②对地质统计学中协同克里金等方法的改进探索等③将扰动理论等与多点地质统计相结合,优势互补

①密井网测井资料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的应用④应用地震资料约束,将岩石地球物理方法与多点地质统计学相结合

②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构型建模中的应用⑤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碳酸盐岩储层、海相砂岩沉积储层等应用①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建模中的应用对多点地质统计学将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与随机游走等方法结合,Sensim等算法的改进①②地震资料在建模中的应用中的应用

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资料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国内

优势互补

②③④河流相和冲积扇等沉积储层的地质建模研究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构型建模中的应用③质建模研究中的应用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碳酸盐岩储层、海相砂岩储层地⑤密井网测井资料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的应用的优势是充分体现了不同沉积微相类型在空间上的定量分布模式,包括不同微相在空间上的叠置样式、规模、不同位置的变化等信息。使得研究者从基于两点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把握变为对沉积微相发育特征的三维分布规律认识,认识的程度更加深刻准确。传统的地质建模方法中变差函数最大的特点是忠于井点等数据,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训练图像并不完全忠于井点数据,它只是井数据统计规律的体现。训练图像建立过程中可以充分加入研究者的地质思维,而这在变差函数分析过程中基本是无法实现的。

图2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区

3于楼油层断裂发育特征

3.1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实例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基础

Fig.bearing2Thesetsfractureofasteam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ofYulouoil要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立储层模型,首先DepressionfloodingofLiaohetestareaBasinintheWestern

应该对工区目的层的构造、地层和沉积特征等充分认识。构造研究主要依靠井震结合地震精细解相等方面总结规律,将目的层扇三角洲前缘亚相释进行(图2),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利用取心井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资料标定地震数据,实现时深转化。结合区域地水下分流河道间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泥等5种沉质背景,进行断裂体系的剖面解释和平面组合,积微相(图3),其中储层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实现构造分析的目标。结合研究区生产实践的要砂坝沉积为主。取心井物性分析资料统计结果表求,本次研究采用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长期基准明,研究区于楼油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5%~面旋回、中期基准面旋回和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40%类体系。本次将目的层于楼油层细分为29个单较大,分布于的范围内,平均孔隙度1~5000mD的范围内,平均渗透率

31.25%;渗透率变化层,分别对应2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图3;陈欢庆等,2014)。综合取心井岩心观察描述、非取1829.3等,2016mD),目的层属于高孔高渗储层。(陈欢庆心井测井曲线资料分析和钻井分析测试资料统计3.2训练图像的确定

分析,从岩石类型、沉积成因、沉积构造和测井

上已述及,要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

598高校地质学报24卷4期

图3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于楼油层不同沉积微相岩电特征

Fig.3RockelectricalcharacteristicsexperimentalofareadifferentinWestsedimentaryDepressionmicrofaciesinLiaoheBasin

ofYulouoilbearingsetsinan

首先必须确定训练图像,在训练图像的控制之模的定量统计数据信息。

下,建立不同层位的沉积相模型。在构造、地训练图像的确定是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最层和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不同单层的沉关键的内容,其适合与否直接关系到建模研究的积微相平面图,将其作为制作训练图像的基成败。训练图像本身也是一个相模型,本次建模础。对各单层不同类型的沉积微相发育规模特使用的是确定性建模方法生成训练图像,通过以征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图4),总结研究区目的上统计分析的各微相几何形态参数,结合绘制的层沉积模式,为制作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的沉积微相平面图,建立了图5所展示的训练图像。训练图像做准备。图5所展示的就是主要储层该训练图像为一类小层所共用的训练图像,具有之一,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在空间上发育规

先验性、概括性的沉积微相模式。各微相的长宽

4期陈欢庆等: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

5992535120.00(a)120.00(b)30100.00100.002025󰯔󰩱80.0080.00󰩱15%20󰯔󰩱%/󰠒󰧆󰠒/%60.00󰀐60.00󰯔󰠒󰩱󰧆󰠒/%󰧆10󰧆󰯔1540.001040.00520.00520.0000.0000.0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700~800800~9000~50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400400~500󰓉󰘇/m󰓉󰘇/m(a)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概率统计图;(b)水下分流河道宽度概率统计图

图4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某试验区于楼油层水下分流河道长度和宽度统计数据特征

Fig.4ThecharacteristicsofthelengthandwidthofwaterdistributarychannelsinatestareaofWestDepressionofLiaoheBasin

(a)(b)(a)二维训练图像;(b)三维训练图像

图5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区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训练图像

Fig.5Trainingimagesofmulti-pointgeologicalstatisticsmodelingintheWestDepressionofLiaoheBasin

比能够符合统计范围,并包含了所有可能出现的统计学,基于多点之间训练图像相关分析基础之沉积微相类型及形态。训练图像有二维和三维之上所建立的地质模型,建模结果明显优于利用传分(图5),三维训练图像可以充分反映不同沉积统的序贯指示等基于两点之间变差函数拟合所建微相在横向上的迁移和垂向上的加积,能够更好立的沉积微相模型。

地反映沉积体的空间结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应用三维训练图像。一般情况下,训练图像4可以通过砂体等厚图、地质认识、人工划相、地和发展趋势

多点地质统计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质知识库统计、物理模拟实验和示性点过程等方4.1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存在的问题

法获得。本次三维训练图像的获得主要依靠对于多点地质统计学虽然具有远超于常规地质建不同沉积微相类型在不同层位上的定量统计数模方法的优势,但也受技术方法的制约,存在诸据,结合沉积模式来建立。三维训练图像建立过多问题。吴胜和等(2005)将多点地质统计学中程中充分考虑不同沉积微相类型在空间上的叠置存在的问题总结为3点,分别是:(1)训练图像平关系。

稳性问题。多点地质统计学中,要求训练图像平3.3地质模型的建立

稳,即训练图像目标体的几何构型及目标形态在笔者在开展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全区基本不变,不存在明显趋势或局部的明显变区于楼油层储层地质建模研究时,分别使用传统异性,这对于相变快,非均质性强的陆相沉积储的地质建模方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来开层而言,难度很大。(2)目标体连续性问题。目展地质建模研究工作(图6),从建模结果对比两前的Snesim算法为一序贯模拟算法,每个未取样种不同建模结果的差异。从图中对比可以明显看点仅访问一次,已模拟值则“冻结”为硬数据。出,对于扇三角洲沉积储层而言,利用多点地质

这一方法虽然保证快速且易忠实硬数据,但可能

600高校地质学报

24卷4期

(a)(b)(c)(d)(a)单层yI12a多点模拟结果;(b)单层yI12a序贯指示模拟结果;(c)单层yI24b多点模拟结果;(d)单层yI24b序贯指示模拟结果黄色代表水下分流河道,粉色代表水下分流河道间砂,灰色代表水下分流河道间泥,棕色代表河口砂坝,橘色代表前缘席状砂

Fig.6

Comparedcharacteristic图6多点地质统计学沉积微相建模结果与序贯指示建模结果对比

ofthesequentialmicrofaciesindicatormodelingmodelingresultsresults

ofmulti-pointgeologicalstatisticswiththe

导致目标体的非连续性,例如模拟的河道体发生储层非均质性强烈。如何把握不同沉积特征,选断开现象。(3)综合地震信息的问题。分3种情择适合的训练图像,问题还很大。笔者认为比较况,第一,对地震信息进行地质解释,转化为训可行的是分层位、分区块建立和选择适合的训练练图像,当软数据类型较多时,扫描训练图像所图像。

得的重复数太少,从而影响条件概率的推导。第4.2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发展趋势

二,分别应用井信息和地震信息计算条件概率,通过文献调研,结合自身的科研实践,笔者然后将两个概率综合为一个条件概率。这一方法认为,多点地质统计学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以的前提是两类数据是独立的,或即使不要求独立下几个方面。

但须求取它们对综合条件概率贡献的权重。第(1)多信息综合地质成因分析基础上的训练三,应用类似于同位协同克里金的方式求取综合图像获取。训练图像的获取是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条件概率,将多点统计方法求取的基于硬信息的模成败的关键,未来将成为该项研究重要的发展概率替换克里金方法求取的概率。这一方法要求方向。许多研究者目前已经在开展该方面的工地震信息的承载小(与模拟网格相同),而且硬信作。Tuanfeng等(2008)在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息和软信息对综合概率的权重仍取决于克里金方立地质模型时,将储层地质概念模型加入到训练差。骆杨等(2008)以河流相储层地质建模为图像建立过程中,有效提高了训练图像的精度。例,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尹艳树等(2014)提出了基于沉积模式的多点地总结为训练图像、目标体连续性、数据样板选择质统计学方法,通过距离函数将储层特征与沉积和综合地震信息等多方面。笔者认为,多点地质位置相关联,采用整体替换、结构化随机路径以统计学建模中存在的问题除上述以外,还包括训及多重网格策略再现沉积模式。工作中应该加大练图像的代表性等。由于陆相沉积地层相变快、

地质成因分析力度,综合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考

4期陈欢庆等: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

601察、地震、测井等多种信息,分区块、分层位建建模时对Snesim算法中重要的输入参数进行了敏立更加接近地下地质实际的训练图像,为多点地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目标比率越接近训练图像的质统计学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

边缘相概率,模拟效果越好。推广多点地质统计(2)建模过程中,对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进学建模方法在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规储层地质行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建模精度,弥补多点地建模研究中的应用,扩展多点地质统计学地质建质统计学不足。尹艳树等(2011)综合了随机游模应用新领域。付斌等(2014)以s48-17-64区块走过程和多点统计方法,建立河流相沉积储层地为例,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应用至致密砂岩气藏储质模型。通过随机游走产生河道主流线,并利用层建模中,提出了“井-震-地质统计学规律”的河道主流线约束多点统计预测,克服了多点地质综合一体化随机性地质建模的思路,提高了地质统计随机抽样导致河道不连续的问题。张丽等建模的精度。还有学者将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应(2012)探索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立三维岩心孔用至储层构型建模、流动单元建模和裂缝建模等隙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孔隙结构模型与相关研究中,不断提高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解决真实三维岩心孔隙分布十分接近,具有相似的均精细油藏描述中储层不同属性地质特征在井间预质性和孔隙连通性。沈忠山等(2013)利用多点测的能力。向传刚(2015)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地质统计学建模成果计算储量,结果表明多点地方法对密井网区水下分流河道进行随机模拟,确质统计学建模方法产生的沉积微相图和孔隙度、定河道宽度及钻遇概率。刘可可等(2016)将多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模型等最具有地质意义,河点地质统计学应用至点坝内部构型地质建模研究道形态清晰,连续性好。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议充分利用密井网资模方法获得的储量方差最小,不确定性最小。同料、不同沉积相或沉积微相发育规模统计定量数时探索将多点地质统计学与其他建模方法相结据,将其合理应用至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合,优势互补,提高多点地质统计学井间预测的中,不断提高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和研究精度。多精度。探索加强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碳酸盐岩储层点地质统计学是储层建模的核心方法之一,由于地质建模研究中应用的力度,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其具有井间预测精度高等特征,必将受到越来越关先进经验。石书缘等GooleEarth影像数据为基础的古岩溶系统训练图像(2014)提出了一种以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制作方法。李红凯等(2015)以塔河油田S80缝洞单元为例,采用分类建模的方法,开展碳酸盐岩5(结论

1)地质模型的建立是精细油藏描述中最核

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建模。其中,溶洞垮塌引起心的研究内容。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属于地质建的溶蚀孔洞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断裂模研究的难点和前沿。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最周围发育的溶蚀孔洞采用断裂约束分区建模方关键是训练图像的确立和选择,多点地质统计学法,风化壳表层层状溶蚀孔洞采用岩溶相控建模与传统的地质建模方法相比,在井间预测方面具方法,揭示了不同成因溶蚀孔洞空间分布特征,有明显的优势。

提高了溶蚀孔洞地质建模的精度。

(2)国外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的优势主要包(3)不断扩大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的应括对地质统计学等方法的改进、将其他理论方法用领域,提高地质建模研究水平和研究精度。在与多点地质统计相结合、将岩石地球物理方法与重视三维沉积相建模的同时,加强储层微观孔隙多点多点地质统计学相结合、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结构建模研究,为井间微观剩余油分布预测提供碳酸盐岩储层、海相砂岩沉积储层中应用等。不定量数据依据。耿丽惠等(2015)探索了利用基足主要表现较少利用密井网测井资料建模。国内于直接取样的多点地质统计学(DS-MPS)算法地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优势主要包括对多点地质统质建模,该方法不用预先构建搜索树,节约了计计学Sensim等算法的改进、将多点地质统计学方算机内存,同时在目标体的连续性方面有较大的法与随机游走等方法结合、河流相和冲积扇等沉改进。文子桃等(2017)在进行多点地质统计学

积储层的地质建模研究、密井网测井资料在多点

602高校地质学报24卷4期

地质统计学建模中的应用等,不足主要表现在较三维建模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37(4):577-583.少使用地震资料、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等资料、刘钰铭,侯加根.2016.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以塔河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碳酸盐岩储层、海相砂岩储层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骆杨,赵彦超.2008.多点地质统计学在河流相储层建模中的应[J].地质

等地质建模研究中的应用等。

科技情报,27(3):68-72.

(3)多点地质统计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任殿星,田昌炳,等.2012.多条件约束油藏地质建模[M].北京:石油

括训练图像的平稳性、目标体的连续性、地震等工业出版社.

二次数据对地质模型的约束、训练图像的代表性乔辉,王志章,李海明,等.2013.两种改进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对

比研究[J].复杂油气藏,6(3):10-14.

等。未来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发展方向主要包裘怿楠,陈子琪.1996.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括多信息综合地质成因分析基础上的训练图像获王家华,陈涛.2013.储层沉积相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研究[J].石油

取、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和多点化工应用,32(8):57-59.

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大等方面。

王家华,何健.2007.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储层建模方法

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6):101-103,109.参考文献(References):

王东辉,张占杨,李君.2014.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在东胜气田岩相模

陈欢庆,杜宜静,王珏.201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拟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8(3):27-30.

——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于楼油层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王家华,赵巍.2011.基于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研究[J].吐哈

程,16(32):28-35.

油气,16(1):1-5.

陈欢庆,赵应成,高兴军,等.2014.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地层精细

王家华,张团峰著.2001.油气储层随机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划分与对比中的应用——以辽河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于楼油层为例文子桃,林承焰,陈仕臻,等.2017.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参数敏感性

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1):44-51.吴胜和.2010.储层表征与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陈欢庆,朱筱敏[J].地层学杂志,.2008.38(3):精细油藏描述中的沉积微相建模进展317-323.

[J].地质科

吴胜和,金振奎,黄沧钿,等.1999.储层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

技情报,27(2):73-79.

版社.

丁芳,陆嫣,段冬平,等.2017.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在复杂叠置

吴胜和,李文克.2005.多点地质统计学——理论、应用与展望[J].古地

样式砂体表征中的应用[J].复杂油气藏,10(1):34-38.

理学报,7(1):137-144.

段冬平,侯加根,刘钰铭,等.2012.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在三角洲前

吴小军,李晓梅,谢丹,等.2015.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在冲积扇构型

缘微相模拟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2):建模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7(5):87-91.

沈忠山,马雪晶,王家华,等.2013.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在大庆密井

冯文杰,吴胜和,夏钦禹,等22-26.

.2015.基于地质矢量信息的冲积扇储层

网油田储量计算中的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微相建模:以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克下组为例[J].高校地质学报,21(3):449-460.

石书缘,乔辉,张旋,等28(4):64-68.

.2014.古岩溶系统训练图像制作[J].复杂油气

付斌,石林辉,江磊,等.2014.多点地质统计学在致密砂岩气藏储层

藏,7(4):6-10.

建模中的应用——以s48-17-64区块为例[J].断块油气田,21(6):石书缘,尹艳树,和景阳,等.2011.基于随机游走过程的多点地质统

计学建模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30(5):127-131,138.

耿丽惠,侯加根,李宇鹏,等726-729..2015.多点地质统计学DS-MPS算法在

向传刚.2015.运用多点地质统计学确定水下分流河道宽度及钻遇概

储层沉积相建模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34(1):24-29.率[J].断块油气田,22(2):164-167.

贾爱林著.2010.精细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

尹艳树,冯舒,尹太举.2012.曲流河储层建模方法比较研究[J].断块油

版社.

气田,19(1):44-46,64.

杰夫·卡尔斯著,陈军斌,等.2014.石油地质统计学[M].北京:石油工

尹艳树,吴胜和,翟瑞,等.2008.利用Simpat模拟河流相储层分布[J].

业出版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2):19-22.

杰夫·卡尔斯著,程国建,李小和,等.2016.地球科学中的不确定性建

尹艳树,张昌民,李少华,等.2014.一种基于沉积模式的多点地质统

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计学建模方法[J].地质论评,60(1):216-221.

李少华,张昌民,尹艳树.2012.储层建模算法剖析[M].北京:石油工

尹艳树,张昌民,石书缘,等.2011.综合随机游走过程与多点统计河

业出版社.

流相建模新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33(8):李少华,尹艳树,张昌民.2007.储层随机建模系列技术[M].北京:石

油工业出版社.

喻思羽,李少华,何幼斌,等44-47..2016.基于样式降维聚类的多点地质统

李少华,张昌民,何幼斌,等.2009.河道砂体内部物性分布趋势的模

计建模算法[J].石油学报,37(11):1403-1409.

拟[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31(1):23-25.于兴河.2009.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李红凯,康志江.2015.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分类建模[J].特种

袁照威,强小龙,高世臣,等.2017.苏里格气田不同沉积相建模方法

油气藏,22(5):50-54.

及空间结构特征评价[J].特种油气藏,24(1):32-37.

刘可可,侯加根,刘钰铭,等.2016.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点坝内部构型

张丽,孙建孟,孙志强,等.2012.多点地质统计学在三维岩心孔隙分

4期陈欢庆等: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

603布建模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2):张伟,林承焰,董春梅105-109.

Ezequiel.2008.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秘鲁D油田地质建模

physicsFG,andTapanmultipleMand-pointGarygeostatisticsM.2008.Seismic[J].Geophysics,inversion73(1):combining11-21.

rock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4):24-28.Glenn张文彪,段太忠,郑磊,等.2015.基于浅层地震的三维训练图像获取

ofF及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36(6):1030-1037.

GregoireBulletintheHandLiard,JohnofCandianKotaneeleeMD.2005.Geologicalmappingandanaloguemodeling

petroleumandTlogotshogeology,53(1):ranges,67-83.

NorthwestTerritories[J].张宇焜,高博禹,卜范青.2012.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

随机模拟——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与软概率属性协同约束方法[J].withMTrainingandJefC.Images2015.[M].MultiplePrinted-pointandGeostatisticsboundin-stochasticMalaysiaModeling

by中国海上油气,24(4):38-40.

周金应,桂碧雯,林闻.2010.多点地质统计学在滨海相储层建模中的

LeroyPrinting应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6):70-74.

poreP,RevilSdnBhd,NewDelhi,India.

VivarwaterA,inAltmannaclay-S,rocketal.geological2007.Modelingthecompositionofthe

朱仕军,杜志敏,沈昭国,等.2005.储层定量建模[M].北京:石油工

业出版社.

LewisFrance)BabakgeostatisticalL,Jef[J].CGeochimicaandPauletCosmochimicaformationActa,71,(Callovo-Oxfordian,1087-1097.

multipleOandDeutschCV.2009.ImprovedPetroleumsecondaryScienceanddataEngineering,forintrinsic69:collocatedspatial93-99.cokrigingmodeling[J].byJournalmerging

ofMaksudaapplicationtovelocitysubsalt-modelS.2015.perturbationAssessingandseismicimageregistration:uncertaintyvia

AnCaumonMathG.Geosci2010.,42:Towards555-569.stochastictime-varyinggeologicalmodeling[J].boundaryLandJeffBimagingB.2013.[J].StochasticTheLeadingdistanceEdge,9:based1064-1070.

geological

651-665.

modelingwithcurvilinearfeatures[J].Math.Geosci.,45:CaumonSurfaceG,-basedCollon3D-DrouailletmodelingPofandgeologicalCarlierstructuresCLde[J].V,Math.etal.Geosci.,

2009.

MehdiattributesR,Aghababaei41:927-945.

determininginthetheHstorageaccurateandRaissiofthemodelingSHgasreservoirofT.geological2011.Integratingstructuresseismic

Plain(NorthandComunianIran)[J].JournalofAppliedGeophysics,73:187-195.

inGorganofsimulationA,RenardusingP2DandtrainingStraubhaarimagesJ.2012.[J].Computer3Dmultiple&Geoscience,-pointstatistics

40:Michael(SecondJPEdition)andClaytonVD.2014.GeostatisticalReservoirModelingDeschamps49-65.

Ravalec-DupinML,Hu[M].LNewYandYork:RoggeroOxfordUniversityF.2008.ReconstructionPress.

ofan

thermalR,EORGuyinN,aPreuxmeanderC,belt:etal.From2012.Analysisofheavyoilrecoveryby

Oil&Gasscienceandtechnology,67(6):geological999-1018.

toreservoirmodeling[J].

existingsciencereservoirfrontiersmodel(ChinaforUniversityitscalibrationofGeosciences,todynamicBeijing;data[J].EarthEmanueleTomomiUniversity),15(1):176-186.

PekingfaultcoastalslipFM,andratesGiovannioffshorefromgeologicalT,Pierfrancescocontractionmodeling:B,etbelt,NorthernExamplesal.2013.Apennines,fromDerivingthethrust

ItalyMarche[J].faciesY-distributionandYoshiyukimodelingO.and2007.historyAvolcanicreservoir:integrated

EscuderMarineandPetroleumGeology,42:122-134.

system[J].SPEReservoirevaluation&Engineering,matchingofa10(1):complex77-85.

pressure

Tuanfenggeophysical-VirueteJ,andCarbonellgeochemicalR,Prezstructure-SobaofC,aetfaultal.zone2004.developedGeological,

ininterpretationsintoreservoirmodelingusingmultipleZ.2008.Incorporatinggeologicalconceptualmodelsand

EarthgraniticScirocks:Earth(GeolRundsch)Implications,93:for172-188.

faultzonemodelingin3-D[J].IntJPekingscience-pointgeostatistics[J].University),frontiers15(1):(China26-35.

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