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上的李叔同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历史上的李叔同

教心学院 教管1401班 20141601014 郭晓语

提起李叔同,也许大家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提起弘一法师,相信很多人都会知道这个名字和他一生的成就。当然,弘一法师就是我今天要写的李叔同。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李叔同在戏曲艺术、绘画艺术、书法篆刻、诗词文学、音乐作品等方面多有建树,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却在取得成就之时毅然步入佛门,法名演音,号弘一。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弘一大师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的一生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弘一法师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正如林语堂所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威胁利诱,他心如磐石,以殉教相抗争,在弥留之际,他回顾自己的一生,评价自己是“一事无成”,“一钱不值”的“二一老人”。他写下“最后之胜利”几个大字,表达了他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在那最黑暗的时期,鼓舞了世人们的斗志。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赵朴初先生曾这样评价弘一法师的一生。弘一法师于1942年10月13日晚8时,感受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般的愉悦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张爱玲曾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可见,李叔同的影响力之大,他用信念这种精神力量照亮了人们的幽微世界,他用一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令当时的人及后人为之折服。

个人认为,李叔同是一个有巨大成就的人。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佛学,他几乎涉足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领域,用丰子恺的说法就是,“文化艺术的园地,差不多都被他走遍了”。李叔同他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绝对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史的一位绝世伟人,他的“悲欣交集”四字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沉思,留得我们后人慢慢探寻他的故事。

注释:1、李叔同简介可供参考。

2、《李叔同说佛》写的他的回忆和他领悟的一些佛法,可以进行阅读。

3、林子清的《李叔同年谱》,陈慧剑的《弘一大师传》,金梅的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都对李叔同的一生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可以进行详细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