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刘丽芳同志基本情况及简历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刘丽芳同志基本情况及简历 姓名 民族 学历 行政 职务 工作 单位 简 历 刘丽芳 汉 本科 无 性别 政治 面貌 学位 联系 方式 女 中共党员 硕士 出生 年月 身份证号码 专业技术职务 办公 电话 1971.11.08 中教高级 海南省文昌中学 一、学习经历 ① 1984.9—1987.7 吉林省扶余县伊家店农场中学读初中 ② 1987.9—1990.7 吉林省扶余县第一中学读高中 ③ 1990.9—1992.7 吉林省白城市师范专科学校 学习 ④ 1993.7—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函授 学习 ⑤ 2008.7—2010.7 北京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 学习 二、工作经历 ① 1992.7—2002.7 吉林省扶余县第三中学 工作 ② 2002.8—2006.7 吉林省扶余县第一中学 工作 ③ 2006.8—现在 海南省文昌中学 工作 ①1997年获得吉林省教委(现省教育厅)颁发的省级优质课 ②1998年被扶余县妇联授予巾帼岗位明星 ③1999年被扶余县政府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④2011年被文昌市政府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⑤2012年被文昌市政府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曾 获 主 要 荣 誉 称 号

⑥2012年被评为文昌市模范教师 ⑦2013年被评为感动文昌爱岗敬业道德模范

让师德之花随时随地悄然绽放

——刘丽芳老师详细事迹材料

刘丽芳,女,1971年11月出生,籍贯吉林省扶余县。现在是海南省文昌中学政治教师,中教高级,北京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

一、学为人师,虚心包容

刘丽芳是一位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教师,但她谦虚乐学、孜孜以求、善问包容。在很多人眼里,政治课说教味道很浓,但她的政治课如涓涓细流,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知识、学做人、学着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如讲到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时,师生曾探讨过一个问题:公务员热是好事还是坏事?公务员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如果大学生毕业后不追求创业、不去创造财富,都热衷于稳

定、清闲,向机关进军,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又在哪里?青年一代的硬实力会越来越弱。刘丽芳利用这节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启示学生:公民社会需要合格的好公民。

刘丽芳爱读书、爱学习,她常说:“庸医杀人杀的是人的肉体,教师杀人杀的是人的灵魂。”在强烈责任感的驱使下,她常常是手不释卷。她认真攻读自己的专业课,曾与吉林人民出版社两次签约,出版了教辅材料《高中政治一本通》、《新教材完全解读》,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她喜欢研究心理学,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共性心理特点,在实践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施教。平日教学中,她虚心好问、乐于思考,从讲课到练习都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

由于刘丽芳虚心好学,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四十分钟,师生能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与交流,所以她的学生思维能力强、有见解、学习好。如在2011年海南高考中,她的学生邓辉荣获海南省政治单科第一名,王星焘、林欣分别获得全省第三名和第九名,全省前十名她的学生占三位。政治单科全班有5人过800分,平均分是704分。在海南省2012年高考中,她的学生云彬又一次荣获海南省政治单科第一名,周颖获得全省政治单科第三名。全班56人中有7人过800分,全班平均分是727分。

二、行为示范,智慧自律

刘丽芳认为教师是一个与天使共舞的职业,因此她平日里对自己要求很

严,力争让身教发挥无声的作用。如她平日里注意区分私人空间和公共领域,在学生面前她总是乐呵呵的,不断传递欢乐的思维。她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喜欢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她很欣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运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思考,让学生参与到知识、观点的生成过程。在她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主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引导。

刘丽芳认为教师有义务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师生之间能否引起灵魂的触动,需要的是真实。在学生面前不粉饰、不虚情假意。她认为真实的批评胜过千万句虚假的赞美,真实的称赞能鼓起学生心海前进的风帆,真实的劝慰如微风细雨、润物无声,真实的指引能点亮学生理想的灯塔。用真实面对学生,师生都说真话、做真人,彼此欣赏、共同成长!

有这样一件事:刘丽芳班级的后墙上设有言论自己的贴吧,有一天她看见这样一个帖子:“班主任这几天拉着脸,给谁看呢?”,看到这样的言论,很多学生都胆战心惊地等着她发火,但是她什么都没有说,而是反思自己这两天的情绪出现了什么问题。她梳理清楚自己的思维轨迹后,觉得学生的话虽然难听,但确实反映出她的情绪,于是,她利用班会时间真诚地与大家交流:“首先真诚感谢这位不知名的同学,及时指出我情绪上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教育的成功——学生敢说真话、不奉承、不虚伪。我马上调整自己,不把私人情绪带

进班级,我有什么想不开的也会寻求大家的帮助,让我们师生一同成长、友善共进!”听完这番话学生们鼓起热烈的掌声,师生关系比以前更融洽。

刘丽芳做人自律性强,不盲目攀比,不慕虚荣。作为班主任,她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家长是有地位的还是没职位的,在她的眼里都一样。她明白告诉学生:“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选择教师,就意味着发不了大财。师生关系是最简单、最纯净的关系,不要把那种社会交往的方式带入我们师生之间。无论你们将来发展如何,只要你们不断追求卓越,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你们是我永远的骄傲!”学生们常说:做芳妈的学生最轻松,心不累。

三、关爱学生,适时引导

刘丽芳爱学生,她认为教师之爱是理性的爱,爱学生有千万种表现。如何做才是真的对学生好是刘丽芳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她觉得有这样几点需要引起关注:一是重视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形成正向心理循环,培养学生强大的内心;二是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确立卓而不同的意识,敢于面向大众发出自己的声音;三是培养学生领袖气质,有亲和力、凝聚力、创造力;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做一个全球型人才。爱学生,不但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从点滴小事、踏实做起。

爱学生,不但爱目前正在教的学生,毕业后也要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如她的学生王星焘荣获2011年高考海南省文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王星焘与刘丽芳是三年师生关系,受她影响较大,师生感情非常好。王星焘在清华会定期与刘丽芳聊天,探讨各种学术或生活话题,依然保持高中时代形成的高处立身、退而处事的习惯。2012年暑期王星焘作为清华学生代表到美国常青藤学校进行学习和交流。

她的学生郑林壮荣获2012年高考海南省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郑林壮很喜欢刘丽芳常说的一句话:“老实做人,踏实做事”,要勇于自我反思,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初上北大,郑林壮曾陷入深深的迷茫,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同学比较相对薄弱。刘丽芳与他进行一次深层次交流,师生探讨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如何以空杯心态面对崭新的人群与环境、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等,郑林壮很快走出迷雾开始新一轮的奋斗,目前他以优异的成绩争得2013年暑假去台湾交流、访问的机会。基于郑林壮的困惑,刘丽芳马上在班级群里发表一封公开信,深入细致地分析初入大学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引导学生如何去适应和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受到毕业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真诚感谢。 刘丽芳在学生中的爱称是“芳妈”,主要是因为学生们从她的身上找到母爱的感觉。如哪个学生生病了,刘丽芳习惯于亲自去给买药。有的学生需要输液时,她怕学生感觉孤单或恐惧,她经常陪着他们在医院或诊所聊天,趁机

交流一下思维和感情。今年春天,她们班的一个女孩子不小心歪着脚脖、有只腿不敢用力着地,为了不耽误该生的学习,刘丽芳连续一周用单车接送她从宿舍到教室,上下楼时亲自背。学生们觉得不刻苦学习都对不起芳妈,因此她们班的学生都很刻苦、阳光上进。 四、养成好习惯,常常做公益

刘丽芳个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她同样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她告诉学生不要放纵自己的某些习惯,如数字时代资源非常丰富,但这些资源可以让人变得非常聪明,也可以变得非常愚蠢。她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小故事:坐飞机时,头等舱的人大多在看书,商务舱的人在读报或利用电脑处理公务,经济舱的人大多在玩手机。这个故事让人思考“行为习惯与位置”的关系,是位置不同导致习惯不同还是习惯不同带来了不同的位置?

如她和学生探讨这样一些人:每天不上网会很难受,上网后随意浏览网页,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如果没有目的和选择,会看得人眼花缭乱。网络利用不好,让人心浮躁,让人没时间静静地想一点东西,让人觉得空虚。一个人应该思考着过日子,没有思考自己会有种空落落的痛苦。她引导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带给人的好处无穷无尽。

刘丽芳比较重视公益。公益,顾名思义是对公众有益处,可以分为物质型公益和精神型公益两个层面。作为老师和学生,物质型公益的力量不强,但在

举手投足中就可以弘扬精神型公益的正能量。

她引导学生要注意区分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在公共空间不断传递微笑、鼓舞、友善、乐群、阳光、纯净、上进等正能量,那么人人就都在做公益。如果能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有更深刻的人生体味,能为他人提供帮助本身就是力量的象征,最起码精神强大。

在刘丽芳的影响下,她的学生利用假期很多人做公益,如参加公益组织的支教活动,帮助一下弱势群体,送去力所能及的温暖和关爱。

五、培养学习型、创新型、情商高、踏实型人才

刘丽芳理解的“学习”不是刻苦背书、答题、考高分,而是一种去学习化的创新。她利用课堂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体味合作共赢快乐,用实实在在的生活案例锻炼学生的思辨、表达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分数不是目的,学生们会学习、乐创新才是真正的收获。

刘丽芳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归零意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强、与人和谐相处等情商,让学生懂的欣赏自我和他人,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不断从他人那里学习积极有益的东西,不断完善自己。刘丽芳一直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刘丽芳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让学生在各自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找到自己学习的切入点,扬长避短,

不断体味学习的进步和追求卓越的快感。日常教育教学中,刘丽芳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班级设有图书角,学生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会,让班级充满书香。同时,她还教育学生少说废话、多点思考,让电脑等新兴科技产品变成工具而非玩具,整合周围的优势资源发展自己,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让QQ群、微信、短信等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己需要的,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简而言之,刘丽芳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教育岗位做着平凡的工作,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和事迹,她有的只是一份教育的良知。她以自己的勤奋、踏实、正直和善良获得学生与家长的好评,也获得自我教育生涯的快乐和幸福。

刘丽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她让师德之花随时随地悄然绽放,在琐碎的教育工作中,她享受着为师者的快乐和满足。如果问她都做了什么工作,她好像什么都没做,又好像什么都做了。她忠于教师职位,忠于学生们的发展,忠于这个民族的未来。她的平凡又不平凡的学生们在祖国各地也如她的老师一样默默耕耘、脚踏实地、静待花开,也如她的老师一样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2013年文昌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她获得爱岗敬业道德模范,对她的颁奖词是:20年默默耕耘,恪尽职守,20年情注教学,爱洒学生。她用一种执着和坚守,高扬敬业奉献的旗帜,铸就无私风尚的丰碑,让满园桃李散发美丽醉人的芬芳,这是操守,是品格,是人生境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