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卵管癌和腹膜癌的FIGO分期(2014)
1973年FIGO首次发布卵巢癌、卵管癌和腹膜癌的分期,1988年有过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三个版本。
卵巢癌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包括数种临床和病理特点迥异的肿瘤。大约90%为恶性上皮性癌(carcinomas)。根据组织学、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分析,至少有5种主要类型:高级别浆液性癌(70%),内膜样癌(10%),透明细胞癌(10%),粘液性癌(3%)和低级别浆液性癌(不足5%)。上述类型占据约98%的卵巢癌类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约占3%,恶性潜能的性索间质肿瘤(主要是颗粒细胞瘤)约占1-2%。
原发性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比较罕见,和HGSC有很多相似的临床及形态特点,且主要发生在BRCA1/2遗传变异的女性中。大量证据发现这些肿瘤主要为卵管起源。而散发的HGSC则有多种来源可能。既往“苗勒氏管新生化生(mullerian neometaplasia)”的概念得到更多证据支持。而绝大部分ECs和CCCs则可能来源于内异症。
新的FIGO分期在2012年10月12日提交至FIGO执行委员会,2周后通过。表1至表3是建议的具体分期系统。准确的组织病理诊断对于卵巢癌成功分类及治疗至关重要,不同组织学类型对治疗的反应是不同的。FIGO委员会选择的这种分类系统,将所有肿瘤类型共享的最相关的预后因素考虑在内。但是,在诊断和分期的时候,仍应清楚说明具体卵巢癌的组织类型。目前达成一致的组织学类型包括:
1. 上皮性癌(按频率顺序排列):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内膜样癌(EC),
透明细胞癌(CCC),粘液性癌(MC),低级别浆液性癌(LGSC)。注:移行细胞癌目前认为是HGSC的一种变异形态;恶性Brenner瘤则被认为是极端罕见的低级别癌。 2.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
3. 恶性潜能的性索间质肿瘤(主要是颗粒细胞瘤,以及含有异源性肉瘤成分的
Sertoli-Leydig细胞瘤)。 作者最后说:分期如水(Stag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fluid),世界越来越小,更多的研究组织应该一起为更加准确的预后系统而努力奋斗。
guide.medlive.cn
表1. 2014年FIGO有关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的分期系统及相应的TNM。 I IA 肿瘤局限于卵巢或输卵管 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未累及包膜)或一侧输卵管,卵巢或输卵管表面没有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没有恶性细胞 肿瘤局限于双侧卵巢(未累及包膜)或双侧输卵管,卵巢或输卵管表面没有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没有恶性细胞 肿瘤局限于一侧或双侧卵巢或输卵管,有如下情况之一: 术中手术导致肿瘤破裂 术前肿瘤包膜破裂,或者卵巢或输卵管表面出现肿瘤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出现恶性细胞 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或输卵管,伴有盆腔蔓延(在骨盆缘以下)或腹膜癌(Tp) 肿瘤蔓延至和(或)种植于子宫和(或)输卵管和(或)卵巢 肿瘤蔓延至盆腔的其他腹膜内组织 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或输卵管,或原发性腹膜癌,伴有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认的盆腔外腹膜播散,和(或)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 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伴有或不伴有骨盆外腹膜的微小转移 仅有腹膜后淋巴结阳性(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认) 转移灶最大直径≤10 mm(注意是肿瘤直径而非淋巴结直径) 骨盆外(骨盆缘之上)累及腹膜的微小转移,伴有或不伴有腹膜后淋巴结阳性 骨盆缘外累及腹膜的大块转移,最大直径≤2 cm,伴有或不伴有腹膜后淋巴结阳性 骨盆缘外累及腹膜的大块转移,最大直径>2 cm,伴有或不伴有腹膜后淋巴结阳性(注1) 腹腔之外的远处转移 IVA:胸水细胞学阳性 IVB:转移至腹腔外器官(包括腹股沟淋巴结和腹腔外淋巴结)(注2) 注1:包括肿瘤蔓延至肝脏和脾脏包膜,但不包括脏器实质的受累。 注2:脏器实质转移属于IVB期。
T1 T1a IB T1b IC IC1 IC2 IC3 II IIA IIB III T1c T2 T2a T2b T3 IIIA IIIA1 IIIA1(i) T1,T2,T3aN1 T3a/T3aN1 T3a/T3aN1 T3b/T3bN1 T3c/T3cN1 任何T,任何N M1 T3c/T3cN1 IIIA1(ii) 转移灶最大直径>10 mm IIIA2 IIIB IIIC IV guide.medlive.cn
表2. 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的分组。
FIGO 分期 IA IB IC IIA IIB IIIA T T1a T1b T1c T2a T2a T3a T3a IIIB T3b T3b IIIC T3c T3c IV 局部淋巴结(N) Nx N0 N1 远处转移(M) Mx M0 M1 远处转移的情况无法评估 没有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腹腔外转移) 局部淋巴结的情况无法评估 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局部淋巴结转移 任何T N N0 N0 N0 N0 N0 N0 N1 N0 N1 N0-1 N1 任何N UICC M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1 根据原发部位分别标记为Tov,Tft,Tp或Tx(即不明确起源部位的肿瘤) 注:1. 如有可能就应该标注原发部位。有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明确说明原发部位,即“未明确部位的(undesignated)”。 2. 应该记录组织学类型。
3. 分期包括对III期的修订。分配至IIIA1期的情况基于肿瘤播散至腹膜后淋巴结但没有
腹腔内播散,因为对这些患者的分析发现她们的生存显著优于那些有腹腔内转移的情况。 4. 腹膜后淋巴结的受累必须通过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
5. 从大网膜转移至脾脏或肝脏的情况(IIIC期)应该和那些脾脏或肝脏实质孤立转移的
情况(IVB期)相鉴别。
guide.medlive.cn
表3. 对分期改变的解释。 I期 经过全面分期后肿瘤局限于卵巢 IA期和IB期与1988年分期无异 IA期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未累及包膜)或一侧输卵管,卵巢或输卵管表面没有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没有恶性细胞。原发性腹膜癌没有IA期 IB期肿瘤局限于双侧卵巢(未累及包膜)或双侧输卵管,卵巢或输卵管表面没有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没有恶性细胞 IC期和1988年分期不同。它仍然需要细胞学阳性,但是,如有可能,应该说明恶性细胞出现的原因。因此这一亚分期分为三组: IC1肿瘤局限于一侧或双侧卵巢或输卵管,包膜在术中破裂 IC2肿瘤在术前破裂,或肿瘤赘生于卵管或卵巢表面 IC3指的是腹腔中出现恶性细胞,无论哪种原因 评论: 在评估I期患者的手术和病理情况时,应该考虑I期肿瘤的特殊性。如果出现双侧肿瘤,一侧较大,而另一侧多发或较小,在多达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代表着转移。细胞学阳性的意义理解甚少,这也是委员会选择划分IC期为三组的原因之一。有些研究已经发现术中肿瘤破裂的预后要比包膜完全的情况更差。一项多元分析中,包膜破裂和细胞学阳性都是无疾病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卵巢或输卵管的表面受累只有在下述情况下予以考虑:即赘生物中含有直接接触于那些从破裂的卵巢包膜内流出的癌细胞。表面光滑的肿瘤并不显示有暴露肿瘤细胞的层次。组织学分级影响预后,需要给出具体组织学分类;而内膜样癌和粘液性癌应予分级。实际上所有的透明细胞癌均为高级别的。 II期 II期卵巢癌包括局限于盆腔的肿瘤(在骨盆缘以下),它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或输卵管,伴有盆腔蔓延或腹膜癌 IIA期肿瘤蔓延至和(或)种植于子宫和(或)输卵管和(或)卵巢 IIB期肿瘤蔓延至盆腔的其他腹膜内组织和(或)器官 评论: II期卵巢癌仍有争论,难以定义。它包括一小组卵巢癌癌患者,其肿瘤直接蔓延至其他盆腔器官,但没有扩散的证据。但是,它也包括一组扩散至盆腔腹膜的患者。在这第二组患者中,疾病与III期患者的情况类似。通过肠壁侵袭至肠道粘膜的疾病应升级至IVB期。 III期 T2-N0-M0 T2a-N0-M0 T2b-N0-M0 T1-N0-M0 T1a-N0-M0 T1b-N0-M0 T1c-N0-M0 guide.medlive.cn
III期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或输卵管,或原发性腹膜癌,伴有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认的盆腔外腹膜播散,和(或)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 IIIA1期仅有腹膜后淋巴结阳性,可以通过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认 IIIA1(i)期转移灶最大直径≤10 mm IIIA1(ii)期转移灶最大直径>10 mm IIIA2期:骨盆外(骨盆缘之上)累及腹膜的微小转移,伴有或不伴有腹膜后淋巴结阳性 IIIB期:骨盆缘外累及腹膜的大块转移,最大直径≤2 cm,伴有或不伴有腹膜后淋巴结阳性 IIIC期:骨盆缘外累及腹膜的大块转移,最大直径>2 cm,伴有或不伴有腹膜后淋巴结阳性 评论: 大约85%的卵巢癌表现为III期,绝大部分为为高级别浆液性癌。不足10%的有I期病灶的患者会有孤立的淋巴结转移。其他期别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为:III期,55%;IV期,88%。有一些证据表明单独的腹膜后病灶意味着较好预后。为此,新的分期系统通过IIIA期分类强调了这一问题。应该说明的是,以大小进一步区分IIIA期仅适用于肿瘤直径而非淋巴结直径。 IV期 横隔下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以外的远处转移 IVA期:胸水细胞学阳性 IV期:转移至腹腔外,包括腹股沟淋巴结和脏器实质的受累(包括肝脏和脾脏)。脏器结构的透壁受累也属于IVB期 T1/T2-N1-M0 T3a2-N0/N1-M0 T3b-N0/N1-M0 guide.medlive.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