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张国良
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9期
【摘 要】 目的 探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42例患者,并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其不良反应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中以中老年患者居首位;药物种类中,以左氧氟沙星居于首位;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为主。结论 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为老年患者,而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高于口服,左氧氟沙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最常累及的器官为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和神经系统。因此,药师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用药。
【关键词】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084-0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属于一种人工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在1962年研发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此类药物迅速发展,至今已研发至第四代,很多新品种药物应用与临床实践中[1-2]。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广谱抗菌药,抗菌作用十分强,口服吸收较好,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不需要皮试等,此类药物常常在临床上用于肺部感染、肠道感染、尿路感染、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3-4],近年来,很多新品种药物应用与临床实践中,例如消除半衰期更久的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厌氧抗菌效果增强或需氧革兰阳性球菌的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等等,随着此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愈来愈多,除了常见的不良反应外,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也慢慢的增加,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引起了药师及患者的重视[5-6],本文笔者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翻阅大量文献及临床实践,对其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经审核,均为正常使用剂量,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为(44.3±4.3)岁。 1.2 方法
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药物使用情况,并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其不良反应将进行统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 2.1 消化系统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通过研究,消化系统,占23.81%,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食欲下降、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剂量越大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越高,严重时还有可能并发消化道出血,其中,以环丙沙星引起的消化系统最为突出,其次为诺氟 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因此,临床上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要太长。 2.2 皮肤及附件
是喹诺酮类药物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文研究,皮肤及附件,占21.43%,较为常见的过敏反应和光敏反应,过敏反应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各种皮疹、荨麻疹、发热、瘙痒、脱屑等,一般在用药3天左右出现,严重时患者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药疹等,甚至死亡。光敏反应包括变态反应和光毒反应两类,因此,临床上使用该类药物时要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2.3 神经系统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嗜睡、癫痫、焦虑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脂溶性,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增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在服用该类药物时要注意用药时间,在进餐后或睡觉前能够显著降低头晕、眩晕的几率。 2.4 心血管系统
该类药物对心脏具有一定的毒性,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面部潮红等,因此,临床上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避免与洋地黄类药物一起使用,同时也要避免与普萘洛尔药物联合使用,避免心动过缓。 2.5 泌尿系统
主要是肾毒性,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血尿、结晶尿、急性肾衰等。 2.6 骨骼系统
该类药物能够使软骨损伤,能够对未成年人的软骨组织造成伤害,因此,未成年患者尽量不要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此外,还能够引起关节疼痛、足跟疼痛、关节肿胀等,因此,临床上医师要严格的掌握此类药物的适应症,合理应用,预防滥用。 3 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在本组42例不良反应病例中,以中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占66.66%;见表1.
表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的关系[n(%)] 3.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通常使用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口服、肌内注射、局部给药,在本组不良反应病例中,均为正常使用剂量,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最常用的的给药途径为口服和静脉给药,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与给药途径的关系,见表2. 表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的关系[n(%)]
3.3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临床表现 在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占23.81%、皮肤及附件,占21.43%、神经系统,占19.05%;见表3.
表3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临床表现[n(%)] 3.4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同种类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
本组42例患者中,涉及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有片剂、胶囊、注射液、注射用冻干粉剂等,其中,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以左氧氟沙星居于首位,占35.71%;见表4.
表4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同种类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n(%)] 4 讨论
4.1 年龄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能在各个年龄段发生,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最易发生ADR,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会随着机体的衰老而逐渐下降,此外,老年人还有合并要用的情况,这也是他们发生不良发应的因素之一,根据老年人药物代谢的情况,慎用此类药物,降低不良反应[5-6]。 4.2 药物种类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率最高,这可能与应用比较广泛有关,因此对体质过敏者慎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3 给药途径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从表2中得知,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率最高,主要是由于该途径较为直接、作用时间较快,此外,静脉注射液的渗透压、PH等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对患者用药时,最好选择口服,尽可能减少静脉给药,在患者急救时或口服无效时可选择静脉给药。同时要在安全有效的剂量内合理使用[7-8]。
综上所述,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为老年患者,而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高于口服,左氧氟沙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最常累及的器官为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和神经系统。因此,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重视不良反应的检测,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谭莉莉.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J]. 中国药物警戒,2013,02:92-95. [2]石晖霞,李江华.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综合性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05:465-468.
[3]江煜旻,韩娟.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控制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30:3-4.
[4]陈静. 7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与应对策略[J]. 中国药业,2011,21:56-57.
[5]余晓霞,邱凯锋.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研究[J]. 中国处方药,2014,10:42-43.
[6]刘鹰,仲华,朱蓓蓓,秦娟娟,刘振华. 6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1:1613-1614.
[7]乌兰格日乐,德恩金,冯旭.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机制分析及合理应用[J]. 医药世界,2007,S1:103-104.
[8]于书玥.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和防范措施[J]. 包头医学,2007,04:223-22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