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机化学高职练习题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有机化学高职练习题

高职练习题(2010) 一、 选择题

1.光照下,烷烃卤代反应的机理是通过哪一种中间体进行的? B (A) 碳正离子 (B) 自由基

(C) 碳正离子 (D) 协同反应,无中间体 2. 最易被溴代的H 原子为: C (A) 伯氢原子 (B) 仲氢原子 (C) 叔氢原子 (D) 没有差别

3. 烷烃分子中C 原子的空间几何形状是: A (A) 四面体形 (B) 平面四边形 (C) 线形 (D) 金字塔形

4. 哪个化合物不产生顺反异构: C (A)3-甲基-2-戊烯 (B) 3,4-二甲基-2-己烯

(C) 1-氯-1-苯基-1-丁烯 (D)3-甲基-2-丁烯醛 5. 下列哪种化合物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只生成丙酮: B (A)3-甲基戊烯 (B) 2,3—二甲基丁烯

(C)戊烷 (D)异丁烯

6.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可能有E,Z 异构体? D (A) 2-甲基-2-丁烯 (B) 2,3-二甲基-2-丁烯 (C) 2-甲基-1-丁烯 (D) 2-戊烯

7. 某烯烃经臭氧化和还原水解后只得 乙酸,该烯烃为: B (A) (CH 3)2C =CHCH 3 (B) CH 3CH =CHCH 3 (C) (CH 3)2C =C(CH 3)2 (D) (CH 3)2C =CH 2

8. 分子式为C 7H 14的化合物G 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4-甲基戊酸,并有一种气体逸出, G 的结构式是:

A

(A) (CH 3)2CHCH 2CH 2CH =CH 2 (B) (CH 3)3CCH =CHCH 3 (C) (CH 3)2CHCH =C(CH 3)2 (D) CH 3CH 2CH =CHCH(CH 3)2

9. 下列哪一个反应主要产物为1-溴丁烷? B

(A) CH 3CH CHCH 3(B) CH 3CH 2CH CH 2(C) CH 3CH 2CH CH 2

(D) CH 3CH 2C CH HBr HBr HBr HBr 过氧化物

10. 下列哪一种化合物能与氯化亚铜氨溶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 B 2

(CH 3)2CHCH 2CH 31a(A) CH 3CH (C)

CHCH 3(B) CH 3CH 2C (D) CH 3CH CH CH CH CH 2 CH CH 2

11.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用硝酸银的氨溶液进行鉴别的是 D (A)丁烷与1-丁炔(B) 1-丁烯与1-丁炔 (C)1-丁炔与2-丁炔(D) 丁烷与1-丁烯 12..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是 B A. B. N H C. D.

13..下列化合物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A A. B.

C.

D.

14.邻甲基乙苯在KMnO4,H+作用下主要产物是: B (A)邻甲基苯甲酸(B) 邻苯二甲酸

(C)邻甲基苯乙酸(D) 邻乙基苯甲酸 15.下列环烷烃中加氢开环最容易的是: A (A) 环丙烷(B) 环丁烷 (C) 环戊烷(D) 环己烷

16.鉴别苯、甲苯、1-丁炔、苯乙烯应选择的试剂是: D A.高锰酸钾、溴B浓硫酸、浓硝酸. C. 催化加氢

D.硝酸银氨溶液、溴水、高锰酸钾

17. 下列化合物与Lucas试剂反应,在室温下可立即出现浑浊分层的是 D

(A) 2,2-二甲基丙醇; (B)异丁醇; (C)仲丁醇; (D)叔丁醇;

18. 2-甲基环己醇进行分子内脱水得到的主产物为 B (A)甲基环己烷; (B) 1-甲基环己烯; (C)3- 甲基环己烯; (D)环己烯;

19.、下列化合物能与FeCl3 反应的是 A (A)苯酚; (B)乙醛; (C)苯甲醚; (D)苯甲醇;

20.、下列物质氧化产物为丁酮的是 B (A)叔丁醇; (B) 2-丁醇; (C) 2-甲基丁醇; (D) 1-丁醇;

21.、医药上使用的消毒剂“煤酚皂”,俗称“来苏儿”是47~53%的的肥皂水溶液 B

(A)苯酚; (B)甲苯酚; (C)硝基苯酚; (D)苯二酚;

22. 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浓硫酸中的是 A (A)溴乙烷; (B)水; (C)乙醚; (D)乙烯;

23.、下列那种化合物可用来检查醚中过氧化物的存在 C (A)氢氧化钠 (B)高锰酸钾 (C)淀粉、碘化钾试纸 (D)硫酸

24.. 下面那种醇与金属钠反应的速度最快 A (A)甲醇 (B)叔丁醇 (C)

异丙醇 (D)正丙醇

25.、鉴别苯甲醚、苯酚最好选择 C (A)高锰酸钾 (B)浓硫酸 (C)三氯化铁 (D) lucas 试剂

26..苯酚水溶液中滴加溴水,立即生成白色沉淀,经NaHSO 3溶液洗涤后,该沉淀是D (A) 对溴苯酚 (B) 邻溴苯酚

(C) 2,4-二溴苯酚 (D) 2,4,6-三溴苯酚 27.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C

28. 3-甲基-2-丁醇;2,3-二甲基-2-丁醇;3,3-二甲基-1-丁醇可用下列哪种试剂鉴别 A (A)Lucas 试剂 (B)硝酸银的氨溶液 (C)溴水 (D)三氯化铁溶液

29. 下列哪种试剂可把羰基还原为亚甲基? D A.H 2/Ni B.NaBH 4的醇溶液 C.浓NaOH D.Zn-Hg/浓HCl

30. 与斐林试剂反应不能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的物质是? A A.苯甲醛 B.乙醛 C.苯乙醛 D.3-甲基戊醛

31.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保护醛基的反应是? C A.醇醛缩合反应 B.碘仿反应 C.缩醛的生成反应

D.Cannizzaro 反应 32..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碘仿反应又能与氢氰酸反应的是: A A.乙醛 B.苯甲醛 C.3-戊酮 D.异丙醇

33..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B A.丙酮 B.3-戊酮 C.乙醇 D.苯乙酮

OH A OH N O 2 B

OH N O 2 C D H 2 O

34..下列物质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A A. 仲丁醇 B. 环己酮 C. 苯甲醛 D. 乙酸

35.苯甲醛和环戊酮都可以与下列哪种试剂可以发生反应: C A. Tollen试剂 B. Fehling试剂 C. 羟氨

D. 品红亚硫酸溶液 36. 用化学方法鉴别OH 和 O

应选择的试剂: C A.饱和NaHCO3 B.KMnO4溶液 C.FeCl3溶液 D.NaCN溶液

37.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羰基试剂的是: C A.氢氧化钠 B.盐酸 C. 羟胺 D.碘化钾

38. 鉴别甲酸/乙酸/丙醛选用的试剂组是: B A.希夫试剂/三氯化铁溶液 B.托伦试剂/碳酸氢钠溶液 C.托伦试剂/碘液

D.希夫试剂/碳酸氢钠溶液

39.三氯乙酸的酸性大于乙酸,主要是由于()的影响。A.共轭效应

B B.吸电子诱导效应 C.给电子诱导效应 D.空间效应

40.下列化合物的酸性最强的是: B A.乙酸 B.甲酸 C.苯甲酸 D.丙酸

41.下列化合物的酸性最弱的是: A A. 苯甲酸 B. o-硝基苯甲酸 C. p-硝基苯甲酸 D. m-硝基苯甲酸

42. 下列化合物与乙醇反应最易的是: C A.乙酸酐 B.乙酸乙酯 C.乙酰氯 D.乙酰胺 43. 酮体包括: A

A.丙酮、β-羟基丁酸、β-丁酮酸; B.α-酮戊二酸、乙二酸、柠檬酸; C.棕榈酸、油酸、月桂酸; D.棕榈油酸、油酸、亚麻酸 44. 下列化合物的酸性最强的是: D A.丙二酸 B.丁二酸 C.戊二酸 D.草酸

45. 在重氮化反应中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表示反应()A.进行中B.终点C.失败D.开始

B 46.. 与亚硝酸作用生成强致癌物的是(): C

A.甲乙丙胺B.苯胺C.N-甲基苯胺D.N,N-二甲基苯胺 47. 下列物质能发生缩二脲反应的是() C

A.尿素B.苯胺C.缩二脲D.N,N-二甲基乙酰胺 48. 下列物质能与HNO2作用并放出N2的是() A

A.正丙基胺B.N-甲基苯胺C.N-甲基乙酰胺D.N,N-二甲基乙酰胺

49. 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C A、乙胺 B、苯胺 C、二乙胺 D、N-乙基苯胺

50. 与亚硝酸在低温条件可以生成重氮盐的胺是() A A、对甲基苯胺 B、二甲基胺 C、苄胺

D、N,N-二甲基苯胺

51. 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弱的是() B A、三甲基胺 B、苯胺 C、吡啶 D、甲基乙基胺

52. 下列化合物中能于乙酰氯发生反应的是() B A、三甲基胺 B、苯胺

C、N,N-二甲基苯胺 D、二甲基乙基胺

53. 下列化合物中能于苯磺酰氯发生反应产物可溶于氢氧化钠的是() B

A、三甲基胺

B、对甲基苯胺 C、N,N-二甲基苯胺 D、甲基乙基胺

54. 下列化合物中能于溴水生成沉淀的是() B A、甲基胺 B、苯胺

C、N,N-二甲基苯胺 D、甲基乙基胺

55. 下列化合物中能于氯化重氮苯生成偶氮化合物的是() C A、甲基胺 B、对硝基苯胺 C、N,N-二甲基苯胺 D、甲基乙基胺

56.下列化合物中那些能溶于稀盐酸? A A、对氯苯胺 B、N-甲基乙酰胺 C、N,N-二甲基苯甲酰胺 D、苯甲酰胺

57. 1. 下列糖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有还原性和变旋光现象的是() A

A. 麦芽糖

B. 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 C. 蔗糖

D. α-D-呋喃果糖

58. 下列哪种糖类化合物被硝酸氧化后可生成无旋光活性的糖二酸? C

A. CHO H HO

OH H OH H OH H CH2OH B. CHO OH H OH H H HO OH H

CH2OH C. CHO OH H OH H OH H OH H

CH2OH D. CHO OH H

H HO OH H OH H CH2OH

59. 下列化合物的溶液不能与溴水反应的是() A A. D-果糖 B. D-核糖 C. D-葡萄糖 D. D-甘露糖

60. 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C A. 核糖 B. 麦芽糖 C. 蔗糖 D. 乳糖

61. 具有变旋光现象的葡萄糖衍生物是() C A. 葡萄糖酸 B. 葡萄糖二酸 C. 葡萄糖醛酸 D. 甲基葡萄糖苷 二、命名或写结构式

1. 顺-3,4-二甲基-3-己烯(或(Z)-3,4-二甲基-3-己烯) C C CH3

CH2CH3 CH3 CH3CH2

2. (Z)-1,2-二氯-1-溴乙烯(或反-1,2-二氯-1-溴乙烯) C C

Cl Br Cl

3. 4-苯基-1,3-戊二烯CH3C CHCH CH2 4. 二环[2.2.1]-5-庚烯-2-醇 OH

5. 1,3-二溴环己烯 Br Br

6. 7-甲基二环[2.2.1]庚烷 CH 3 7. 1-甲基螺[3.4]-5-辛醇CH 3 OH 8. 3-甲基-2-萘甲酸 CH 3COOH

9. 3-苯基-2-溴丁酸 CH 3CHCHCOOH Br 10. 1-硝基萘 NO 2

11.对氨基苯酚 H 2N OH

12. 3-苯基-1-丙烯 CH 2CH=CH 2 13 对氨基苯酚 H 2N OH

14.对甲氧基苯甲酸 CH 2O COOH

15. 2-硝基-4-溴苯甲酸 COOH NO 2 Br

16.(S )-3-氯-1,2-丙二醇 2OH OH CH 2Cl

H 17. (S )-1-苯基-2-溴丁烷

CH 2CH 3CH 2C 6H 5 H

Br 18. (2R,3S )-3-溴-2-戊醇 CH 3H HO Br H 2CH 3 19. (S )-1-苯基-2-溴丙烷

CH 2 Br H

CH 3 20. (S )-3-甲基戊炔 C H 3C H C 2H 5CH 21.(S )-2-溴丁烷

CH 3 H Br

C 2H 5 22. 4-戊烯-1-醇 CH 2=CHCH 2CH 2CH 2OH 23. 2-环己烯醇 OH

24. 3-苯基2-丁酮 H

C C CH 3O CH 3

25. 4-甲基-1,3-环己二酮 O O

CH 3 26. 苯乙酮 C O CH 3

27. 对-甲氧基苯甲醛 OCH3 OHC

28. 3,7-二甲基-6-辛烯醛 CHO

29.4-甲基-2-羟基偶氮苯N N CH3 HO 30. 邻苯醌

O O

31. 3-苯丙烯醛CH CHCHO 32.苯甲酸酐 C O O C O

33.对-氯苯甲酰溴Cl C Br O34..丁二酰胺2CH2 H2N O O NH2

35. 苯甲酸酐C O O C

O36. N,N-二甲基苯甲酰胺 CON(CH3)2 37.(2S,3S)酒石酸 COOH H OH HO H

38.γ-甲基-δ-戊内酯 O CH3CH2

39. 水杨酸甲酯OH O OCH3 40.苹果酸

HOOC H OH CH2COOH 41. 1,4-环己二胺 NH2 H2N

42.胆碱(CH3)3N+ CH2CH2OH OH- 43. N-乙基-对硝基苯胺 NHCH2CH3 O2N

44. N-甲基-N-亚硝基苯胺 3 NO

45. 2-甲基-1-萘胺NH2 CH3

46. N,N-二甲基苯胺 N(CH3)2

47. 2-乙醇胺H2NCH2CH2OH48. 溴化三甲基苯基铵 + (CH

3 )3Br

49.2-吡啶甲醛N CHO50.溴化二甲基二乙基铵(CH3)2N+ (CH2CH3)2 Br-

51. α-呋喃甲醛O CHO

52. 3-噻吩磺酸 S

SO 3H

53. N-甲基吡咯N CH 3 54.2-乙酰基吡啶 N COCH 3

55. D-葡萄糖二酸 COOH H OH HO H H OH H

OH COOH 56. β-D- 甲基吡喃葡萄糖苷

3

57. D-果糖

HO H H OH H OH 2OH C O CH 2OH 58. β-D-吡喃果糖

2OH

59.β-D-(+)-吡喃葡萄糖

60. D-半乳糖醛酸 CHO H

OH HO H HO H H OH

三、完成反应方程式 1. 1. CH 32CH 3 +H 2O H + CH 3CCH 3 CH 3

2.CH 3CH=CHCH 3+Cl 2室温 CH 33Cl Cl 3.(主要产物) +CH 2HBr CH 3Br

4. CH 3CH=C CH 3 CH 3

+HBr (主要产物) CH 3CH 2CCH 3 Br CH 3 5. H SO 2

OH 6. 4

CH3CH=CCH3 CH3 CH3CH OH CCH3 OH

CH3 7. +

CH3CHC CH Cu(NH3)2Cl CH3CuC CCHCH3 CH3

8. CH CH+Ag(NH3)2NO3AgC CAg

9.CH3CH2CH CH2

+ HBr CH3CH22 H Br CH3CH22 Br H 10.C(CH3)3 3

KMnO3 / H2SO4 C CH3 CH3 CH3 COOH 11.CH

3

+ Br2 CH3 CH3 + Br CH2Br 12.CH2CH3

H2SO4 / HNO3KMNO / H+ CH2CH3CH2CH3 + 2 NO2

COOH COOH + 2 NO2 13. CH 2CH 3 H 2SO 4 / HNO 3 KMnO / H + COOH COOH NO 2 14.

+CH 3COCl AlCl 3 COCH 3 15.

浓H CH 2CHCH 3 CH=CHCH 3 16、 CH 32OH CH 3 OH HIO 4 + + CH 3 C CH 3 O H H O 17、

CH 2=CHCH 2CH 2OH CrO 3 /吡啶CH 2Cl 2 CH 2=CHCH 2CHO 18、 OH + Br 2 OH Br Br Br

19、CH 2CH 2OH OH +Cu(OH)2 Cu O O

20、 OH OH + HIO 4 CHO CHO 21、 OH 24

4 OH OH ,

22、 OH OH Ag 2O O O 23、

CH 3CH 2CHCH 3 OH H 2SO 4

227 CH 3CH 2CCH 3O 24、CH 2CH 2OH CrO 3 /吡啶CH 2Cl 2

CH 2CHO

25、C 6H 5CH 2CHCH 2CH 3 OH

C 6H 5CH=CHCH 2CH 3

26.

(CH CO)O / AlCl Zn--Hg / HCl COCH 3 CH 2CH 3 27. CH 3CH 2CHO CH 3CH 2OH CHCHO CH 3 28. CHO 2 CH 2OH 29. C CH 3 O + NO 2 HN NO 2 H 2N C NNH CH 3 NO 2

NO 2

30. (CH 3)3CCHO +HCHO (CH 3)3CCH 2OH +HCOO - 31. CH 2CH 3 O

H 2NNH 2,NaOH 缩乙二醇 CH 2CH 2CH 3 32. CH 2CHO CHO Fehling 试剂 CH 2COO -CHO +Cu 2O 33. COOH COOH COOH 34.

CH 2COOH CH 2COOH O 加热 Ba(OH)2

35. CH 3CHCOOH OH O O O 3 H 3C

36. CH32COOH OH

H3CHC CHCOOH

37. CH3CHCH2CH2CH2COOH OH O O CH3 38. NHCH3 + (CH3CO)2O CH3 NCOCH3 CH3

+ CH3COOH CH3

39. CH3CH2NH2 SO2Cl NaOH NaOH

SO2NHCH2CH3SO2N- CH2CH3Na+ 40. N CH3 CH3 + N2+ Cl-

N N N CH3 CH3 41.

复杂的氧化产物 + Cu2O Benedict试剂 HO H H OH H OH CH2OH C O CH2OH 42 H OH H HO OH H OH H 2 OH CHO 3 H OH H HO OH

H OH H COOH COOH 43. NH NHC H HO H H OH CH2OH H OH OH H CHO CH

C NNHC6H5 HO H H OH NNHC6H5 OH H CH2OH

44. D-蔗糖+H2O D-果糖+D-葡萄糖 H+ 45.

HCl

CH 3OH +

3 46. OH -

CHO HO H HO H H OH H OH CH 2OH +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 2OH

HO H H OH H OH CH 2OH C O CH 2OH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 2OH 47.HC CCH 2CH 3 +HBr H 2C CBrCH 2CH 3 48.

CH 3CH 2C CH 2 CH 3 + HBr

CH 3CH 2CBrCH 3 CH 3 49.ROOR

+CH 3C = CH 2 CH 3 HBr

CH 3CBrCH 3 CH 3 50

.Br CH CH CH CH HBr 2223?→?+? 51.

Br CH CH CH HBr 223??→?+室温 52

53 54.

R-CN

+RCOOH H 2O/H 腈 羧酸 55.+ AgNO 3 +CH 3CH

2Br CH 3CH 2ONO 2 56.

CH 3CH 2CH 2Br + AgNO 3

+CH 3CH 2CH 2ONO 2

57. + H 2O OH ONa 58 .

+NaOH

+3Br 2 +3HBr OH Br OH Br 59.

++ 23HBr 60.

CH2CH2CHO CH

2

CH2COOH CHO 四、填空

1.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或,如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核糖(ribose)等。多羟基醛、酮

2. 碳原子数相同的醛糖和酮糖互为,但酮糖比醛糖一个手性碳原子,所以对映异构体的数目比相应的醛糖少。同分异构体. 少.

3. 单糖还能与溴水或稀硝酸的反应。D-葡萄糖用溴水氧化,生成并导致溴水的褪色,而酮糖不发生反应,故可用溴水区别醛糖和酮糖。D-葡萄糖若用稀硝酸加热氧化则生成。D-葡萄糖酸、D-葡萄糖二酸

4.D-葡萄糖在不同条件下结晶,得到两种D-葡萄糖:从乙醇中得到熔点146℃,[α]Dt为+112°的结晶。从吡啶中析出熔点150℃,[α]Dt为+18.7°的结晶。上述任何一种结晶的新配制水溶液在放置过程中

都会逐渐变化,直至达到+52.5°的恒定值。这种在水溶液中物质的比旋光度自行改变最终达到定值的现象称为。比旋光度, 变旋光现象

5.与在低温(0~5℃)反应生成重氮盐(diazonium salt),这个反应叫重氮化反应芳香伯胺、亚硝酸

6.和与亚硝酸反应都生成N-亚硝基胺类化合物。N-亚硝基胺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或固体。经动物实验证明,N -亚硝基胺类化合物是。

脂肪仲胺、芳香仲胺、黄色、一类强致癌物

7.、和环酮与亚硫酸氢钠的饱和溶液作用,有结晶状加成物α-羟基磺酸钠析出。醛、脂肪族甲基酮和八碳以下的环酮

8.在干燥氯化氢存在下,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半缩醛。半缩醛通常不稳定,可以继续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缩醛。醛与醇

9.羰基可以与许多氨的衍生物如、、、等加成,并进一步失水,形成含有碳氮双键的化合物。有机分析中常把这些氨的衍生物称为,因为它们可用于鉴别羰基化合物。

羟胺、肼、苯肼、 2,4-二硝基苯肼、氨基脲(任选四个),羰基

试剂

10.当醇分子中含有不止一种β氢原子时,脱水成烯反应遵循Saytzeff规则,即消除反应的主产物是双键碳原子上连有_______的烯烃,即含_______β氢原子的双键碳原子上脱氢。最多烃基;较少

11.一个分子是否具有手性是由于引起的,大多数的手性分子含有。分子的不对称性;手性碳原子

12.、一对对映体中的左旋体和右旋体的比旋光度,旋光方向。相等;相反

13.、在分子中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而又没有手性的化合物称之为,等量混合一对对映体得到。内消旋体;外消旋体

14.当不对称烯烃和氢卤酸等不对称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酸中的氢原子加在含氢的双键碳原子上,卤原子或其它原子及基团加在含氢的双键碳原子上,这一规则简称马氏规则。较多;较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