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心悸、腹泻、无痛心肌梗死、腹痛和双肺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为82.69%,对照组为94.23%,观察组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种类多,并发症也多,预后差等特点,临床治疗较困难,采用血糖调节、病情调控等工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标签: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是引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加危险,临床上值得重点关注[1]。为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0.31±9.51)岁,病程1~6 w,平均病程(3.41±1.21)w;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0.11±9.51)岁,病程1~7 w,平均病程(3.61±1.21)w。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
1.3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
1.4统计分析 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SPSS13.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用(x±s)来表明计量资料的数据,用χ2检验表明计
数资料,P<0.05时为表明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心悸、腹泻、无痛心肌梗死、腹痛和双肺啰音等临床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 观察组生存率为82.69%,对照组为94.23,观察组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患者免疫功能低,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容易出院感染,感染严重者会影响左心室功能,增加医治难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另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部分为老年患者,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低下,更易诱发各种感染,形成合并类疾病,提高了患者的危险系数;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疾病等并发症,在接受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接触各种仪器侵入性检查和操作,因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几率;在治疗过程中,控制和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的感染,降低形成糖尿病合并AMI尤为重要,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2,3]。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疾病,多半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征,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水平有很大的进展,在及时血运重建技术方面的发展取得很好的成绩,治疗该疾病的成功率逐年上升;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疾病的治疗研究仍需继续深入,提高整体的治疗水平,依然是临床工作的主要任务,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提高,治疗过程较复杂,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4,5]。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种类多,并发症也多,预后差等特点,临床治疗较困难,采用血糖调节、病情调控等工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卢银苹,楚英杰.8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23-24.
[2]贺红庆,朱丽霞.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109-110.
[3]徐改珍.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临床实践,2013,26(1):36-37.
[4]冷建眷.参七复脉方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8):3397-3397.
[5]张先祥.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治疗方案的选择[J].重庆医学,2013,42(27):3214-32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