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理美学重点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2011级护理涉外班

护理美学定义:P2广义的护理美学,泛指护理领域中一切理性、感性美的总和;狭义的护理美学,是指护理理论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化、规范化、层次化等理性美以及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感性美。

护理美学的研究对象P5是对护理活动中的一切美的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进行研究,探讨如何人依据这种规律性进行护理审美实践。

护理美学的基本任务P5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护理审美规律和调整护理审美关系,并用理论形态表达出来,构筑成一个理论知识的逻辑体系。同时,将护理美学的基本理论同护理审美实践相结合,为护理审美实践提供技术和方法,用以指导护理审美的实施。

护理美学的根本任务P5是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探索和研究一切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疾病的影响,寻求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消除不利因素,以增进人们的审美素质。

护理伦理学:以伦理学原则为指导来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伦理学原理在护理学领域的具体运用。

护理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P7①护理美学与护理心理学都研究环境因素与心理的关系,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前者研究人体美的改变引起的心理活动,后者研究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系。

②护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人与疾病相互斗争级转归过程中的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科学。护理美学是研究护理活动中的审美活动规律,而护理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社会心理活动,是诸多心理因素综合活动的结果。因此,护理美学的研究必须借助与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2011级护理涉外班

③护理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配合心理护理,积极创造和建立良好的审美环境,激起患者的美感,毅力与疾病康复。所以护理心理学为护理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护理美学与护理伦理学的关系:P7①护理美学与护理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护理伦理学是以伦理学原则为指导来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护理伦理学原理在护理领域里的具体运用,护理美学是一般美学原理在护理领域里的具体应用。②这两门学科的共同点是探讨护理范畴中的美和善,护理美学是以护理领域中的美、丑做护理审美评价标准,而护理伦理学则以善、恶作为护理道德评价标准。护理伦理学认为凡是善的一般总是美的,凡是恶的也是丑的。这说明护理伦理学和护理美学在对护理对象的认识评价上是统一的,不同之处只是根据各自的学科性质在研究内容上有所侧重。另外,在功利观和社会效益方面观方面的认识也是基本一致,都是为维护和增进人类身心健康服务。

中医护理美学的萌芽:P12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护理美学思想的萌芽。原始的护理形式主要是对伤病者生活上的关怀和照料。原始社会的护理工作多半有妇女或母亲担任,虽然当时没有明确的护理分工,但她们却无私地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这些都体现了早期人类护理的人性美。进入奴隶社会,护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一时期也基本形成了早起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如起源于商代阴阳学说、产生于夏代的五行学说、诞生于春秋时期的养生理论,均包含 丰富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它们对早期朦胧的护理美学思想产生均有较大的影响。周朝已定制全面的考核医生的制度。

中医护理美学的初创:P13《黄帝内经》第一次把中医护理与美学结合,从而确定了护理美学在中医护理的地位。

中国传统护理美学思想的内涵P15-22:①“天人合一”---整体之美 ②“阴阳消长”

2011级护理涉外班

---平衡之美 ③五行生克”---协调之美④“阳刚阴柔”---和谐之美⑤“温柔敦厚”---中和之美⑥“形神合一”---神形俱美⑦“尽善尽美”---真善美的统一⑧“四诊合参”---辩证之美

美学的研究对象P24:①美的存在:审美体系中的客体方面。美学研究的基础部分,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②美的感受:们通常所说的美感或审美心理,属于审美体系中的主体方面。主要包括美感的本质、美感的特征、美感的心理要素,以及审美判断的过程、机制和规律。③美的创造:主要包括社会美的创造、自然美的创造、艺术美的创造,以及人体和心灵美的创造(美育)。

美学的产生发展P26:鲍姆嘉通(德国)第一个提出美学的人(美学之父)。中国:老子-“大音希声”;孔子-“尽善之美”;孟子-“充实之谓美”;庄子-“天地有大美”;荀子-“崇其美,扬其善”

美的本质P30:美就是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根源于实践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

美与真、善的关系P33-34:所谓的真,指客观规律;所谓的善,指功利。在生活中,真善美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二自由创造又是合乎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合乎规律性是真,合乎目的性既是善。真善美的关系即美引起人们享乐的特殊性不在于它的真或善,而在于它的形象的直接性。在美的对象中真和善融化于形象,成为美的潜在因素。美和善的关系 美以善为前提但美和善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从功利关系看:善是直接和功利相联系,衡量一件事物是否善,是以社会功利作为客观标准,而美和功利是一种间接联系,功利潜伏在形象中。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看:善虽有形式,但主要不讲形式。人们对善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概念去揭示对象的功利性,而

2011级护理涉外班

美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现为生动的形象。从对象关系上看:善是意志活动的对象,而美是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美与真的关系 真是没的前提和基础。美和真的区别首先在于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其次,真是求知对象,它具有生动的形象,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

美的形式P42是指美的事物外在形式的美,是该事物美的性质和特征的直观、生动呈现。

形式美P42:广义的形式美则指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相对与美的内容的 审美特征;狭义的形式美则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体、声音)及其组合法则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形式P42:①视觉上的形式美②听觉上的形式美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P46:⑴对称与均衡 ⑵比例【黄金分割比5:3/8:5】 ⑶节奏 ⑷多样统一

美感的一般概念P49:狭义的美感,指的是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所产生的美的主观体验或心理反应,即审美感受;广义的美感,是指“审美意识”,它包括审美主体所反映的审美意识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

美感的本质P49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和其他活动一样,都具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都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特点。

2011级护理涉外班

护理审美的定义P54护理审美使人们在参与护理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总和。

护理美感的本质P49护理美感是护理审美活动中存在的美的事物、美的行为、美的理念及美的操作手段等带有情感性,实践性的认识。

护理美感的基本形态①护理感性美【护理审美时间活动中审美客体呈现的形象美总和:护理主体感性美&护理技术感性美】②护理理性美③护理环境美④护理艺术美⑤护理创造美

人体美P74:广义的人体美包括人的相貌、体型、神态、体态、气质、风度的美,身心健康的生命美以及文化素养美、人品性格乃至服饰的美等等。狭义的人体美,主要从形态上特指人的形体和容貌的美。 线条美、色彩美和结构美是组成人体美的三大基本要素。

健美体型和身材的基本标准*:P80

⑴骨骼发育正常,关节不显粗大。

⑵肌肉发达匀称,皮下脂肪适量(即符合中间体型)

⑶五官端正,与头部配合协调

⑷双肩对称,男宽女园

⑸脊柱正视垂直,侧视弯曲正常

2011级护理涉外班

⑹胸廓隆起,背面略成“V”字型

⑺女性乳房丰满而不下垂,侧高有明显曲线,下腰紧而圆实,微成圆柱形,腹部扁平。

⑻男性腹肌垒块隆起,臀部圆满适度。腿长,大腿线条柔和,小腿腓侧稍突出。

⑼中国人的最佳身高为男性1.75m,女性1.7m

形象P86是指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外在形态,是人的视觉所能感知的空间性的美。 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分为自然体形美。、社会体形美和艺术形象。

护士的外饰形象P90是指仪表所形成的形象,包括容貌与修饰、表情、着装等。

护士的基本姿态美P93主要是指站姿、坐姿和走姿。

⑴护士正确的站姿:挺胸、收腹、颈直、头正、收额、目视前方、肩自然打开下沉,手放身体两侧,或双手(右手放在左手上)相搭于下腹中,双腿并拢,两脚呈丁字步。

⑵护士的走姿:抬头挺胸,收腹提臀,自然摆臂,以大腿带动小腿,步履轻盈,抬足有力,柔步无声。

⑶护士的坐姿:臀部位于椅子的前1/2或1/3处,上身端正挺拔,两脚自然着地,并向自己的身体靠近,肩膀放松,双收自然交叉或相握于上腹处或大腿上。

主要人物*P102 王秀瑛2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聂毓禅 协和护校创办以来唯一一位中国人当校长 黎秀芳 “三级护理”、“三查七对”、转抄医嘱的“对抄勾对”沿用至今。

2011级护理涉外班

林菊英 32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礼仪P104 是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活动中,以尊重与友善为特定内容,从而体现出一整套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周礼》第一部礼仪专著 《仪礼》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礼记》集上古礼仪之大成,封建礼仪源泉。 合称三礼

TPO原则P115:t=time时间 p=place地点 o=occasion场合 T原则是指着装打扮要考虑时间变化、四季变化、一天个时间段变化;P原则是指打扮与场所、时间、地点、环境相适应,场合不同穿着有所变化不同;O原则是指着装打扮要考虑此行的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生活护理中的爱与美P128:对于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做到“六洁、五防、三无、一管理”,“六洁”-口腔、面部及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清洁;“五防”-防压疮、防体位性低血压、防泌尿系统感染、防呼吸系统感染、防交叉感染;“三无”-无压疮、无跌倒、无烫伤;“一管理”-膳食管理。

健康教育P133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以健康为中心,为改善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社会成员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中的美学具体体现在1.以促进健康、维护人体美为终极目标2.优先满足患者需要3.因人施教4.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5.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7.妥善安排宣教时间8.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9.保护患者身心健康

临终护理P134是针对那些在医学上已经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

2011级护理涉外班

开展的护理工作。

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审美活动P135-150⑴确立整体护理理念⑵进行细致的病情动态观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⑶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⑷做好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⑸培养急救护理能力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审美原则%活动 以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护理外科疾病;严格遵守外科无菌技术原则。(1)科病室与环境美⑵外科操作技术美⑶手术配合中的和谐美⑷培养良好的外科护士职业素养美

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审美活动⑴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⑵实施整体护理,做好心理护理⑶仔细观察病情⑷儿科护理审美环境建设⑸培养良好的儿科护士职业素养

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审美活动⑴尽力维护人体美⑵做好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⑶妇产科护理审美环境建设(4)培养高尚的妇产科护理道德情操

五官科护理工作的审美活动(1)掌握五官科疾病特定点,实施整体护理(2)体现五官科护理操作技术的美

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审美活动(1)严密观察病情(2)做好基础护理与症状护理(3)做好精神科患者用药及某些专科治疗手段的护理(4)做好康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5)培养良好的精神科护士职业素养

护士审美境界的类型P162(1)悦耳悦目的审美境界(2)悦心悦意的审美境界(3)悦神悦志的审美境界*(最高)

2011级护理涉外班

审美感兴过程(1)准备阶段(2)直观兴发阶段(3)延续阶段(4)回味反思阶段

护理审美教育的综合指标P170培养感兴能力、构成意识、想象能力、创造欲、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直观洞察力、对个性的尊重、认同意识、正确的职业情感、超越精神等方面

感觉P58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形式。

知觉是人的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感性形象的整体反映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与联想接近而又略高于联想

皮肤的基本结构P187: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表皮由内向外可分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真皮中的纤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皮肤的分类P190:中性 干性 油性 敏感性 问题性

皮肤护理P193:面部、手部、头发

美容指:中指、无名指

2011级护理涉外班

论述护士着装要求:P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