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加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加热器设计
系: 班级: 姓名 : 学号 :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一个换热器,将纯苯液体从
55℃加热到80℃。纯苯的
流量为1.4×104 kg/h。加热介质采用的是具有200 kPa的水蒸气。要求纯苯液体在换热器中的压降不大于30kPa,试设计或选择合适的管壳式换热器,完成该任务。
设计要求
(1)换热器工艺设计计算 (2)换热器工艺流程图 (3)换热器设备结构图 (4)设计说明
2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方案简介································································4
二、方案设计································································5
1、确定设计方案·····························································5
2、确定物性数据·····························································5
3、计算总传热系数···························································5
4、工艺结构尺寸·····························································6
5、换热器核算·······························································7
三、设计结果一览表··························································10
四、设计总结 ····························································12
五、参考文献································································13
附图··········································································
3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一、方案简介
1、概述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生产规模、物料的性质、传热的要求等各不相同,估换热器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按用途特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可分为三大类:混合式、蓄热式、间壁式。
间壁式换热器的特点是冷、热流体被固定壁面间隔开,不想混合,通过间壁进行热量的交换。此类换热器中,以列管式应用最广。本设计任务是利用饱和水蒸气给纯苯加热。利用热传递过程中对流传热原则,制成换热器,以供生产需要。
2、换热器类型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分三大类: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壳程检修和清洗困难,壳程必须是
清洁、不易产生垢层和腐蚀的介质。
(2) 浮头式换热器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消除了温差应力,是应用较多的一
种结构形式。
(3) U型管式换热器结构简单,适用于高温和高压场合,但管内清洗不易,制
造困难。
4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二、方案设计
某厂在生产过程中,需将纯苯液体从55℃冷却到80℃。纯苯的流量为1.4×104 kg/h。加热介质采用的三具有200 kPa的水蒸气,要求纯苯液体在换热器中的压降不大于30kPa。试设计或选择合适管壳式换热器。
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
冷流体进口温度55℃,出口温度80℃。
热流体为饱和水蒸气,温度恒为Ts,查表得,200kPa的饱和水蒸气的饱和温度为Ts=120.2℃
该换热器采用饱和水蒸气冷凝放热来加热冷流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流体压强不高,初步确定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考虑到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情况,因此,换热器应安装膨胀节,进行热补偿。
(2)管程安排
从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的选择标准来看,纯苯液体有毒,为减少向环境泄露的机会,苯宜走管程;水蒸气较洁净,不会污染壳程,所以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及时排除冷凝液。综上所述,纯苯液体走管程,饱和水蒸气走壳程。
2、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 管程纯苯的定性温度为:
T=55802=67.5℃
壳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Ts=120.2℃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1)纯苯在67.5℃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 ρi=830 kg/m3
定压比热容 cpi=1.86 kJ/(kg·℃) 热导率 λi=0.135 W/(m·℃) 粘度 μi=0.00037 Pa·s
(2)饱和水蒸气在120.2℃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 ρ0=1.127 kg/m3 比汽化热 r0=2.205×106 J/kg 热导率 λ0=0.686 W/(m·℃) 粘度 μ0=0.0000133 Pa·s
3.计算总传热系数
(1)热流量
QT=qm1cp1(t2-t1)=14000×1860×(80-55)/3600 =668500 kJ/h =1.808×105 W (2)冷却水用量 qm2= QT /r0=1.808×105×3600/(2.505×106)=259.880kg/h
(3)平均传热温差
5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t'mt1t2lnt1t2(120.280)(120.255)ln120.280120.25551.7℃
(4)初算传热面积
由水蒸气冷凝有机物,有机物黏度为0.00037 Pa·s,查表4-7得 K值大致范围为 500~1200(W/m2 . K)
假设K=600 W/m2 . K,则估算的传热面积为
S''估QTKtm1.80810560051.75.828m2
4、工艺结构尺寸 (1)管径和管内流速
选用ф19×2mm较高级冷拔传热管(碳钢),因流体黏度<1,最大流速为2,4 m/s ,所以取管内流速ui=0.5m/s。 (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Ns4qv2dou1400043.1436008300.01520.553根
按单管程计算,所需传热管长度为
L=S估/(3.14d0Ns)=5.828∕(3.14×0.019×53)=1.8 m 现取传热管长度L=2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NP=1(管程)
(3)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正三角形排列
取管心距Pt=1.25 d0 =1.25×19=23.75 mm ≈25mm
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Z=Pt÷2+6=19mm
(4)壳体内径
取b1.2d0,按三角形排列,nC1.1538.0088根
6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壳体内径为
DPt(nC1)2b25(81)21.219220.6mm
圆整可取D=273mm (5)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h=0.25×273=68.25mm,故可取h=70 mm。 取折流板间距B=0.5D
B=0.5×273=136.5mm,可取B为150 mm。 折流板数
NB=传热管长/折流板间距-1=2000/150-1=12.3,可取12块。 (6)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硝基苯流速为 u=1.5 m/s,则接管内径为
d14V4259.880(/36001.127)3.141.50.055m
u圆整后可取管内径为60mm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冷却水流速 u=2m/s,则接管内径为
d2414000(/3600830)3.1420.074m
圆整后可取管内径为80mm 5.换热器核算 (1)传热面积校核
①壳程传热膜系数
o0.725(rgn2/323det)1/4
QAtd0ltn
采用试差法估算o值:
a.假设o=10000 W/(m2·℃),
tQ1.8081050d0ln100003.140.0192532.86C
0tw=ts-△t=120.2-2.86=117.34℃
膜温t=(ts+tw)/2=(120.2+117.34)/2=118.8℃
水蒸气在118.8℃时,
密度 ρ=944.1 kg/m3
导热系数 λ0=0.686 W/(m·℃)
7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黏度 μ0=0.0002402 Pa·s
o0.725(2.2051082/36944.19.810.686623240.2100.0192.86)1/413468.2 W/(m2·℃)
估算值与计算值相差较大,需再次试差。 b.假设o=15000 W/(m2·℃),
tQ1.8081050d0ln150003.140.0192531.91C
0tw=ts-△t=120.2-1.91=118.3℃
膜温t=(ts+tw)/2=(120.2+118.3)/2=119.2℃
水蒸气在119.2℃时,
密度 ρ=943.7 kg/m3
导热系数 λ0=0.686 W/(m·℃) 黏度 μ0=0.0002391 Pa·s
o0.725(2.2051082/36943.79.810.686623239.1100.0191.91)1/414912 W/(m2·℃)
估算值与计算值相差在范围之内,符合要求。所以壳程传热膜系数为14912 W/(m2·℃)
②管程传热膜系数
i0.023idiRe0.8Pr0.4
管程流通截面积
Si0.7850.0152539.36103m2
管程流体流速
ui14000(/3600830)0.501m/s0.00936雷诺数Reiudi0.0150.5018300.00037
16858普朗特数
Prcpu1.86100.000370.1350.1350.02168580.835.10
5.100.4i0.023956W/(m℃)2③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查附录19得:
8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管外侧污垢热阻 R00.8598104m20C/W 管内侧污垢热阻 Ri1.7197104m20C/W 管壁厚度b=0.002 m
碳钢热导率为45 W/(m·℃)
K1dododibd1idi+Ri+odm+Rso+o10.0020.019450.0171149120.0199560.015+1.719710240.0190.015
++0.8598104+647.45W(/m℃)
④传热面积S
SQTKtm1.808105647.4551.75.401m2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S
Sdoln3.140.0192536.324m2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SS6.3245.4011.17
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 (2)换热器内流体的压力降
①管程流动阻力
ΔPi=(ΔP1+ΔP2)FtNsNp
Ns=1, Np=1, 管子为ф19×2mm,所以Ft=1.5
P1ilud22,P2u22
16824Reiudi0.0150.5018300.00037查表得无缝钢管绝对粗糙度0.1~0.2mm,取ξ为0.1mm ξ/d=0.1/19=0.0053
由Re与ξ/d查莫狄图得 λi=0.031 W/m·℃,
9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P10.031P2320.01528300.522428.83Pa8300.52311.25Pa
Pi(428.83311.25)1.5111110.12Pa<30kPa管程压降在允许范围之内。
②壳程压力降
Po(P1P2)FtNs''
Ns1,Ft1.0壳程流通截面积
SoB(D8d0)150(273819)1060.018m2
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uo259.880(/36001.127)3.559m/s0.0180.0153.5591.1270.00001334524
Reo普朗特数
P01.86100.0133100.686330.036
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
P1Ffonc(NB1)F0.5fo5.04524nc8P10.50.73378(121)'0.228'uo220.7337
1.1273.55922272.32Pa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
2BuoPNB(3.5) h0.15m,D0.273mD2'22S0h(Dncd0)150(273819)10260.01815m2u0qm/S0259.88/(1.1270.0183600)3.5592huo21501.1273.559PNB(3.5)12(3.5)D22732'22
205.66Pa总压力降Po(201.9205.66)1.01407.56 Pa 10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壳程压力降也比较适宜。
三、设计结果一览表
换热器形式:固定管板式 换热面积(m2):5.828 工艺参数 名称 管程 物料名称 纯苯 操作压力,Pa 未知 进(出)口温度,℃ 55/80 定性温度,℃ 67.5 流量,kg/h 14000 3流体密度,kg/m 830 汽化热kJ/ kg — 定压比热容,kJ/(kg·℃) 1.86 热导率,W/(m·℃) 0.135 黏度,Pa·s 3.7×10-4 流速,m/s 0.501 普朗特数 — 雷诺数 16824 传热量,kW 1808 传热温差,℃ 51.7 总传热系数,W/m2·K 647.45 裕度,% 1.17 传热系数,W/(m2·℃) 956 2 污垢系数,m·K/W 1.7197×10-4阻力降,Pa 1110.12 程数 1 推荐使用材料 碳钢 管子规格 Ф19×2mm 管数53 管间距,mm 25 排列方式 折流板型式 上下 间距,mm 150 壳体内径,mm 273 保温层厚度,mm 表格 1
壳程 饱和水蒸气 未知 120.2 120.2 259.880 1.127 2205 — 0.686 1.33×10-5 3.559 0.036 4524 14912 0.8598×10-4 407.56 1 碳钢 管长m:2 正三角形 切口高度25% 未知
11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总结
其实早在大二时,我就听说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那时的我看见学长学姐们厚厚的计算过程及复杂的设计图,心中充满了恐惧,总是在想这么难的课程设计可怎么做啊。而到现在,终于轮到我们来做课程设计时,我才发现只要知识学到手,加上耐心与恒心,虚心请教,没有什么事干不成的。
说起来很搞笑,一开始我们还以为两周的课程设计是要在实验室里度过,然后写实验报告,后来才知道原来课程设计是在老师下发任务后,根据自己计算的计算结果,设计换热器,再画出图来,做一份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在明白一切以后,我们火速赶到图书馆,把能借的资料都借回来了,设计终于开始了。
首先是数据计算,可以说这是课程设计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关键所在,只有计算好了,计算准确,才能继续以后的工作,否则一切都是白搭。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来完成这项工作。从拿到任务到最终计算完毕,花了我将近三天时间,这期间查资料,计算,咨询都是家常便饭,最头疼的就是我们的壳程传热系数需用试差法来计算,计算非常复杂,还需要不断尝试,而且好不容易算出来了,后面算出的裕度又超出范围,无奈,又要重新来过。如此反复,终于算成功了,才知道,细心与耐心真的太重要了。
其次是画图,真是看起来容易画起来难啊,好在以前学过工程制图,自己又有美术功底,在画图上倒是没花费多长时间,把它当成一种享受吧,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最后是完成设计说明书,打印电子档,天哪,这项工作还真不比计算容易,自己好歹也在办公室干了那么长时间了,觉得自己对电脑还是挺熟的了,可打说明书电子档才发现,事情真没那么简单,好多东西都没接触过,都是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做一份电子档就花了将近一天时间,不过电脑知识倒真学了不少。
为期两周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就要结束了,这段时间,我有过彷徨,有过无奈,有过灰心,有过喜悦,不过,我真的觉得课程设计教会了我们很多,通过对计算的完成,我知道了耐心与细心的重要性,知道了细心有时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通过画图,我感受到只要把任务当成一种享受,那任务就不会惹人反感了,反而会使人身心愉悦;通过做电子档,我真的学到了好多电脑知识,真是实践出真知啊。
总之,耐心+细心+恒心=成功,这就是我对此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感受,最后,感谢我们化工原理赵老师给我们不厌其烦的指导与教诲,让我们能顺利完成此次任务。
12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五、参考文献
《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魁 刘丽英 刘伟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化工设备设计》,申迎华 郝晓刚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化工物性算图手册》,刘光启等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化工工程制图》,魏崇光 郑晓梅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化工设备设计 》,潘国昌 郭庆丰 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典型化工设备-机械设计指导 》,茅晓东 李建伟 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工程制图 》,赵大兴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