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原课设-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仿真

通原课设-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仿真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课程设计 班 级: 电信09-1 姓 名: 马小龙 学 号: 1006110213 指导教师: 杨会玉 成 绩:

数字 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仿真

——PCM编、译码器原理仿真

摘要

简要介绍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处理步骤,即抽样、量化、编码,以及PCM编码的压缩和扩张的基本原理。用MATLAB工具软件对PCM编码进行进行软件仿真,并对仿真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PCM编、译码,MATLAB仿真

目录

1 PCM介绍及工作原理 ...................................................................................................................................... 1 1.1 抽样 ............................................................................................................................................................ 1 1.2 量化 ............................................................................................................................................................ 1 1.3 编码 ............................................................................................................................................................ 3 1.4 PCM原理框图 ........................................................................................................................................... 5 2 用simulink对PCM进行设计仿真 ................................................................................................................. 6 2.1 设计PCM编译码器系统结构由图3-1 ................................................................................................... 6 2.2 对其部分元件进行参数修改 .................................................................................................................... 7 2.3 输入模拟信号并进行仿真输出波形 ........................................................................................................ 9

2.3.1 原信号波形 ......................................................................................................................................... 9 2.3.2 编码后输出波形 ............................................................................................................................... 10 2.3.3 译码后输出波形 ............................................................................................................................... 10 2.3.4 各部分输出波形比较 ....................................................................................................................... 11 3 PCM编译码器的应用 .................................................................................................................................... 12 4 结束语 ............................................................................................................................................................. 12

1 PCM介绍及工作原理

PCM即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通信系统的信息源有两大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若输入的是模拟信号,则在数字通信系统的信源编码部分需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将模拟输入信号变为数字信号。PCM的实现包括三步:抽样,量化,编码。

1.1 抽样

抽样是按照等时间等间隔进行的,模拟信号被抽样后成为抽样信号,它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是其取值仍然是连续的,所以是离散模拟信号。

1.2 量化

量化的结果使抽样信号变成量化信号,其取值是离散的。故量化信号已经是数字信号了,他可以看成是多进制数字脉冲信号。

设模拟信号的抽样值为m(kT),其中T是抽样周期,k是整数。此抽样值仍是一个取值连续的变量,即他可以有无数个可能的连续取值。若我们仅用N个二进制数字码元来代

N表此抽样值的大小,则N个二进制码元只能代表M2个不同的抽样值。因此,必须将

抽样的范围划分成M个区间,每个区间用一个电平表示。这样,共有M个离散电平,称它们为量化电平。用这M个量化电平表示连续抽样值的方法成为量化。m(kT)表示模拟信号抽样值,

mq(kT)表示量化后的量化信号值,q1,q2,...,qi,...,q6是量化后信号的6

为量化区间端点。这样,我们可以写出一般公式:

(1-1)

个可能输出电平,

m1,m2,...mi,...m5mq(kT)qi,当mi-1m(kT)mi按照式2-1作变换,就把模拟抽样信号m(k T)变换成了量化后的离散抽样信号,即量化信号。

在原理上,量化过程可以认为是在一个量化器中完成的。量化器的输入信号为m(kT),输出信号为

mq(kT),,如图1-2所示。在实际中,量化过程常是和后续的编码过

程结合到一起完成的,不一定存在独立的量化器。

1

m(kT) m(kT) 量化器 q

图 1-2

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当M个抽样区间是等间隔划分的,称为均匀量化。也可以不均匀划分,称为非均匀量化。

非均匀量化时,量化间隔是随信号抽样值的不同而变化的,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传输的效率,常要将PCM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再在通信系统中传输。关于电话信号的压缩特性,ITU制定的两种建议,即A压缩律和μ压缩律,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13折线法和15折线法。北美、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采用μ压缩律及15折线法,我国大陆,欧洲各国以及国际互连时采用A压缩律,因此PCM也是采用A压缩律。

A压缩律是指符合下式的对数压缩规律:

y

Ax0xA1lnA

1lnAx1x11lnAA (1-3)

y

A律表示式是一条平滑曲线,用电子线路很难准确地实现。现在由于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这种特性很容易用数字电路来近似实现。13折线就是就是近似于A压缩律的特性。在图1-4中给出了这种特性曲线。

2

图 1-4

1.3 编码

量化后的信号,已经是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接下来就是将这个数字信号编码。对于电话信号编码,有自然二进制编码和折叠二进制码。13折叠法中采用的折叠码有8位。其中第一位c1表示量化值的极性正负。后面的7位为段落码和段内码两部分,用于表示量化值的绝对值。其中第2位至4位是段落码,共计三位,可以表示8种斜率的段落;其他四位为段内码,可以表示每一段内的16种量化电平。段内码的16个量化电平是均匀划分的。所以,这7位码总能表示2=128种量化值。在表1-5、1-6中给出了段落码和段内码的编码规则。

7 3

表1-5段落码

表 1-6 段内码

在上述编码方法中,虽然段内码是按量化间隔均匀编码的,但是因为各个段落的斜率不等,长度不等,故不同段落的量化间隔是不同的。其中第1段和2段最短,斜率最大,

1其横坐标x的归一化动态范围只有128。再将其等分为16小段后,每一段的动态范围只1(1)(1112816)2048有.这就是最小的量化间隔,后面将此最小量化间隔2048称为112个量化单位。第八段最长,其横坐标x的动态范围为。将其16等分后,每段长度为32。

1 4

假若采用均匀量化而仍希望对于小电压保持有同样的动态范围2048,则需要用11位的码组才行。现在采用非均匀量化,只需7位就够了。由于目前在电话网中采用这类非均匀量化的PCM体制,故这类PCM电路已经作成了单片IC,并得到广泛使用。

典型电话信号的抽样频率是8000Hz,故在采用这类非均匀量化器编码时,典型的数1字电话传输比特率为64kbs。这个速率被ITU制定的建议所采用。

1.4 PCM原理框图

模拟信号 输出 输入

抽样保持 低通滤波 量化器 编码器 冲激脉冲 干扰 信道 模拟信号输出 低通滤波 译码器 PCM信号输入

图1-7

5

2 用simulink对PCM进行设计仿真

2.1 设计PCM编译码器系统结构由图3-1

图2-1

6

对其部分元件进行参数修改

图2-2 7

2.2

图 2-3 8

2.3 输入模拟信号并进行仿真输出波形

2.3.1 原信号波形

图2-4

9

2.3.2 编码后输出波形

图2-5

2.3.3 译码后输出波形

图2-6

10

2.3.4 各部分输出波形比较

图2-7

11

3 PCM编译码器的应用

日前,PCM编译码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应用在通信领域,还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遥控遥测,数字仪表,广播电视等许多领域。

4 结束语

此次课程设计是我第一次独立去设计专业课程中的题目,也是首次使用matlab仿真软件,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与网络查询次了解了软件的一些基本使用。仿真电路设计是来自于教材中的第九章,在首次连接电路时我将量化器与编码器位置摆放错误,但是通过调整后示波器输出的波形确是相同的,在网络上搜索了很长一段时后也没有找到原因。在第一次仿真时由于没有修改元件的参数,导致出波形后波形失真,译码后,不能很好的恢复原信号。通过多次改变元件参数得到相应的变化波形。

通过这次设计,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并且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同时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遗憾的是通过几天的尝试我也没有利用MATLAB软件完成PCM编码仿真的编程(m文件)。

12

参考文献

【1】通信原理.樊昌信.曹丽娜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