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美国与欧洲城市景观文化取向比较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美国与欧洲城市景观文化取向比较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lI 黼曼 【文章编号】1006—3862(2011)03—0032—05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 ——美国与欧洲城市景观文化取向比较 徐和平 (贵州财经学院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筑衰败在所难免,衰败使中心区古老的建筑群逐渐沦为贫民窟,对城市文化及经济发展产生 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城市中心年代久远的建筑群的衰败,美国与欧洲采取了不同的,同时也表现出城市景观文化的取 向。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国与欧洲城市老城区景观发展、城市文化模式及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希望为今日我国快速城 市化中城市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及创新提供重要的经验。 【关键词】城市;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2,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二战后随着制造业外迁,城市经济空洞化,美 经济空洞化使城市税基大幅萎缩。制造业及 国与欧洲城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衰退与衰败,城市 传统服务业的大规模外迁,使厂商的营业税收大量 发展蒙上了巨大的阴影,欧美城市采取了不同的应 流失,从而侵蚀了不动产税的基础。房地产等不动 对,对城市再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产税是欧美城市极其重要的收入,约占城市整个税 1 城市衰败及对城市传统景观的侵蚀 收的2/3。富裕人口及产业的外迁,城市不动产大 幅度贬值,城市税基也大幅度萎缩。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衰败不可避免,对城市形 与此同时,开支却大幅度增加,从而增加 象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早在工业化时期,农村人 了城市负担。大量贫穷人口涌人城市中心,使城市 口大量涌入城市年代久远的旧房里,使贫民窟呈蔓 失业救济、养老金等费用大幅度增加,使成为 延之势。工业时期,英国工业城市利物浦、曼 开支最高的地区。1980年,美国的纽约市人均 彻斯特等出现了不少拥挤的贫民窟,有碍城市形 开支高出郊区70%,而费城人均城市开支则是 象。在19世纪晚期,大量的移民挤进了美国城市破 其郊区的两倍。城市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迫使当 烂的公寓及旅馆,致使贫民窟蔓延,环境恶化,损害 局广开税源平衡财政收支。 到1975年,纽约市征 了城市景观,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收税收多达22种。名目繁多的税收给城市纳税人 二战后,欧美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的扩散时 带来了沉重的负担,80年代初,美国城市居民人均 期,导致城市经济空洞化。随着高速公路网修建, 税收高于郊区40%。 城市外围地区通达性提高,制造业持续向土地租金 重税加速了旧城区的衰败。重税加 低的外围分散。在美国的芝加哥,1947年到1982 速了城市住宅的向下淘汰与衰败的过程,同时,城 年期间,制造业岗位减少了三分之二。 富裕人口、 零售、办公服务业等也纷纷向外围地区迁移。仅在 市繁重的不动产税及衰败导致不少富人的放弃城 1963年到1972年,美国的纽瓦克和克利夫兰等城 区旧住宅。70年代初,美国圣路易斯就有一万人放 市的零售业就减少了30%。 类似的分散也发生欧 弃了城市住宅,致使一些街区80%的大楼无人居 洲国家,分散直接导致城市中心经济的空洞化,对 住。 城市街区的外在化影响突出,一旦街区某处 城市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房屋衰败,就会引发邻近房地产贬值,整个街区甚 至社区衰退就难以遏止,城市衰败地区也不断蔓 基金项目:2008教育部社科规划(批号:08JA790031);2008贵 延。二战后,美国城市衰败是触目惊心。60年代调 州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批号:08ZD003)。 查,哈莱姆住宅中11%的失修倒坍,33%的破烂 32 城市发展研究18卷2011年3期Urban Studies Vo1.18 No.3 2011 徐和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美国与欧洲城市景观文化取向比较 蔓 不堪。 2O世纪初,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的摩天大厦大 战后欧洲城市存在一定程度的衰败,但没有美 楼林立,展现了新型的城市风光。这种新型的城市 国那样严重。欧洲城市的衰败主要是经历战争的 风光以新的城市文化成为时尚,风靡世界。 破坏所造成的,随着制造业向外围及其它国家的转 20世纪60年代,经济空洞化使城市衰败地区 移,欧洲城市经济空洞化也引起了部分城市的衰 蔓延,美国人实施了规模巨大的城市更新运动。美 败。英国的西北地区及德国鲁尔地区的工业城市 国人投人数以千亿美元用于衰败地区的重建, 在制造业萎缩之后的衰败都十分明显。 推出2000个计划,撤除6O万单元的旧住宅,在原地 战后,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分散出去之后,欧美 修建了25万单元的住宅;建造1.2亿平方英尺的公 城市将知识经济作为其替代的经济,其中旅游及相 共建筑、2.3亿平方英尺的住宅。 更新后的城市面 关产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战后城市旅游业的 貌焕然一新,新建的建筑群更突出了摩天大楼为主 知识含量增加,延伸到会展经济,并带动餐饮、旅 体的城市风光。 馆、零售等服务业。但是,随着衰败地区的蔓延,城 第二,城市美化运动与新的城市景观建设。城 市中心古老的建筑群日趋破败,城市特色及文化资 市美化与城市更新有着密切的联系,着眼于城市景 源遭到侵蚀,破坏了城市形象,妨碍了城市产业的 观建设。城市美化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影响到 重组。 20世纪的景观建设。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天 面对城市衰败的蔓延,各国城市当局、市民、理 的公园城市》一书,提出建立公园城市、花园城市的 论界对城市传统建筑的去留及城市景观进行了长 观点,反映了早期城市美化运动的宗旨。19世纪晚 期争论,对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 期起,美国城市陆续建立了发达的公园系统,城市 美化、城市更新、城市历史中心保护等成了欧美城 通过公园而保护城市生态景观。 西雅图模式是这 市发展的焦点,对城市旅游业及经济发展产生深远 一时代城市美化的典型。经过多年园林景观建设, 的影响。由于城市传统的差异,欧美城市也具 到1916年,西雅图建成遍布公园和林萌大道的美丽 有很大的不同。 城市,堪称公园城市、花园城市的楷模。 2 欧美城市景观文化取向比较 二战后,城市经济逐渐由生产型转向服务型, 城市发展依赖于城市使用者提供经济支撑。英国 欧美民族价值及市场经济取向具有一定的差 学者马提洛蒂(Martinotii)认为,城市使用者并非本 异,影响到对城市景观的文化取向。美国是一个移 城居民,而是城市旅游者及生意人,他们的活动为 民的国家,传统文化沉淀不深,但美利坚民族却是 城市带来滚滚的财源。 通过城市美化吸引城市使 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民族。早期边疆拓殖过程中, 用者作用巨大,十分重视城市美化的另一种形 孕育出民族重要的价值“个人主义”,进人工业社会 式——标志性建筑建设。早在1893年,芝加哥博览 后,美国成了自由市场经济国家,长期甘当“守 会展中心“白城”吸引了大量游客,作为这一时代成 夜人”的角色。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更为注重传 功的标志性建筑被普遍效仿。 1 二战后,美国城市 统文化的价值,欧洲国家大多采取社会市场经济或 景观建设发扬光大,值得一提的巴尔的摩模式。 福利市场经济模式,更多地承担起指导城市发 巴尔的摩原是著名钢铁城市,对衰退的城 展的责任。民族价值及市场模式影响到欧美城市 区进行了重建与美化。60年代起,该市拆除了衰败 景观文化创新与传统建筑的保护上,主要有以下 地区,聘请罗思等企业家进行产业再发展。企业家 方面: 将重点放在旅游与休闲产业上,并将私人资本置于 第一,城市更新运动与城市风光。在历史的长 公共控制下。1976年起,陆续落成了马里兰科 河中,城市新建筑对衰败的建筑的更新是一个延续 学中心、世贸中心、会展中心、海港假日市场、音乐 过程,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则是进入20世纪后 厅、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以新的“旗舰文化”形式 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国率先进行的。面对贫民窟蔓 形成时代特色,带动了休闲、旅游等服务业的 延,工业化后期美国人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城市更 发展。 新。城市当局着手消除贫民窟,兴建高层建筑群。 第三,城市传统建筑群的保护。城市更新、城 城市发展研究18卷2011年3期Urban Studies Vo1.18 No.3 2011 33 _ 璐喃薯-【 徐和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美国与欧’洲城市景观文化取向比较 20世纪后期的巴尔的摩模式在景观建设上注 市美化运动在欧洲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流,欧 洲城市文化导向与美国迥然不同。20世纪初,在修 建铁路车站、电车轨道等过程中,欧洲一些城市拆 除了城墙及古建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城市 结构。 面对二战造成的破坏,欧洲城市曾尝试拆 除衰败地区和建立现代建筑。对城市历史中心的 破坏,引起了普遍的敌意。¨ 战后欧洲选择了与美 国不同的景观文化。 人了时代的特色。随着经济日益空洞化,城市着手 再造新的经济功能。城市新建系列性标志性建筑, 形成城市新的“天际线”,以全新“旗舰文化”形式出 现,吸引大量的游客观光、旅游,也带来一系列的商 业活动。巴尔的摩产业管理费用获得举世瞩目的 成功,1983年,来自世界87个城市的4000名代表 来巴尔的摩取经。 巴尔的摩模式为美国的波士 欧洲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中心密布着古老建 顿、西班牙的巴塞罗、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等仿效, 筑群,各国制订了严格法律进行精心地保护,城市 并获得相当的成功。 更新罕见。城市历史中心建筑拆迁几乎是是禁止 但是城市更新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在更新 的,还严格现代建筑布局在历史中心而破 过程中,美国城市街区大量夷为平地,传统的、古老 坏城市景观的协调性。这些法规强有力地保护了 的建筑大量消失。这些古老的建筑代表各城市的 城市古建筑群的原貌,古色古香历史中心则保持画 过去文明,有的可上溯到殖民地时代,体现了城市 景般古城风貌。 的特色。更新后,代之以毫无地方特色的高层建筑 城市建筑的衰败是必然的,欧洲国家对城市中 及千篇一律的网格结构,城市历史中心遭到巨大破 心的古老的建筑维修也做出严格规定,避免改变原 坏,城市肌理割裂。现代化高层建筑随处可见,缺 有的城市风貌。维修原则是修旧如旧,这一原则使 乏美学价值与文化特色。 城市历史中心数百年前的街道保存完好如初。尽 西雅图及巴尔的摩模式都是当代人造文化模 管维修费用巨大,但与市民则认为是其义不容 式,容易仿效,影响很难具有持续性。西雅图遍布 辞职责。尽管历经2O世纪巨大的变迁,欧洲历史中 公园与林荫大道,但缺乏文化底蕴,公园城市出现 心古老的街道得以完好保存下来。 在世界各地。当巴尔的摩模式走向世界之时,巴尔 3 欧美城市景观文化影响比较 的摩本身特色却黯然逝去,进入21世纪后,巴尔的 摩风光不在。巴尔的摩在蒙受制造业外迁损失之 长期发展历程中,欧美城市景观的取向对城市 后,旅游、休闲服务业也受到外部挤压,城市经济不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后,欧美城市经济空 振,失业人口比重大,2000年,生活在贫困下的人口 洞化,城市旅游及相关服务业作为重要替代产业带 约占整个人口的1/3。¨ 来滚滚的财富,推动城市继续发展。基于这一原 欧洲城市将古老的历史中心作为重要的文化 则,对欧美城市建筑文化导向的影响进行分析。 资源推动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获得了更大成功。尽 城市更新运动影响是复杂的。美国大规模城 管城市更新及美化的成就大为逊色,但今日欧洲城 市更新获得了一定成功,给城市带来一线生机。城 市古老文化却具有不可复制性。欧洲对城市历史 市中心成片成片的衰败区被夷为平地,代之林立高 中心古典建筑群的保护,保护了城市特色”。历史 层建筑,宽阔的林荫大道,绚丽多彩的城市花园。 中心的古建筑群记录了城市悠久的历史、重大事 城市吸引力渐渐增加,重建后的街区房地产略有升 件、民族的辉煌,构成了城市文明的“根”,代表着城 值,城市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部分人口与资 市传统文化的沉淀及特色,是一部古老而厚重的历 源重新流入城市,被学者称为“再城市化”。 史文化,既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也是十分重要 城市美化对城市文化重塑的影响更为广泛。2O 的经济遗产。 世纪初,西雅图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花园城市、公 欧洲闹市区依然完整保留着数百年前的画景 园城市的理理念成为时尚。西雅图模式注入新的 似的古城风貌,古色古香。城市建筑遗址有的可上 文化内容,规划者更多地考虑绿色空间,画景城市 溯到古罗马、古希腊时代。在城市中心附近,中世 的理念影响深远,被普遍依效,一些平还引入了主 纪的罗马式圆顶教堂或哥特式尖顶教堂作为城市 题公园,使城市美化发扬光大。 的天际线,象征着古老的庄严。城市文艺复兴时的 34 城市发展研究l8卷2011年3期Urban Studies Vo1.18 No.3 2011 徐和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美国与欧洲城市景观文化取向比较 期鼢 巴洛克建筑大量保存下来,建筑内部以雕刻、绘画 的一个典范。 装饰得富丽堂皇,建筑四周则是华丽的喷泉及古老 的雕塑等。通往商业中心狭长的步行街道上保持 着中古时期曲线美,路面的石块经历数百年沧桑; 街道两旁则是古老建筑物的长廊,与周边地区的古 建筑一起形成闹市区的古建筑群。在这里,古老的 综上所述,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制造业外迁 导致城市经济空洞化,城市出现衰败趋势,欧美各 国进行了城市产业重组,将城市旅游业作为重要的 产业。美国城市更新及摩天大楼为主体的城市风 光风靡全球;城市美化及公园城市理念成为今13世 商店、酒吧、旅馆、餐馆、戏院、影剧院等鳞次栉比, 窗明几净。 界的时尚;以标志性建筑主题的巴尔的摩模式更是 将人造景观文化发展到极致。然而城市更新与美 古老的闹市区传统的功能世代相传,今天仍保 持完整。白天闹市区成了购物和消遣的场所,城市 化清除了城市“根”,其人造的作品可以复制,缺乏 文化特色,影响难以长久。欧洲对城市历史中心的 古老建筑群进行严格保护,使之成为极其重要的文 化及经济遗产,其鲜明的文化特色难以复制,有力 地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 及周边家庭主妇来此购物与交流,退休的老年人则 聚集在咖啡馆消磨一天时光。夜晚,上班族则去酒 吧、戏院及电影院驱除一整天的疲劳。周末和节假 日,闹市区更是热闹非凡。大量上班族进入商场购 物,有的进入酒吧、咖啡馆与朋友交流。这时民间 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Salins,New York Unbound(Manhattan,1980),P.204. [2]Robem A.Beauregard,Atop the Urban Hierachy(New Jersey, 1989),P.132. 艺人及马戏团也会来献艺。古老的闹市区富有生 气,生意兴隆。 历史中心的古建筑群在城市旅游中扮演主角。 在旅游旺季,来自世界的游客涌入城市古老的闹市 区。他们到城市历史中心参观,出席会议,光顾博 [3]Jon C.Teaford,The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City(Baitimore &London,1986),P.142. 览会,参加训练项目等。一些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 城市,更是游人如织,大量的人口受雇于旅游及相 关产业,城市从中获得大量收入,旅游收入成为重 要的收入。 瑞士是城市古建筑群保护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闹市区建筑历史悠久,展示出厚重的文化沉淀,告 [4]Ray Ginger,Modern American Cities(Chicago,1969),P.211. [5]Jon C.Teaford,The Twenty Century America City(Baltimore and London,1993),P.115. [6]Rudie W.Tretten,City in Crisis(California,1970),P.32. [7]Javier Monclus,Culture,Urban,and Planning(MPG Book Ltd. Bodmin,Cornwall,2006),P.115. [8]John M.Levy,Urbanization of Rural America(New Jersey, 2000),P188. 诉城市过去的历史,使人浮想联翩。素有中世纪城 [9]Zane L Miller&Patroia,The Urbanization of Moden America(San Diego,1987),P.136. 市之称的伯尔尼,可视作欧洲城市古典建筑群的一 个缩影。伯尔尼老城区保存了大量的中古世纪建 [1O]Daniel Sehaffer,Two Centuries of American Planning(Hopsking University,1988),P.130. 筑,这些建筑向东边延伸,狭长街道两旁长长的商 店走廊依然保留中古时期的原貌,构成城市主要商 业区。闹市区外围则是古色古香的私人住宅群。 在伯尔尼街道上漫步,仿佛进入中世纪城市中,感 受到古老的城市文明。即使在大学参观,年代久远 的建筑也在告诉你,你在参观一个古老的艺术馆。 瑞士拥有美丽的湖光山色,但其最吸引人的、 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则是城市历史中心的古建筑群。 瑞士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 列世界的前列。银行业、钟表业和旅游业是瑞士经 [1 1]Yuri Kazepov,Cities of Europe(Blackwell Publishing,2004), PP.96—100. [1 2]Leonard I.Ruchelman,Cities in the Third Wave(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IBe,2006),P7. [13]Javier Monclus,PP.273—276. [14]Javier Monclus,P.112. [15]Javier Monclus,P.117. [16]Javier Monclus,P.274. [17]Javier Monclus,P.270. 作者简介:徐和平(1956一),男,江西景德镇人,四川大学世 界经济博士,贵州财经学院教授,贵州高校人文社 科基地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硕士 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发达国家城市经济与 35 济的三大经济支柱。进入21世纪后,瑞士旅游收入 超过银行业、钟表业,成为瑞士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瑞士城市传统文化旅游业是欧洲城市旅游业发展 城市发展研究18卷2011年3期Urban Studies Vo1.18 No.3 2011 甍 | 徐和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美国与欧洲城市景观文化取向比较 网全文收录。 城市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社科项 目各两项,文章多次被发展研究中心信息 收稿日期:2010—11—11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XU Heping 【Abstract】In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urban dilapidation is ineluctable.Dilapidation can make conglomerations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urban centers gradually become slums,which creates huge negative influence to the urban culture and economy.Facing the dilapidation of old buildings in urban centers,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have adopted different policies,which performs the view of their urban building culture.By analyzing building development policies of old urban areas and urban cultural mode and the influence in urban econ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in this paper,we hope to provide important experience and precept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urban traditional cuhure in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today. 【Keywords】Cities;Protection of Culture;Cultural Innovation (上接第31页) Studies on the Reform of Real Estate Tax in the View of Housing Security SONG Xianglai 【Abstract】The reform of real estate tax was related to many aspects such as allocation of fiscal income and expenditure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tax burden on individuals,and robustness of real estate market.The reform would become institution restri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ousing security.This paper introduced foreign experiences of real estate taxation policies supporting housing security system.The public economics theor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real estate tax o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different affordable housing.Then the target model of real estate tax reform and design of fundamental taxation was addressed. 【Keywords】Housing Security;Real Estate Tax;Affordable Housing;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36 城市发展研究l8卷2011年3期Urban Studies Vo1.18 No.3 2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