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童话故事”习作指导案例
“编童话故事”习作指导案例
山东乳山市黄山路学校(2645200)
辛梅艳
教学目标
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故事。
1.讲故事
同学们,你们在课外一定读了许多童话故事吧。那么谁愿意说说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2.讨论研究童话的特点
同学们读过这么多童话,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些童话故事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1)学生分组讨论。
(2)交流过程中,要明确三个特点:
①童话故事都不是真人真事,都是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创作出来的。(说明:虽然这些故事都是想象的,不是真的,但它与现实生活都有一定的联系,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合情合理的,有现实可能性的,绝不是胡编乱造的。)
(板书:想象创作)
②童话中涉及到的主人公都不是真人,而是些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生:喜欢。
师:在我们的大阅读活动中,你们一定读了许多童话故事吧?
生:是的。
师:那么谁愿意说说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生:读过《三只小猪》,《三只公牛和狮子》,《狮子和狐狸》……
二、讨论童话的特点
!!!!!!!!!!!!!!!!!!!!!!!!!!!!!!!!!!!!!!!!!
(4)给优胜者发“最佳导游”奖章。
【设计意图:习作的评议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评选最佳导游”这样一个活动,给每一位同学提供了交流平台。在评议的过程中既重视学生习作中的独特体验,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提供展台,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绘声绘色的介绍中,老师又知道了许多美丽而有趣的地方,最后让我们给自己的文章取一个题目,再配上美丽的图,把它贴在教室里的“展示园”中,让更多的同学来享受这份属于我们的劳动成果吧!
【设计意图: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但是学生的学习不会随着课堂的结束而结束。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不仅起到了交流、取长补短的作用,也许他还会成为一个“小作家”的起点呢。】
1.开放与整合
作文教学过程不能就作文而作文,作文教学应是一个整合的开放过程。本次教学设计充分注重了这一点,首先设计者开放了写作的空间,课前让学生收集图片,拍照片,课后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展示平台,把生活与作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次,设计者还把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学生的生活以及课堂角色的体验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整合。
2.基础与发展
“不仅关注学生的作文,而且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本设计最大的成功之处。发展之一:把提高写作能力与训练思维相结合,“如何写”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教师把这个重点问题的处理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选择,而教师只做引导和总结。发展之二:把口语训练与书面表达相结合,在本次习作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次互动的口语训练机会,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展之三:把展示与欣赏结合在一起。学生是习作的主体,习作是学生劳动的成果。在评比“最佳导游”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是写作者而且是欣赏者,多元评价不仅充分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机会,让学生体验了写作的快乐,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总评】
习作的指导过程应是教师、学生和生活的对话,作文要融入学生的生活,要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本设计的特点有以下两点:
23
小学教学参考
语文20089
教学设计
物、植物或者是一些想象中的人物,但是它们在作者笔下都把它们想象成人了,也就是把它们都人格化了。
(板书:主人公人格化)
③故事都有意义,让人读了之后,都会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板书:讲明道理)
小结:看来,想象是人们超越时间、空间和生活常理的限制而产生的种种的奇思妙想,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会让小猫、小狗说话,让花草树木言语、会行动,让所有的事物会哭会笑,让它们像人一样有语言、有行动、有思想、有感情,创造出大人、孩子都喜闻乐见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让人们去阅读、去欣赏,启迪人们的心智,明白生活的事理。
3.激发创作兴趣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当一次小作家,让自己的智慧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去自由自在地翱翔,去寻找那神奇的故事,创造一个美丽的童话呢?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小动物,你们看他们都是谁?在你的印象中,他们都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三、学生想象创作,编故事
1.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指名读作文提示。同学们,看了这些提示,你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对作文要求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1)任意选择其中比较集中的小动物。(2)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除了黑板上的要求,有没有哪位同学还能送给大家一点写作文时必须注意的小提示呢?(题目、书写、分段……)
2.下面就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你想选择哪些小动物来写,它们之间会发生了什么事?读了这个故事你要使人们明白什么道理呢?
3.激趣:
看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并不难,只要你展开丰富的合理的想象就一定会创作出一个美丽的童话。同学们早已等不及了,都跃跃欲试了,那你们就根据提示自由地去想象,大胆去创作吧!
四、汇报创作
1.学生讲述故事,指名学生读自己的童话故事。2.学生评议:你认为这位同学编的故事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缺点?(学生点评不够充分,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如:语言优美,故事情节完整,能将说明的道理点出来……)
注:没有编完的同学也可以先找几个好的读一读,
小学教学参考
语文20089
24
其余的同学可以为他补充。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编了很多好听、有趣的故事,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写完的同学请利用课后时间完成。
板书设计:
编童话
1.想象创作2.主人公人格化
3.说明道理
小兔
小马
小熊
小狗
狐狸
教学评析与反思
讲课之后,由全体语文教师对这一节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主要情况归纳如下:
一、优点
1.引导学生对童话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总结出童话有三个特点,使学生明确了童话编写的要点,这对于后面指导学生编写童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引导学生说一说“除了大屏幕上的提示,还有没有小提示要告诉其他同学呢”?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在写作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的写作要求,做到了基本要求扎实有效。
二、缺点
1.课堂一开始,教师用讲童话的形式导入新课,这篇童话的作用不明显,使人不明白这篇童话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2.将小动物贴到黑板上之后,马上让学生站起来说说想学哪些小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想让人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问题操作得有点急,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还根本反应不过来。
听了各位老师的评析之后,我的收获很大,特别是教师评完之后,我又和他们进一步地交换意见,探讨了习作课的上课模式。其实老师们给我提出的意见也正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感到困惑的地方,比如课堂一开始,到底用不用讲一个童话将学生引进童话的世界?通过评析,我认识到这样的导入并不好,但究竟如何改,我仍然十分困惑,后来于主任的一番点拨使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课堂的导入可以结合我校的“大阅读课题”,既结合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内容,又能使课堂显得紧凑。
尽管我参加的只是一次很普通的讲课活动,但学校采用的这种“讲———评———议———思”的活动模式,使我在活动中正确地认识自我,并能够学到平时用其他形式学习而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