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1-3章简答
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护理学的变化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 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2.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2.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二.护理学的目标和任务
1978年WHO指出“护士作为护理的专业工作者,其唯一的任务就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帮助健康的人促进健康”,并提出健康-疾病五个阶段中应该提供的护理服务: 1.健康维持阶段 帮助个体尽可能达到并维持最佳健康状况。 2.疾病易感阶段 保护个体 ,预防疾病的发生。
3.早期检查阶段 尽早识别处于疾病早期的个体,尽快诊断和治疗,避免和减轻痛苦。 4.临床疾病阶段 帮助处于疾病中的个体解除痛苦和战胜疾病。对于濒死者则给予必要安慰和支持。
5.疾病恢复阶段 帮助个体从疾病中康复,减少残疾的发生,或帮助残疾者使其部分器官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把残疾损害降到最低限度,达到应有的健康水平。
护理的目标是在尊重、满足人的需要基础上,维护和促进个人高水平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同时还要面向家庭、社区,达到最终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水平。 三.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掌握《基础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运用于护理实践,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维持健康和促进健康,满足他们的生理、心里和社会需要。 四、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范畴
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章 环境
一.湿度对病人的影响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蒸发作用减弱,抑制出汗,感觉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同时湿度过高也是细菌繁殖增加,导致医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病人尤为不利。 二、通风的目的
1.可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刺激皮肤血液循环,促进汗液的蒸发和热的散失,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2.通风能在短时间内置换室内空气,从而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因此通风也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三、噪音对病人有什么影响?
噪音使人不愉快,且对健康有影响。噪音的危害程度与音量的大小、频率的高低、持续暴露时间和个人的耐受有关。一般噪音强度在50~60dB时,即产生相当的干扰,病人感觉疲倦不安,休息和睡眠受到影响。当噪音高达120dB以上时,即可造成高频率的听力丧失,甚至永久性失聪。长时间处于90dB以上环境中,能导致耳鸣压升高、肌肉紧张,以及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
四、医院规则
健全的医院规则既可以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又可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达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目的。 1.耐心解释,取得理解 2.允许病人对周围环境有部分的自主权 3.满足病人需求,尊重探视人员 4.提供有关信息 5.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6.鼓励病人自我照顾。 五.备用床的目的
保持病室整洁、美观,准备接受新病人 六.铺床的注意事项?
1.病室内有病人进餐或治疗时应暂停铺床。
2.用物准备要齐全,并按使用顺序放置,减少走动次数。 3.操作中动作要轻稳,避免尘埃飞扬。
4.操作中正确应用节力原则:能升降的床,应将床升至方便铺床的高度,避免腰部过度弯曲或伸展;铺床时身体尽量靠近床边,上身保持直立,两腿间距离与肩同宽,两膝稍弯曲,两脚根据活动情况前后或左右分开,以扩大支撑面,降低重心,增加身体的稳定性;操作时使用肘部力量,动作平稳有节律,连续进行;避免无效动作的出现。 七暂空床的目的
保持病室整洁;供新入院病人或暂时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 八、麻醉床的目的?
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病人
2、保持床上用物不被血液或呕吐物污染。 3、是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第三章 入院与出院病人的护理
一.入院病人护理的目的
1.协助病人了解和熟悉环境,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2.满足病人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调动病人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 3.做好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对疾病知识的需求。 二、入院的程序
1.办理入院手续 2.实施卫生处置 3.护送病人入病区 三、一般病人入病区后的护理 1.准备床单位。 2.迎接新病人
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需要时测量身高并记录。 4.通知医生诊视病人,必要时协助体检和治疗。 5.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
6.做好介绍与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室环境、有关规章制度、床单位及其设备的使用方法,知道常规标本(如大便、小便、痰液)的留取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 7.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通知营养室准备膳食。
8.入院护理评估 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健康问题以及身心需要,拟定初步的护理计划。 四、急诊病人入病区后的护理
1.准备床单位 2.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 3.配合抢救 4.暂留配送人员
五、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人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护理级别分为四级,即:特别护理、一、二、三级护理。 六、出院护理目的
1.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其重返社会,并能遵守医嘱按时接受治疗或定期复诊。 2.指导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3.清洁、消毒、整理床单位,准备迎接新病人。 七、出院前病人护理
1.通知病人与家属 2.评估病人身心需要 3.征求意见 八、出院当日病人的护理
1.执行出院医嘱 2. 协助病人整理用物 3.出院后处理
(1)床单位的处理 (2)出院病历的整理 按有关要求整理病历,交病案室保存。 (3)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九、人体力学在护理操作中应用的目的
护士在工作中,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协助病人采取正确的姿势和体位,可避免肌肉过度紧张,增进病人的舒适感,促进康复。同时,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中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维持良好的姿势,可减轻自身肌肉紧张及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十、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
1.利用杠杆作用 2.扩大支撑面 3.降低重心 4.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5.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6.用最小量的肌力做功 十、轮椅运送法的目的?
1.护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病人入院、出院、检查、治疗以及室外活动。 2.帮助病人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体力恢复。 十一、轮椅运送法的注意事项?
1.经常检查轮椅性能,保持完好备用。 2.寒冷季节注意病人保暖。
3.推轮椅时速度要慢,并随时观察病情,以免病人感觉不适和发生意外,确保病人安全。 十二、平车运送法目的?
运送病情重的卧床病人的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 十三、平车运送法的注意事项?
1.搬运时动作要轻稳,协调一致,确保病人安全、舒适。 2.操作中遵循节力的原则。 3.推车途中要注意:
(1)病人的头部应卧于平车的大轮端 (2)车速适宜。
(3)护士站在病人的头侧,便于观察病情疾病人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 (4)平车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应位于高处,以免引起不适。 (5)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6)有输液和引流管时注意固定妥当并保持通畅。
(7)进出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避免病人不是或损坏建筑物。 十四、担架运送法的目的?
运送不能起床的病人入院、检查、治疗或转运病人等。特别是在急救过程中,担架是运送病人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其特点是运送病人舒适平稳,对体位影响较小。乘各种交通工具时上下方便,且不受地形、道路等条件限制。 十五、担架运送法注意事项?
1.搬运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病人安全、舒适。 2.胸、腰椎损伤病人使用硬板担架。
3.上下交通工具或上下楼时, 病人的头部始终处于高位。 4.运送时,病人的头在后,便于观察病情。 十六挪动法适用于病情允许,且能配合者 一人搬运法适用于病情允许,体重较轻者
二人搬运法适用于病情较轻,但自己不能活动者
三人搬运法适用于病情较轻但自己不能活动而体重又较重者 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骨折病人或病情较重的病人
十七对颈椎损伤或怀疑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要保持头部处于中立位,并沿身体纵轴想上略加牵引颈部或由病人自己用双手托起头部,缓慢移至平车中央。病人取仰卧位,并在颈下垫小枕或衣物,头颈两侧用衣物或沙袋加以固定。如果搬运不当会引起高位脊髓损伤,病人则立即发生高位截瘫,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