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身体素质调研报告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第二部分 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宅在寝室而不是外出锻炼,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体素质也备受关注。因此以大学生身体素质为调查内容,以问卷调查为调查手段,着重了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以及探讨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成为了焦点。对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调查,了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为以后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 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概况:

《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家的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7.5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学生不懂得饮食要荤素搭配 三、 调查时间:

2016年5月6号 四、 调查对象和范围: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 调查人数为40人

发放调查问卷40张,实际收回25张 五、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在校园内由小组

人员随机发放同学进行填卷,发放调查问卷40张,实际收回25张,并根据收回的问卷统计出相关数据。 六、 调查问卷的内容: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身体素质为主题,问卷由此设计了8个问题。问题主要以身体锻炼和合理饮食为调研方向,以此来调查主题。(问卷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七、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为40张,实际收回25张完整问卷。其中男性为,11人,女性为14人。

(1):再有没有早餐的习惯上,64%的同学有早餐习惯,其中女性高达78%,高于男性45%。

(2)在饮食习惯上,女性偏向于荤素平均,在女性中占比64%。男性则偏向于多肉少素,在男性占比为63%。

(3)在不良饮食习惯上,57%的女性认为是为了减肥而养成不良饮食习惯,男性则不固定。

(4)每周是否锻炼上,男女不锻炼人数为14人,占总体比重为56%。其中男性为5人,女性为9人,女性高于男性占比40%。

(5)在年轻人是否应注意自己身体健康中,男女共14人表示应该关注,占总体比重达56%。其中男性为

5人,占其男性比重45%。女性为9人,占其女性比重为64%。

(6)在自己对健康的了解上,男女共19人表示了解,占总体比重为76%。其中男性为7人,占比为63%女性为12人,占比为85%。

(7)在对自己的体型上是否满意中,男女共16人满意,占其总体比重64%。其中男性6人,占其男性比重54%。女性10人,占其女性比重71%。 八、对比:

相对之前报告,秦职学生在是否吃早餐、运动的重要的行的认知及合理的荤素搭配上相对有优势。

九、存在问题:

(1)男女差别度大,由数据分析中看出,女性对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锻炼的认知程度高于男性,尤其在饮食方面上。但在锻炼上却不如男性。

(2)总体上看,同学们在对身体健康的认知度上把握度高,有较高的认知。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有较大差别,少有良好的健康习惯。(3)绝大多数人有健康的意识,但缺少实际行动。

这是在调查之前就有感受,调查也验证了我的猜想。在后期有专门进行了分散的访谈。许多人都是刚开始有着雄心壮志,要认真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好习惯。但

是,往往不能坚持到半个学期就逐渐放弃了。而且原因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工作(兼职)等不多的原因导致的。(4)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

早餐经常不吃、或者偶尔吃的人数量不少,睡觉睡得晚的人也占了多数。我校上课时间是8:00,而且又没有强制性的早读,早上起不来,然后为了节省时间而不吃早饭,这样的习惯非常有害。而且晚睡,又会导致第二天早上起不来,然后又不吃早饭,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结果是,不仅上海了身体,同时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5)用于锻炼身体的时间短,次数少。

这样觉得结果就是“暴饮暴食”。很久不锻炼身体,身体机能下降,此时突然集中的剧烈运动会使身体受到一定伤害定( 6)对日常的健康常识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应对一些疾病。说明大部分人对自身健康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十、原因分析:

(1)宏观:追究其根源,主要应归咎于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只重视学习成绩,对体育锻炼很漠视,客观上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锻炼身体。因而,学生多年来就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

意识和习惯。进入大学以来,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多数学生不得不再次以文化课学习为主,一如既往地忽略体育锻炼。考研、找工作很少提及大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数据,在这种普遍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更难对体育锻炼引起足够的重视。 (2)微观:从学生自身而言,是由于没有体育锻炼的氛围和兴趣。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许多人选择上网等方式放松,很少有人去锻炼身体。偶尔有人想去做健身运动,但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需要多人一起完成,因为找不到志同道合者,这些人也最终选择放弃。一位高职学生对笔者坦言自己对体育锻炼没兴趣。除此之外,对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不善于安排时间、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问题的存在,也是大学生放弃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九、建议期望:

1、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侧重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

2、从生活习惯着手,帮助同学们改善生活习惯。 3、对体能测试严格把关。

4、增加运动时间,加强体育课趣味性。 5、加强对体育运动类协会的支持和帮助,为同学们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及平台。

6、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免费或低价开放公共运动场馆或器材,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

7、开展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十一、调查结论: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组成员针对在校的学生身体素质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再此给出了数据分析及原因和建议,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可以让大家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也希望各位同学有个好的生活习惯,以此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把握精彩的未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