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所有重点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1.效用:满足人们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最后增加(减少)一单位产品(或劳务)所具有的

3.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随着产品的增加,最后增加一单位产品但来的效果是递减的

4. 产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边际效用

5.总效用:消费者从消费一定量的商品中得到的效用总和(总满足程度) 6.需求:有支付能力的欲望

7.需求价格: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8.需求量: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产品(劳务)的数量 9.需求原理:P↑----D↓ : P↓ ----D↑

10 △代替品:指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 11 △互补品: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产生效用的效用

12.需求曲线:除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不变时,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即为需求曲线。

13.需求表:以表的形式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14.需求量:一定的价格上,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特定设置 15.需求: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全部关系

16.需求量变动:由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动

17.需求变动:有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引起的需求曲线(位移,平行移动) 18.供给原理:P↑----S↑ :P↓----S↓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价格越少,供给量越少

19.供给量:一定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产品的特定数量 20.供给变动:由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引起的供给曲线位移 21.△均衡价格:一种商品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

22.供求原理:(供求规律)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需求小于供给下降 23.边际效用:最后增加(减少)消费一单位价格(或劳务)所增加(减少)的效用

24.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在一定偏好,价格,支出的条件下,选择商品对不同的组合的商品带来的满足是无区别的。 25边际替代率

26边际替代递减率:人们为得到一单位某种商品而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27消费可能线: 的个人收入(支出)和一定的商品价格下个人可以购买别的全部商品的组合。

28.个人最优购买原理:个人偏好和收入一定,消费者选择一组商品达到最大满足则必须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都应相等,即每种商品单位价格边际效果相等。

29.收入消费曲线: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条件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变化的轨迹。

30.恩格尔曲线:收入与消费者(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31.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列(不是总收入)

32.恩格尔定律:收入增加,用于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列下降,收入减少,用于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列增加。

3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与实际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34.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率与影响因素变动率之比,它表示影响因素对彼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35.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它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36.点弹性:某一特定价格的精确弹性

37.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率之比,它表示收入变化时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38.弧弹性:某一收入区间的平均弹性

39.需求收入曲线:当非收入因素一定时,需求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 40.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41.厂商:以同一资本为纽带的联系起来的所有企业是一个厂商 42.生产要素:生产产品而投入的各种人、财、物等资源 43.生产企业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而产出产品的行为 44.生产函数:投入要素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45.技术系数:生产一定的产量时,各种要素之间的组合比列

46.短期投入的影响:不能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时间,(至少有一种要素揉入来不及发生变动)

47.长期投入影响:能够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时期

48.不变投入要素:观察期内投入数量不变的要素 49.可变投入要素:观察期内投入数量可变的要素

50.总产量: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 投入生产得到的全部产量 51.平均产量:指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得到的产量

52.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生产增加的产量

53.边际产量递减率:技术和生产的其它要素不变,增加其中的某个要素的投入量,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到一定点,超过这一点,再增加要素投入量会使边际产量递减(例如:农业中的花费投入)

54.边际产量收入:最后增加一个要素所增加的(产品)收入

55.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产量相同时,两种(多种)投入要素的所有组合

56.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增加的投入量与另一种要素减少的投入量之比。

57.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产量不变时,当一种要素投入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这种要素这种要素能够代替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58.等成本曲线:要素价格和企业成本(支出)一定时,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

59.生产者均衡:最小投入得到最大产出,成本一定时,产量最大,或产量一定时,成本最小,此时,达到生产者均衡

60.生产最优组合原理:在多种投入要素组合生产一种产品时,各要素每增加一元所增加的产量都相等,此时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最优。

61.规模:企业(厂商)采用一定的规模生产产品而获得的经济上(规模 收

益)的好处。

62.会计成本:(显性成本)生产经营中各项实际支出的费用

63.机会成本:(隐性成本)生产一定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放弃的其他生产用途可以得到最大投入。

64.经济成本:生产经营中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之和

65.增量成本:特定决策行为时,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即为△C 66.沉没成本:特定决策行为后不变,决策时不宜使用的成本 67.短期成本: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不变,形成的成本 68.长期成本:所有投入要素都发生了变化,形成的成本。

69.边际成本(函数):最后增加(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减少)的成本

70.价格歧视:垄断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或差别定价 71.一级价格歧视:又名一级差别价格是指厂商对某一单位产品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定价销售

72.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根据消费者购买产品数量的多少定价销售,如批发价与零售价。

73.寡头价格:(操纵价格)由少数寡头垄断者通过协议或默契作为措施而定的价格。

74.领袖企业:一般是指行业中实力最强的企业(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

75.价格领导模式:领袖企业操纵价格,其它企业跟进也采取该价格销售 76.卡特尔;若干企业组成的,在一起共同制定价格,谋求最大的利润的经济

组织 又叫价格联盟

77.替代效应:减少闲暇时间,用工资来替代,闲暇变得昂贵 78.收入效应:工资上升后减少了工作时间,增加闲暇时间。 79.工资或薪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务)后获得的报酬 80.正常利润(平均利润):企业管理才能的报酬是成本 81.超额利润(经济利润):超过正常的那部分利润

82.洛伦兹曲线: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品估计你程度曲线 83.收入的实际分配曲线:衡量一个社会(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 84.库兹里茨曲线:描述基尼系数G随GDP变化而变化的曲线,表示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平均加剧经济发张 到一定程度时,收入分配逐渐平均的一条曲线。

85.公平:指用一种较公平的方式在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资源和产品 86.效率:最有效的方式来利用和配置资源达到产出最大

87.帕累托最优:资源达到这样一种配置,不能重新组织生产和分配某些人效用增加,而不使其他人效用减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