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的优先顺序是什么?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及履职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或愿意担任的个人/组织。监护人应最大限度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愿,保障其利益,并协助实施与智力、精神健康相适应的法律行为。未成年人监护人应尊重其真实意愿,成年人监护人不得干涉其能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资格撤销后,负担义务仍需履行。

法律分析

一、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是什么

1、精神病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八条【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人应该如何履行监护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监护人资格被撤销,负担义务照常;监护人的资格被撤销后,对被监护人的负担义务继续履行。

拓展延伸

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权益如何保障?

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权益得到了法律体系的保障和规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监护人有义务确保精神病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医疗护理,并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同时,监护人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保护其个人信息的安全。监护人在行使权力时应当遵守法律的限制,确保不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当涉及到重大医疗决策时,监护人应当与医疗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以保障患者的最佳利益。同时,法律也规定了监护人的责任追究机制,以确保监护人履行职责不得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综上所述,法律为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权益提供了明确的保障和指导。

结语

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顺序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依次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以及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职责,除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愿并保障其合适的民事法律行为。监护人的资格被撤销后,负担义务仍然存在。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权益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和规范,旨在确保患者的基本需求和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四章 社 会 服 务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规划,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常见病预防等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鼓励为老年人提供保健、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开设针对老年病的专科或者门诊。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和疾病防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五章 社 会 优 待 第五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对老年人就医予以优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为老年人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巡回医疗、护理、康复、免费体检等服务。

提倡为老年人义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