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下)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六(下)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教    师 周晓霞 学    科 数学 执教班级 六(4)、(6) 教学内容 认识负数(教材第2—4页)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教学 准备   教学过程:( 3   )课时 设计意图 (生成设计) 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1.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的学生都发生了变化,学校也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这些信息: (1):班级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咱们班这个学期转走了两个学生,转进一个学生。 (2):学校图书室转进100本新书,又借出100本书。 (3):小明把自己的压岁钱存进银行800元,又取出100元做零用钱。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量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 (是意义相反的量)。 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 为了清楚地区分是准进100书还是借出了100本书,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你们真会动脑筋,真会创造。 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出示数学史课本第四页“你知道吗?”) 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 交流汇报。 2.介绍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

3页,当前第1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