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菲尔兹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七年级组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学生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二、活动措施:

1.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每次数学活动都有主题,要求与正规的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决不能成为变相的加课时,也不能成为“补课”活动,但应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如:可将教材中的“课题学习”融入活动中。

3.数学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活动安排:(具体如下) 周次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活动内容 兴趣小组分组、制定计划 小组成员报名 布置小组活动场所 拓展数学视野 介绍数学的发展 数学讲座 期中考试复习策略 数学动手制作 数学游戏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数学墙报 编制“数学小辞典” 数学故事会 第16周 数学竞赛 第17周 期末考试复习策略 六、活动策略及方法

1、教师按计划设计活动内容,个别辅导与集中辅导有机结合; 2、以小组合作为依托,学生合作探讨完成。

说明:小组可以根据七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补充其它活动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