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相互渗透对美术教学的意义
浅谈学科相互渗透对美术教学的意义
作者:邹奋利
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6年第02期
【摘 要】把美术教育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让学生通过丰富、关联、开放的学习方式来理解美术、理解自我、理解世界,获取与美术交往的多样效应。这样,美术课程就应该拓宽教育途径,一方面有效地促成学生对美术更深入的体验,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形成整体的知识观,获得整合的思维能力。所以,努力完善美术的学习内容并构建起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整合;渗透;融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因此,应该把美术教育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让学生通过丰富、关联、开放的学习方式来理解美术、理解自我、理解世界,获取与美术交往的多样效应。这样,美术课程就应该拓宽教育途径,一方面有效地促成学生对美术更深入的体验,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形成整体的知识观,获得整合的思维能力。所以,努力完善美术的学习内容并构建起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中实践所得,探讨教师如何构建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体系,希望能为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构建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体系呢?笔者就以下几点加以论述:
一、挖掘学科之间可相互渗透的融合点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其与其他学科可融合之处,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找到可渗透的融合点。因此,笔者非常注重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与相互渗透,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既可以从一个艺术门类切入,达到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也可以从设计上就是多个艺术门类的兼容互通,甚至可以打破学科的界限,围绕课程的内容,跟其他学科连接,进行更广泛的综合。教师还要经常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以及人文精神。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获得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同时培养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常言道:“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这一语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点破了美术与历史的关系。如欣赏《簪花仕女图》(唐·周肪)和《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就得使学生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中来欣赏以肥为美的人物形象和壮丽的画卷;欣赏《地道战》(现代·罗工柳),就得给学生讲解有关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所开展的各种灵活多样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这样让学生在历史背景的感染下,分析和欣赏美术作品就自然而然地“读”懂了画面的内容与形式。欣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借用地理知识是很有作用的。因为法国处在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之下,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当早晨太阳露出海岸上时,在弥漫的水气中看事物,总是朦朦胧胧的一片。这样使学生欣赏《印象·日出》那水分淋漓的画面,而达到顺理成章的理解效果,仿佛使学生身临其境。
二、学科相互渗透,作品内容表现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美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是很宽泛的,从名画欣赏到名家介绍、从文房四宝到古典油画、从敦煌艺术到佛教故事、从经典广告到创意赏析、从中国民居到外国建筑欣赏等等,这些无一不牵涉到其他学科。在表现手法方面,用点、线、面、形体、色彩、构成、机理、笔触、痕迹等等这些视觉语言、形式符号构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自己个人的思想感情。有时,我们还可以直接用大自然的素材,如随处可见的瓜果、树枝杂草、石块泥巴以及豆类五谷,利用其自身的独特性,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创作出独特的美术作品。表现形式方面,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可以绘画,可以是手工,雕塑。只要我们了解彼此学科的内容,从中找出关联点、发现相通处,在教育教学中开发利用好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创设情境,就能使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渗透感知与理解更为深刻,获得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节日的餐桌》一课里,通过欣赏厨师做的精美菜肴,使学生感受到做菜就像制作一件艺术品。中国素有食不厌精的美食传统,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另外,笔者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如《各式各样的民居》这一课,通过民居这一媒介,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和建筑特色;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又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自的地方方言、神话故事和历史遗产与文化遗产。例如《让大家认识我》让学生制作一片树叶介绍自己,为了让学生表现形式多样化,笔者专门查阅了大量有关树叶的资料,同时还到植物园收集各种树叶,在课堂上直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实物为据,创作出更多独特的叶子造型。利用自然材料,让我们看到,身边所熟知的平凡无奇的自然之物,经过奇思妙想、巧手制作,也会变成妙趣横生、质朴生动的艺术品。又例如在《现代玩具世界》一课中,课件通过大量的卡通形象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活泼生动的卡通世界。学生通过认识他们的性格、特征、国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也有了强烈表现的愿望。这一堂课,他们很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笔者也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电教媒体教学有助于建构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笔者利用电教媒体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其他学科渗透的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等内容,通过鲜明的视觉、听觉而更形象直观地在课堂上呈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形象教学。这一点,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欠缺些。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跨越各学科,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使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实践,使美术教学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笔者深深地感到:学科渗透有无限魅力。学科渗透到美术课堂,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对美术学科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得活,学得牢;有利于教师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学科知识,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有利于教学相长局面的开拓和发展,提高教学效果,使美术课成为学生喜爱的、充满生机活力、有无穷魅力的学科。不同学科内容的渗透,不仅是量的增加,而更是质的变化,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领域从传统学科的逻辑体系走向符合人的发展的学习领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