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线缆管道[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435316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1.29

(21)申请号 202021246190.2(22)申请日 2020.06.30

(73)专利权人 安徽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

道582号(72)发明人 赵建军 程长发 解芸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19

代理人 黄乐瑜(51)Int.Cl.

H02G 9/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线缆管道(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外壁之间设有周向环布的内孔道和周向环布的外孔道,所述内孔道和外孔道均为沿管体长度方向延伸,且内孔道所在环面位于外孔道所在环面的内侧,任意一个内孔道均位于相邻两个外孔道连线的内侧。本实用新通过在管体的内外壁之间设置内孔道和外孔道,以利用内孔道与外孔道配合向管体内部渗入的液体进行引流,从而可有效防止管内渗入液体而造成电缆损坏的问题。

CN 212435316 UCN 21243531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线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内、外壁之间设有周向环布的内孔道(2)和周向环布的外孔道(3),所述内孔道(2)和外孔道(3)均为沿管体(1)长度方向延伸,且内孔道(2)所在环面位于外孔道(3)所在环面的内侧,任意一个内孔道(2)均位于相邻两个外孔道(3)连线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管道,其特征在于,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标识,内孔道(2)和外孔道(3)为弧形结构,且二者的凸面均分别朝向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管道,其特征在于,管道的一端两端均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端盖(4),且端盖(4)与管道的端面之间形成连通内孔道(2)与外孔道(3)的夹腔(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夹腔(6)连通的引流管(5)。

2

CN 212435316 U

说 明 书一种线缆管道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管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政排水管在修复过程中,为了提高电缆的实用寿命,会在预先埋设电缆管道,然后将电缆布置在电缆管道内。由于电缆管道多为橡、塑材质,在长期使用中,地下液体或土壤中的水分容易透过管壁渗透到管内,造成管内电缆寿命的缩短。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缆管道。[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缆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外壁之间设有周向环布的内孔道和周向环布的外孔道,所述内孔道和外孔道均为沿管体长度方向延伸,且内孔道所在环面位于外孔道所在环面的内侧,任意一个内孔道均位于相邻两个外孔道连线的内侧。

[0005]优选地,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标识,内孔道和外孔道为弧形结构,且二者的凸面均分别朝向标识。

[0006]优选地,管道的一端两端均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端盖,且端盖与管道的端面之间形成连通内孔道与外孔道的夹腔。[0007]优选地,还包括与夹腔连通的引流管。[0008]本实用新中,通过在管体的内外壁之间设置内孔道和外孔道,以利用内孔道与外孔道配合向管体内部渗入的液体进行引流,从而可有效防止管内渗入液体而造成电缆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缆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缆管道中所述管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0012]如图1-2所示,图1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缆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缆管道中所述管体的横截面示意图。[0013]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缆管道,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内、外壁之间设有周向环布的内孔道2和周向环布的外孔道3,所述内孔道2和外孔道3均为沿管体1长度方向延伸,且内孔道2所在环面位于外孔道3所在环面的内侧,任意一个内孔道2均位于相邻两个外孔道3连线的内侧。[0014]本实用新中,通过在管体1的内外壁之间设置内孔道2和外孔道3,以利用内孔道2

3

CN 212435316 U

说 明 书

2/2页

与外孔道3配合向管体1内部渗入的液体进行引流,从而可有效防止管内渗入液体而造成电缆损坏的问题。[0015]此外,本实施例中,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标识,内孔道2和外孔道3为弧形结构,且二者的凸面均分别朝向标识,以使标识朝上时,内管道2和外管道3两端最低,以利于排液。[0016]本实施例中,管道的一端两端均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端盖4,且端盖4与管道的端面之间形成连通内孔道2与外孔道3的夹腔6,以利用夹腔6对内孔道2和外孔道3内的液体进行缓存。

[001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夹腔6连通的引流管5,以利用引流管5将夹腔6内的液体引出。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

CN 21243531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