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作者:石宝玲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87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我们老师,首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实践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明确要求。就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的非常重要。我在工作中,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我们学校的规定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每个学生熟记【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对照检查,逐步落实。如要求学生在集会集队时,一听到广播里的声音,就立即排队,而且还要做到“有序、安静、整齐、快速”地到达指定的地点。上学放学时要建立路队制,让学生走单排。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路上打闹、追逐玩耍,注意交通安全。

严格训练。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行。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要求,反复训练、反复讲,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例如对于个人卫生问题我要求学生天天在下操进班时检查、红领巾也同样,形成习惯了,就好比人体生物钟,起床时间一到人就自然醒了一样。

二、营造尊重学生的环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尊重学生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第一步,要尊重学生就要客观地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兴趣特点。在日常工作中,我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该尊重别人”;教育学生关心他人,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感情和意志的重要性。学生对待他人的态度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不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也不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塑造每个学生。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不论待人接物处理问题,还是日常的言行举动都注意检点自己。

我经常深入到孩子们中间去,与学生打成一片。为接近学生,观察学生的言行,我耐心倾听学生的谈话,从而了解他们的想法,分析学生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做?找到培养学生的切入点,然后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他们才会无拘无束地与我谈心,从思想深处接受我,之后我才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除此之外,我还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宣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有关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知识;提高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还通过专题讨论、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国旗下活动等,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认知改变、人格塑造、心理调适、习惯养成。

三、制作手抄报,促进学生稳定心理能力发展

手抄报”的特点是“手抄”。它集美术、书法、编辑、设计等多种技能、技巧于一报,既增长了课外知识,增加了生活乐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结合我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我班开展大办手抄报活动。有的同学说:“每次办手抄报时,我总要设计几种不同的版式进行对比,选择出一种既新颖又有美感的版型,然后选出和大家不同的内容,画出独特的装饰图案,显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有的说:“每当办完一张手抄报后,我的心情都非常舒畅,因为我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办手抄报给我带来乐趣。”从他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制作手抄报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开发智慧潜能的一片沃土。同时,也使学生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制作活动中,也伴随着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从而也形成一种稳定情绪,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功不可没。

四、通过写日记,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我一贯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写心理日记,让学生把自己愉快的事、不愉快的、想不通的事倾诉在上面。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本学期我校的小课题就是《培养农村小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的研究》。我通过看学生的心理日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调控,帮助他们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习惯。我首先指导学生如何写日记,每次学生交来的心理日记,我都能及时找学生谈心。通过互相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使同学们认识到:失败和错误并不可怕,关键看你如何对待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目前,学生很习惯于通过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教育,班内还评出了自我教育标兵。总之,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必须家校密切配合,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发展、巩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