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题申请书

课题申请书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一、基本数据表

课题名称 主题词 项目类别 学科分类 研究类型 负责人姓名 行政职务 最后学历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项 目 参 与 人 姓名 中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及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研究 中三角 区域物流 航运中心 C 经济学 B A..重点研究项目 B. 一般研究项目 C.专项研究项目 D.博士研究项目 A.基础研究 B.应用理论研究 C.应用研究 性别 专业职务 最后学位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研究专长 联系电话 E-mail 邮政编码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 历 学 位 工 作 单 位 性别 出生年月 预期 成果 C、D A.专著B.译著C.论文D.研究报告E. 软件F. 其它 8 预计完成时间 字数(单位:千字) 18 2015 年 7 月 31 日 申请经费(单位:千元)

二、课题设计论证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3000字以内。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目前鄂湘赣三省学界和政府智囊机构均已启动“中三角”经济区的规划研究,主要目的是以中三角为载体,探索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中三角”经济发展以南昌、武汉、长沙三个已经形成的中心城市为核心,联合长株潭城市群、昌九城市带等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由此可见,区域化对“中三角”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三角地区多物流中心的区域经济特点也已显现,作为中部经济重心区与长江经济带的复合区域,物流资源的“合纵连横”成为中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所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但就目前而言,中三角地区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和若干物流基地及物流中心,在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物流网络建设方面缺乏区域协调的全局、系统研究。 与此同时,作为现代港口的新枢纽,武汉新港正在发挥着现代港口和现代物流的协同作用,跨区域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化为其在管理和运营上都显现出独特的优势,也为其他周边沿江港口的格局带来创新思维的新潮。如何以武汉建设航运中心为龙头,紧紧抓住今后一二十年“中三角”开弓发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提升长江中游沿江城市集群建设,开创中部经济发展新辉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期望可以认清中三角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水平,对武汉航运中心的建设以及中三角地区区域物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同时期望可以借此丰富区域经济与物流、港口城市与腹地、物流产业集群、航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 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和思路 通过广泛查阅鄂湘赣三省的经济统计、年鉴、报表等收集物流流量数据,对各项经济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与处理,然后运用各种预测模型对采集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对中三角未来社会物流需求量的趋势判断;对城市经济与物流,区域经济与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借鉴区域经济系统论和服务营销的思想,建立中三角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研究思路如图所示。

文献综述 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力及过程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升级途径 中三角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动力 中三角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形成过程 以武汉航运中心为增长极核的中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证过程 总结与展望 图 课题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 演绎推理法 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发展的实践分析总结,揭示其对中三角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并通过研究中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及环境,明确以武汉为龙头的中部航运中心在现代物流的战略定位。 2)考察调研法 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全面掌握鄂湘赣三省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发展规划、部署及发展物流园区的主要思路;同时通过交流观察,了解中三角地区物流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双定分析相结合 在对中三角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理论分析后,然后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影响中三角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因子进行筛选,做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主要观点 1)湖北沿江港口群的港城综合体发展成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旅游会展和产业转移中心,将会缩短中三角物流产业集聚和梯度转移的漫长过程,其武汉航运中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中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决策。 2)在区域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建立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提出“以发展航运服务为重点”、“实行‘合纵连横’联动战略”、“建立中部自由贸易园区”等措施。 3)从需求性、创新性、竞争与合作性和引导性等方面,通过政府和市场结合方式建立公平有效的投资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中三角物流产业集群升级以及中三角区域经济建设综合效应提高。 (4)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1) 首次将中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和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相结合研究,是在研究视角方面的创新。 2) 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中增长极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空间结构理论为研究主线,其中又以产业空间结构和群落空间结构为主,把地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是研究思路的创新之处。 3)深入探究了武汉航运中心成为增长极的条件和目前面临的问题;分析了中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外向化和市场化过程中各省物流业的不同表现提出存在的不足,以此为据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是研究的重难点。 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课题组已经取得的下列研究成果,为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负责人熊晓亮: (1)促进产业簇群化发展 提升群体竞争力 2008.2.16 国际商报 独撰 (2)试论航运产业集群与武汉航运中心的建设2011.4集体经济 独撰 获得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3)武汉新港区域竞争优势培育及对策分析2011.9发展研究 独撰 (4)2010.6-2011.12主持院级课题:《武汉航运中心发展问题研究》已结题 获2012年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5)2010.6-2012.9参与院级课题(第一参与人):《湖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已结题

(6)低碳经济背景下武汉新港航运文化培育探讨 2012.11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一作者 (7)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长江经济带湖北沿江港口建设综合效应研究》在研 成员林晓华: (1)《我国服务贸易的竟争力分析》,4950字,第一作者,《中国集体经济》2012第3期, ISSN 1008-1283\\CN 11-3946/F,(合作经济类核心期刊,国家一级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2)《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环境统计研究》,6500字,第一作者,《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第4期, ISSN 1671-0975\\CN 42-1563/F 成员胡心宇: (1)FDI技术溢出效应扩大的途径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7(4) (2)FDI技术外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09(8) 成员肖加元: (1)2009年主持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科研项目-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资源税改革问题研究 已结题 (2)2010年参与国家社科规划办应用研究项目-中国税收征管效率实证研究(10CJY066)已结题 成员袁永友: (1)《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第一作者,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共武汉市委 (2)社科一等奖:《招商引资与武汉经济地位变迁的回顾》第一作者,武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09,3 ; (3)社科二等奖《中部地区服务业的比较分析与发展对策》,第一作者,中国商业经济学会,2008,6,27 (4)社科三等奖,《内地招商引资与商贸业发展地位的变迁》,第一作者,中国商业经济学会,2008,12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交通年鉴》(2012年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2013.1 (2)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系统规划.刘秉镰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7 (3)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研究.陈文科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

(4)港口规划与布置.陈一梅,廖鹏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1 (5)国际航运管理. 赵刚著.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1 (6)中国港口城市互动与发展.王缉宪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5 (7)水路运输与港口商务管理学.李永生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7 (8)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9)区域物流布局.任新平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 (10)我国港口区域物流发展首推建立物流中心.陈海玲.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4 (11)物流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杨德刚.地理科学进展.2012.2 (12)论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三种模式.张燕.物流技术.2012.10 (13)物流视角的武汉新港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柴夏.2010.1 (14)临港专业市场:港口经济腾飞的隐形翅膀.港口经济.葛春凤.2009.12 (15)港口管理相关法律需进一步完善.林兴奇.中国港口.2009.6 (16)第四代港口特征和中国港口物流发展趋势.孙亮.水运科学研究. 2009.1 (17)武汉城市圈网http://www.whcsq.gov.cn/ (18)武汉统计信息网http://www.whtj.gov.cn/ (19)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 (20)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网http://www.clusterstudy.com/

四、经费预算

序号 1 2 3 4 5 6 经费开支科 目 资料费 文具费 上机费 印刷费 调研费 其它 经 费 预 算 购书、资料、论文版面费等 到企业、行业协会等实地调研 金 额 ( 元 ) 5500 300 200 500 1200 300 8000元 2014 年 3000 2015 年 2000 201 年 201 年 以上科目 预算经费合计 2013 年 经费情况 3000 其他经费来源 经费管理单位 无 科研部 注:经费开支科目及金额参见《2013年度校级课题预算经费实施细则》

五、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课题申请书所填内容真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从事湖北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多年,科研成果丰富,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担任多项课题研究,是一个很强的研究团队,符合主持和参与本课题的研究。所在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时间、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并且愿意承担该项课题的管理工作。 单 位 公 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六、学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人数 实到人数 表决结果

赞 成 票 反 对 票 弃 权 票 元 建议资助金额(单位:千元)(表决未通过不填此栏) 专家组建议立项意见 专家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1.选题不当,不符合资助条件; 2.课题论证不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不宜承担此项目; 4.课题组力量不强或分工不当; 评审未通过原因5.资料准备不够; 6.最终成果不明确; 7.不具备完成本项目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项目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