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常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张静静1,李婧
2
(1.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31; 2.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7)
摘要: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通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水平,可以吸引出 行者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提高公共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分担率,改善交通出行结构,从而解决城市 交通问题。文章建立了一套评价城市常规公交运行状况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判。关键词:公共交通运行水平;交通出行结构;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需求量急剧 增长,供需矛盾曰益凸显,交通运行效率低下,最常 见的表现为交通拥堵,普遍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城市中, 给社会交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造 成难以估量的负外部性;运行效率低下还表现在交通 延误、车速下降、运输效率降低,乘客满意度下降; 另外还造成资源的浪费、空气质量恶化,如雾霾天气 频发等等,这都会给城市的社会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 损失。
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优先发展城市公 共交通,通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水平,可以吸引 出行者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提高公共交通方式在城 市交通系统中的分担率,改善交通出行结构,从而解 决城市交通问题。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拟定科学,评价指标反映 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系统性原则,评价 指标体系各级指标之间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拥有统 一的评价角度和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选取指标定义明确,方便收集,尽量选取日常统 计指标或容易获得的指标。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城市公共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由于城市常规公交运营评价涉及面广、内容多, 评价指标选取时考虑的影响因素也多。顶层为抽象的 评价目标,即对城市常规公交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评 测;第二层为准则层分别是基础设施水平、运营服务 质量、乘客出行,并且各二级准则层下选取了表征城 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具体指标。2.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服务质量和水平需要从常规公交的安全、舒适、 准点等因素予以考虑。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如 图1所示。
2.3评价指标说明
C1:基础设施。
C1-1线网密度:评价标准见表1,单位:km/
176
服务喷t与服务水平A
▼
基础设施水平B1
▼
运营服务质量B2
▼
乘客出行B3
▼▼▼
线密
B1
M
万人公交车标台数
B1
度-1
满栽运行
率
速度
商峰
准点
B2-1B2-2
B2-3
平均
换乘次数平均出行时耗公交分祀率
B3-1B3-2B3-3
-3
1
图1常规公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表1公交线网密度分级表
C1-1 ^ 3 [2.8, 3) [2.5, 2.8) [70, 80)
[2, 2.5)[60, 70)
[0, 60)
指数
[90,100)丨80, 90)
C1-2站点覆盖率:评价标准见表2,单位:%。表2公交站点(300m )覆盖率分级表
A类城市B类城市C类城市D类城市
彡60[55,[45,[35,
60)50)40)35)
[50,[40,[30,
55)45)35)
[40,[35,
50)<40<35
彡55彡40
40)
P5,30)
[20,
25)
<25<20
^ 35[30,
R5,30)
[70,
00)
指数[90, 100)[80,90)[60,70)[〇, 60)
C1 -3万人公交车标台数:评价标准见表3,单位: 辆/万人。
表3 万人公交车标台数分级表
A类城市彡15[13,15)[10,13)[8,10)<8B类城市多12[10,12)[8,10)[7,
8)
<7C类城市^ 10[8,10)[7,8)[6,7)<6D类城市
^ 8[7,8)[6,7)[5,6)<5指数
[90, 100)
[80,
90)
[70,
80)
[60,
70)
[〇, 60)
C2运营质量。
C2-1高峰满载率:评价标准见表4,单位:%。
表4高峰满载率分级表
C2-1
« 60 ( 60 , 70] (70, 80] (80 , 90] >90指数
[90,100]
[80, 90)
[70, 80)
[60, 70)
[0, 60)
C2-2高峰运行速度:评价标准见表5,单位:
Km/h。
表5高峰运行速度分级表
C2-2
彡 20 [16, 20) [12, 16) [10, 12) <10指数
[90, 100]
[80, 90)
[70, 80)
[60, 70)
[0, 60)
C2-3行车准点率:评价标准见表6,单位:%。
表6行车准点率分级表
C2-3
彡 90 [80, 90) [70, 80) [60, 70) <60指数
[90, 100)
[80 , 90)
[70, 80)
[60, 70)
[0, 60)
C3乘客出付。
C3-1换乘系数:评价标准见表7。
表7换乘系数分级表
C3-1
^ 1.2 (1.2, 1.3] (1.3, 1.4] (1.4, 1.5] > 1.5指数
[90, 100)
[80,90〉
[70,80)
[60, 70)
[0, 60)
C3-2出行时耗:评价标准见表8,单位:min。表8出行时耗分级表
A类城市^ 40(40,45](45,50](50,60]>60B类城市矣35(35,40](40,45】(45,50]>50C类城市彡30(30,35](35,40](40,45]>45D类城市
彡20(20,25](25,30](30,35]>35指数
[90, 100)
[80,
90)
[70,
80)
[60,
70)
[〇, 60)
Academic Forum / 学术论坛
C3-3公交分担率:评价标准见表9,单位:%
表9公交分担率分级表
A类城市多50[43,50)[36,43)[29,36)<29B类城市^ 36[29,36)[21,29)[H,21)<14C类城市多21[17,21)[14,
17)
[11.14)<11D类城市
多17[14,17)[\",14)
[9,11)<9指数
[90, 100)
[80,
90)
P〇,80)
[60,
70)
[〇, 60)
3城市常规公共交通运行评价方法研究3.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1 )基础设施水平B1、运营服务质量B2、乘客 出行B3、关于决策目标常规公交运行服务水平A的判 断矩阵,见表10。
表10关于决策目标常规公交运行服务水平A的判断矩阵
基础设施水平
B1
运营服务质量
B2
1
乘客出行B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2)线网密度B1-1、站点覆盖率B1-2、万人
公交车标台数B1-3、关于基础设施水平B1的判断矩 阵,见表11。
表11关于基础设施水平B1的判断矩阵
线网密度Bl-l 1 1 3
站点覆盖率
B1-2
1
1万人公交车标台
数 B1-3
1
(3)高峰满载率B2-1、高峰运行速度B2-2、 准点率B2-3、关于运营服务质量B2的判断矩阵, 见表12。
表12关于运营服务质量B2的判断矩阵
高峰满栽率B4
132
平均运行速度
B5
11/2
准点率B6
1
(4)平均换乘系数C3-1、平均出行时耗
C3-2、公交分担率C3-3、关于乘客出行C3的判断 矩阵,见表13。
177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表13关于乘客出行B3的判断矩阵
平均换乘系数
B3-1平均出行时耗
1/3
B3-2公交分担率
t
B3-3
(5 )基础指标对评价对象的权重。我们最终要得 到各元素,特别是最底层中各指标对于目标的权重, 从而进行方案评价,见表14。3.2 常规公交运行水平的评价
公共交通是一个综合、复杂、动态的系统,要做 好评价,首先要确定出影响公共交通的主要因素,建 立指标体系,其次就是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由于公 共交通关系到社会生产的很多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 活息息相关,所以公交评价中人的主观因素起着很重 要的作用。其次,由于现有公交统计数据不完全,缺 乏准确性,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正好是层次分析法的 优行势综合所评在价。。
因此,选择层次分析法对公共交通系统进 在确定了各个底层指标的指数及根据层次分析法 给出了对应指标的权重后,通过各指标指数的大小及 对应权重的加权求和即可给出某个城市常规公交运行 水平评价分值。
H,=WrCT (1)式中://,——城市常规公共交通运行评价分值;
—各个底层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向量,=(w,,w2....w19),w, e[0,l],旦 = 1 。C7^各个底层指标指数。
该分值即可用来评价不同城市的常规公交运行水 平,找出公交运行不足之处或者优势所在。4青岛市常规公共交通运行评价4.1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概况
青岛市公共交通发展在山东省属于领先水平,在 充分现场调研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得到青岛市的各 相关指标数据。中心城区公交营运车辆6 196辆,公 交线路344条,线路总长6 600 km。公交平均站距 为833 m,线路站间距主要集中在700 m之内的线路 约占总线路条数的71%。青岛市区平均线网密度为2.5 km/km*21 。54*我省《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 要求公交站点300 m半径覆盖率建成区大于50%,青 岛市区为59%,其中市南区的3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 86.9%,市北区为75.0%,李沧区为61.2%。嚼山区、 城阳区分别为68.3%、52.9%,黄岛区300 m半径覆 盖率相对较低,为45.7%。中心城区总体换乘系数为 1.19,常规公交平均运距为5.7 km,据调査,青岛市 区公交专用道为175 km,早晚高峰时段公交平均运行 速度为18 km/h,平均满载率为84.5%。根据高德地
178
图发布了《2016上半年中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报告》, 以公交大数据为基础,综合了城市站点覆盖率、城市 出行成本、城市线路数量以及城市公交线网密度四个 方面,发布了中国公交都市TOP20排行榜,其中青岛 市的公交出行平均步行距离为662 m,平均出行成本 为1.65兀。
4.2 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水平评价
根据指标指数确定的方法,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值 见表14,计算出总得分为79.08,可依此对多个城市 的常规公交运行情况进行比较。
表14青岛市评价指标的指数
B1-1线网
密度
0.115368
B2-3准点
率
0.097280
B1-2站点
復盖率
0.100792
B3 -1平均
换乘次数
0.217891
B1-3万人
公交车标
0.0440
100
B3-2平均
台数
出行时耗
0.057666
B2 -1高峰
满栽率
0.176765
B3-3公交
分担率0.137274
B2-2高峰
运行速度
0.053585/
/
5
结语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的投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 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和舒适的出行方式,为城市 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建立合理的指标 评价体系,选择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来分析评价现有 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把握公交总体发展水平,找出 存在的问题及潜力所在,可以为公交进一步发展提供 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 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张静静(1984-),女,籍贯:山东潍坊, 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规划、 交通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丽花.基于乘客出行链的城市公共交通服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 桑秀丽.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究以昆明市公交专用道为例[M].昆明:昆明理工大 学,2011.
P1徐以群,陈茜.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指标 体系 D].城市交通,20〇6(06):42-46.
[4] 张晓.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水平评价研[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5] 杨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服务水平评价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务 研 究 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