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对应措施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区域治理 管理观察与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对应措施赵德坤鄂托克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6100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应坚持依法建设,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力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一、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与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1.建筑工程的质量特点建筑工程的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一,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二,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三,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四,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2.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5方面:环境、机械、方法、材料、人,英语单词分别为: Environment,,Machine,Method,Materia1,Man,因此,工程界常称之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4M1E:环境(Environment)因素:环境条件包括地理环境、周边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等对建筑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各种自然与人工环境因素机械(Machine)因素:机械设备在工程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因为机械设备的质量好坏的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的好坏与进度;二是组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方法(Method)因素:工艺方法是指在建筑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它们的组织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等,,对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材料(Materia1)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工程材料是否合格,都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外表观感、使用功能和安全。可以事实求是的说,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二、常见施工质量通病 1.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1.1.混凝土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房屋建筑的质量通病,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因为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其严重者将会威胁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 · 100 ·区域治理第9期.indd 1001.2.温度原因 混凝土因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加上水化作用,伴随化学反应,因而产生膨胀,造成混凝土养护前冷却收缩,混凝土构件就会产生裂缝。设计时通常采用高标号的快硬早强混凝土,水泥标号越高、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越快,水化热也就越高。由此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混凝土体积膨胀,产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强度还比较低的表层开裂。 1.3.化学反应原因 由化学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包括水化反应和碱骨料反应。它们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有序的网状裂缝和内部裂缝。水泥矿物成分含量超标会产生化学裂缝。若水泥中硫酸根含量超标,混凝土干缩逐渐增大,硫酸根含量的不同可使混凝土干缩相差至3倍;若水泥中游离氧化钙含量过高,混凝土凝结后易出现细小裂纹、脱皮病害,严重时可产生大量开裂并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三、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1.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企业管理者应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中心,实施科学管理,将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当作建筑工程的首要任务来对待。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因此应把建筑工程纳入政府的监督范围,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建设标准。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应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合适的改革,探索新的思路来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2.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建筑施工单位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施工工艺,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从而更好的进行建筑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还要要树立技术品牌理念,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创新工艺技术,改进工艺流程以及操作规范,从而推动科技的进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水平。在施工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必须以增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前提进行优化设置。积极采取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方案、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我们必须采取比较先进的工艺技术,用以带动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因此在选择施工工艺上,我们要对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充分的考察,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建筑工程项目和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绝对不能为了省钱而选择不适合的施工方案,这必然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局面,因此在施工工艺最优化的选择上,企业必须慎重选择。在施工前,我们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的仓库或者场地等条件,用以确保它有一个良好的外界因素。而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进行材料的是使用,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施工使用的实验仪器,或者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没问题。 3.做好工程造价工作,减少成本浪费建设单位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合理优化,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进行投资的综合管理及控制。加强机械设备材料的成本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设备及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核对和监督,杜绝发生弄虚作假、以次充好、铺张浪费等现象。同时避免机器的磨损和破坏,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合理布置机械设备避免闲置和重叠的现象发生。质量是建筑施工的生命。质量是衡量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由于现代建筑施工过程综合复杂,建设周期长,体型比较庞大,结构类型也丰富多样,从而使建筑施工的质量难以控制和把握。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的建立健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和体系,做好建筑施工的质量交底工作,并且保证落到实处,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和按照质量交底操作的技能,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的监管,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权责,制定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目标,把目标贯穿于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1]汪鑫炎.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2]李兆芳.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的管理[J].门窗,2013,11(06):209.2018/3/30 16:03: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