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试题

一、选择填空(把正确答案序号涂黑)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勉强(A. qiǎng B.qiáng) 2.发酵(A.xiào B.jiào) ..3.鳞爪(A.zhuǎ B.zhǎo) 4.龟裂(A.jūn B.guī) ..5.默而识之(A.shí B.zhì) 6.果实累累(A. léi B. lěi) ..7.不可计数(A.shǔ B.shù) 8.丢三落四(A. lào B. là) ..(二)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选项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把序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9. A.爱慕 B.夜暮 C.斩钉截铁 ( ) 10. A.稀罕 B.烦琐 C.金璧辉煌 ( ) 11. A.消毁 B.妨碍 C.心旷神怡 ( ) 12. A.白茫茫 B.笑嬉嬉 C.抑扬顿挫 ( ) (三)根据要求选择.

13.选词填空,恰当的一组是( )

抗日战争时期,国家 ,百姓流离失所;现在, ,人们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A.哀鸿遍野 丰衣足食 B.家破人亡 人寿年丰 C.内忧外患 国泰民安 D.多事之秋 政通人和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家上市公司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赢市场,真是深谋远虑啊! ....B.这场别出心裁的元旦联欢会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钱学森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 ....

D.得知我获得了书法大赛一等奖,妈妈喋喋不休,脸上笑开了花. ....

精品试卷

15.许多诗人都是借景物来抒发感情,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6.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有很多,下列不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的选项是( )

A.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不回读. B.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做批注. C.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句. D.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

17.将下列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将正确的序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①如果把阅读比作细嚼慢咽的大餐,电视前的欣赏就是便捷的快餐. ②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③主要是因为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各种知识. ④我们的成长就要从一本本经典书籍中汲取丰富的养分. ⑤现在,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A. ④⑤①②③ B. ⑤③②①④ C. ⑤④①②③ D.④①②③⑤ (四)右图为奥运会的会徽,读图,选择正确的答案. 18.本届奥运会是( )

A.夏季奥运会 B.冬季奥运会 19.本届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是( )

A.2022年,河北 B.2026年,北京 C.2022年,北京 D.2022年,哈尔滨

20.下列哪个体育项目不会在本届奥运会上出现( ) A.跳台滑雪 B.冰壶 C.花样滑冰 D.花样游泳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精品试卷

在小树林里,几只小花猫正在zhuī zhú( ① )打闹,忽然,十余辆摩托车hū xiào( ② )着飞奔而来,小猫吓得四散逃跑,都到树上yǐn bì( ③ )起来.过了好久,它们才lù xù( ④ )来到树下,忧郁的眼神中仿佛shù shuō( ⑤ )着它们的不安. 三、根据要求写句子.

1.根据词语的不同含义,分别写句子.

自然:①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②表示理所当然 (1)用意思①写句子: (2)用意思②写句子: 2.把下面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火冒三丈: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还能把书比喻成什么?写一写吧.

四、根据积累填空.

1.大自然每个季节都是美丽的,秋天“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 ① ),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 ② ),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王维笔下秋天的山中景色是“明月松间照,( ③ ).”陆游笔下的梅花也有灵性“零落成泥碾作尘,( ④ ).”

2.《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 ① ),纵有千古,( ②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管子•权修(节选)》:一年之计,莫若树谷; 十年之计,( ③ ); 终身之计,( ④ ).

3.唐代诗人虞世南,借“蝉”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志向,这两句诗是:“( ① ),非是藉秋风.”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虽然知道人去世了,世上的一切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了,临终前依然叮嘱自己的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 ② ).” 唐代诗人杜甫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既是:“露从今夜白,( ③ ).”也是“烽火连三月,( ④ ).”

精品试卷

4.走进学校餐厅,迎面墙上端端正正地写着“一粥一饭,( ① );半丝半缕,( ② ).” 五、口语交际.

在小华爷爷的生日宴会上,出现了右图中这一幕.小华劝大人们不要玩手机了,可爸爸却说:“小孩子,少管,一边玩去!”假如你是小华,你会怎么说呢?

六、根据课外阅读完成下面题目.

众军士见别人(贩枣子的人)吃酒,心里更加痒得难受,都来找老都管,让老都管跟提辖说情.提辖见贩枣子的吃了没事,何况这一桶也吃了一瓢,也就不再阻挡.军士凑了钱去买酒,汉子起初还拿架子,说:“我酒里有蒙汗药,不卖!”众军士连赔好话,贩枣子的又在一旁说情,汉子才说:“好吧,卖给你们.方オ他们吃了瓢,这桶就便宜些,四贯五好了.”贩枣子的把瓢借给军士,又送他们几捧枣子下酒.军士舀了酒,先请老都管吃了,又请提辖吃.提辖心中过意不去,只吃了半瓢.众军士和虞侯便把一桶酒分吃了.汉子收拾了空桶,担上走了.

过了一会儿,提辖感到有些头晕,那七个贩枣子的拍手大笑,说:“倒了!倒了!”提辖吃了一惊,再想站起,四肢软绵无力,老都管跟众人早都昏迷不醒了.他才知道中了计.那些贩枣子的,把枣子扔下来,十一担珠宝分装到七辆车上,向提辖说声:“打扰了.”推着车子下了冈.原来,这七个贩枣子的就是晁盖等七人装扮,担酒的汉子就是白胜.那酒担来时,两桶都是好酒,他们先吃一桶,刘唐从另一桶舀了一瓢吃,是做样子的,说明这一桶也是好酒.军师把药下到瓢里,也来舀酒,白胜夺过倒入酒桶,这药就下进去了.这就是军师的计策高明之处.

这个片段描写的是《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来自我们读过的小说《 》,片段中的“提辖”指的是( ),绰号 ( ).

精品试卷

片段中用计策的军师是( ). 七、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短文一

①在这一个孤独的日子让我想念我的老母亲,深深地想念…… ②我的家搬到光仁街,已经是1963年了.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一片片低矮的破房子仿佛是一片片疥疮.但饥饿对于普通人们的严重威胁毕竟开始缓解.

③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买粮、煤、劈柴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母亲给我,因为知道我不会乱花,只会买小人书.我已经有三十多本小人书.

④我还经常去出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我那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⑤“不给!出去出去!”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檐帽微微歪戴着,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不再到火车站出租小人书,话说了很多.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母亲说:“不给,我就坐在台阶上不走.”

⑥“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

⑦“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

⑧天渐渐黑了.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的尊严.

⑨终于,年轻警察走出来了.“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给你们吧!……”他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年轻警察,

精品试卷

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⑩“站住!”年轻警察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他走到母亲跟前,用一根手指将大檐帽往上捅了一下,接着抹他的一撇小胡子.我不由得将我的“精神食粮”紧抱在怀中.母亲则将我扯近她身旁,像刚才坐在台阶上一样,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

⑪年轻警察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调说:“等在这儿,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离开!”

⑫我惴惴地仰起脸望着母亲.

⑬年轻警察转身就走.他却是去拦截了一辆小汽车,对司机大声说:“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门口!” 1.短文围绕“小人书”写了哪些内容,根据提示填空.

书被没收——( )——( )——拦车送回家 2.读第②自然段,这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这段描写在短文中有什么作用.

(1) 描写

(2)作用: 3.短文中第⑦自然段和第⑩自然段中两次写到“……一条手臂搂着我”,从这反复出现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

4.第⑧自然段中 “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持久的意念”指的是什么?

5.文中的年轻警察一开始没收“我”的小人书,后来又为母亲和“我”拦车,这是为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年轻警察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 年轻警察:

6.这篇短文和课文《慈母情深》都节选自梁晓声的《母亲》,请你试着给这篇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

题目:

理由:

短文二

第一场雪

精品试卷

①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②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③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 树木 房屋 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④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节选自峻青的《瑞雪图》,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粉妆玉砌: 2.这篇短文按照 顺序描写了第一场雪. 3.读第③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2)画“ ”的句子主要是 描写,画“ ”的句子主要是 描写.

4.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雪整整下了一夜.”这句话放在哪一自然段的开头更恰当?( )

A.第二自然段 B.第三自然段 C.第三自然段 5.读句子,加标点.

山川 树木 房屋 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6.阅读题中的这两篇短文,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

A.短文一语调低沉;短文二读得轻快流畅.

精品试卷

B.短文一慷慨激昂;短文二轻柔优美. C.短文一快速急切;短文二沉重压抑. 7.阅读下面的资料,想想课文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对大雪的期盼之情 B.对丰收的期盼之情 C.对人民生活的忧虑 D.对大雪压坏树枝,影响交通的担忧. 《第一场雪》原题为《瑞雪图》,写《第一场雪》原题为《瑞雪图》,写于1962年.1960—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粮棉歉收,生活于1962年.1960—1962年,正是我国困难,人们多盼望有个丰收年啊!1962年冬天,作者峻青目睹此景,联想到“瑞遭受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粮棉歉收,生雪兆丰年”,写下了这篇文章. 八、习作表达. 雪是冬的使者,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也是我们最熟悉的自然现象.可是在祖国南端的海南岛的小朋友却从来没见过雪,请你阅读短文、资料及下面的“资料袋”,结合你自己的观察和了解的资料,向他们介绍雪.写之前,先想清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3)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叶圣陶爷爷曾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请试着把雪写明白吧 资料袋 雪是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 雪花呈六角形,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最多,在运动过程中,冰分子各部分增长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种多样的雪花,约有20000多种不同的图案. 雪有利于农作物的成长.有保温效果,可以保护植物不被冻伤.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统计,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 雪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经常用雪水洗澡,能减少疾病,促进血液循环.长期饮用洁净的雪水,可延年益寿. 雪花能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所以雪后空气清新. 雪形成的自然灾害:高山雪崩、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等. 精品试卷

参考答案

一、13分.第1——14每空0.5分,共7分.15—20每空1分,共6分.

答案:1.A 2.B 3.B 4.A 5.B 6.A 7.A 8.B 9.B 10.C 11.A 12.B 13.C 14. D 15.A 16. B 17. B 18. B 19. C 20.D

二、5分.字0.5分. 答案:.① 追逐 ②呼啸 ③隐蔽 ④陆续 ⑤述说 三、6分.每小题2分.第一小题每个句子1分.答案非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四、14分.每空1分.(每空错字、别字、漏字、添字每个扣0.5分;每空错2个即不得分,不倒扣分.)答案:1. ①比翼而飞 ②夜幕降临 ③清泉石上流 ④只有香如故 2. ①地履其黄 ②横有八荒 ③莫若树木 ④莫若树人

3. ①居高声自远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月是故乡明 ④家书抵万金 4. ①当思来之不易 ②恒念物力维艰 五、3分.理由合理,且有礼貌. 六、4分.每问1分.《水浒传》;提辖是(杨志),绰号(青面兽); 军师是(吴用或吴学究、智多星)

七、25分.【注:阅读理解题目答出意思即可,视具体回答情况酌情判分】

短文一14分.(2+3+2+1+2+4)分.

1.共2分,每空1分.要书——还书 (意思正确、语言简练即可) 2.共3分.1+2分.(1)环境描写.

(2)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回答,答出其中一方面意思即可.

①环境描写表现了生活的贫穷、艰苦; ②突出小人书对“我”的重要; ③反衬出母亲的坚韧、爱子情深……

3.共2分.体会到母亲的善良、刚强、坚韧、有尊严、爱孩子等,能答出其中主要观点即可. 4.共1分.参考答案:爱孩子 、保护孩子,意思正确即可. 5.共2分.答出一个意思即可.参考答案:(1)被母亲的坚持和对孩子的爱打动了. (2)工作简单、粗暴、良心未泯.

6.共4分.题目拟定要围绕“母亲”和“要小人书”这个事件,可从人物、事件等不同角度拟题,只要恰当,理由充分即可.

短文二11分.(1+1+3+1+1+2+2)分. 1.共1分.意思对即可.示例:粉妆玉砌:(1)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 (2)形容雪后白茫茫一片. 2.共1分.时间顺序

3.共3分,每空1分.参考答案:(1)雪后美景、瑞雪图…… (2)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4.共1分.答案:( B.C. )

5.共1分.每2个1分.答案: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6.( A ) 7.( B ) 八、25分.

一类文(25-21分)能够写清楚雪的主要特点,准确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能够分段从不同的方面介绍雪,语言风格可以平实,也可以活泼,但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能正确使用标点,错别字很少.书写工整,字数达300个以上.

二类文(20-16分)能较清楚地介绍雪的特点,使用常用的说明方法,能从两个及以上方面介绍雪,语

精品试卷

言比较准确,条理比较清楚.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错别字少.书写工整,字数达250个以上.

三类文(15-11分)文体正确,内容是介绍雪,努力运用常用说明方法,语言清楚,语句通顺,基本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错别字较少.书写工整,字数达200个. 四类文(10-8分)简单摘录资料或短文内容,文体不够清楚,围绕雪写成写景或叙事文章.语言较通顺,标点使用较正确,错别字多.书写工整,字数达150个.

五类文:7分以下.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内容混乱,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运用错误明显.字数不足100个.

卷面分5分.分五个等级,分别赋分5分、4分、3分、2分、1分.

精品试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