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的数学
上个学期的一次科学公开课上,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叫做“小球落下的高度”。目的是让我们预测小球是一上来跳得高还是到 后来跳得高。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在做这次实验,教室里只能听见小球“乒乒乓乓”地落地声和本组内报数据的声音。 实验完了,同学们各自报出了自己的数据,可是不知怎么的,老师却叫我们记录下来。记录完了,这时老师才告诉我们,他是想让我们算出全班的平均数。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学习如何求平均数,于是科学老师告诉了我们公式:(x+q+w+e+…+s)/有多少数就除以多少。同学们报出的数据是(单位:厘米):15、14、17、16、14、13。根据这些数据,我们知道了:我们班共有6个小组。于是,我们就依照科学老师给出的公式,进行了计算:(15+14+17+16+14+13)/6≈13.17。 这节科学课公开课我们上得很成功,这有一部分要归功于数学的公式以及运算。 数学世界真实乐趣无穷啊!它不仅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让我们顺利的完成实验,我一定要学好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 简评:这还不完全是生活中的数学呀,生活中的数学也体现在很多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