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奕齐影业:浅谈电影发展的三大关键点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中国电影经历了2016年的狂飙突进之后,2017年产业进入了一个中场休息的状态。但是今年会不会好呢?

经历过2017年的天花板,行业内人士一直在探索未来电影的破局之路:加强影片优秀内容创作、解决影片盗版、互联网+电影等等。当然,除了行业内部,我们也看到国家层面做了一系列的努力。

例如,自3月起施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票房造假、明星德艺双馨、映中不得播放广告等做了明确规定。

院线电影 

急功近利,这是一个很可怕的因素。奕瑾影视就拿排片这件事来讲,例如《百鸟朝凤》导演跪求排片的事件依然历历在目。许多票房前景不被看好的影片,甚至无法进入电影院和观众见面。排片只有一个原则,谁都不能跟钱过不去。

再者,院线电影整体工业化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你会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立电影公司。中国的影视人才本来就稀缺,真正能会拍戏的导演大概也就是100个之内,而且光有这100个导演还不够,后面还要有专业的服装、美术等等,这些专业的人士更缺。如果你的项目特别多的话,这些项目是分散的,但是每个项目都拿不到最好的资源,这就是整体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IP

热钱、风投、鲜肉、全球第一的银幕数量、互联网基因和《电影产业促进法》等等,在这一连串火热的关键词中,最扑朔迷离之势的,似乎就是“IP”了。

IP从票房良药到一次次“未达预期”,尤其是曾被争抢得最厉害的网红小说,口碑差或票房烂或口碑票房双崩盘的,比例之高难以置信。“群众基础雄厚”、粉丝直接倒流成观众的神话,已然与票房高增速一起不再。但细来,IP电影并非烂片的原罪,例如《七月与安生》拿下金马奖5项提名和最佳女主角奖,这样佳作存在就是证明。

另外,实操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IP并不便宜。前几年可能有100万拿的,现在好的IP上千万的都有,而且有改编权的时间限制。一个剧本要磨很长的时间,一个文字变成影像,还要拍出来,正常从拍摄到后期,到宣发,恐怕也要两年的时间,所以时间很紧张。

纵观新崛起的IP热点,无论是话剧、小说还是真实事件,终究还需落在扎实的剧本构架和影像实现上。不过,IP的潮流虽然受挫,但短期内依然会持续。

网络电影

2018年,可以说网络电影在数量质量上全面爆发。经过了所谓的“野蛮生长期”,网大制作者们从大家口中的“粗制滥造”转向“精耕细作”,制作的各类影片其标准不断向院线电影看齐,在从某种程度上说网大市场已经渐趋成熟。但因发展时间、资金规模、行业规范等种种原因,网大的发展相较于院线电影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例如上个月爆款院线《西虹市首富》从筹备到最后改了N版,最后才磨出来的一部好戏。

所以,在未来,中国的电影发展,影视从业者、投资方,包括行业人的心态要慢下来,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整体的行业环境需要再优化,任重而道远。

奕齐影业以策划、设计、研发、制作、营销影视文化产品和衍生娱乐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聚焦于探索互联网与传统影视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通过对影视及明星衍生产品的研发和挖掘,依托电影上映所带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互联网为核心驱动,拥有粉丝运营、投融资、内容生产制作、宣传发行和院线服务平台的全产业链娱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