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早起
2.练字一页
3.阅读30分钟
4.跑步30分钟
最近一直在学习思维方面,每次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的的收获,虽然临近春节,学习的热情似乎反增不减,年初定下的一年读50本书的目标已完成1/25;英语学习还没开始,不过会找碎片化的时间学。
说到看书,我就想到学生时代和现在所发生的变化,很多时候也是思维的变化,还有目标的变化。
学生时代所看的书大部分都是关于考试,如何考才能得高分,我映象最深的一本书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好像这是一本万能书,包含高中的各个学科,买书也是奔着考高分去的,目的性非常强。
现在的所看书更多的是提高思维方面,用来提高工作效率,有时候也能意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找到有趣的人,每读一本书都会有思维上的提升,在工作中可以拿来就能用的;读专业书籍更加烧脑,不过在理解作者写书的本意之后更能够看懂书中的精髓。
说了这么多,我们读书也不能太功利,太功利往往会忘记当初看书的本意,我们要学会保持初心。学会在读书中升华自己,学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抛弃一切杂念。
看书也是一个技术活,每天只需半小时,利用好了,可以把工作和学习很好的连接上,不读书不足以谈世界,每一本书都是你以后和这个世界博弈的筹码;读书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除了生死。
如果说你此刻迷茫,困惑,那就去读书吧。读书也许不能立刻见效,但可以解决实质性问题。
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季羡林曾经说过:“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或许读书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特别的变化,但我能感受到自己变得更独立、更丰富、更自由。读书不能包治百病,它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能从阅读中获得滋养,但是它必须来自于兴趣,始于自愿。读书可以慢慢增加一个人的底气,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
我是思鹏,专注自律和读书,有趣的灵魂总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