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谈(二)|论我为什么不说话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静为仁》----李率

我提倡少说话,因为,话说多了,有可能会令人误会。----李率

我们不能天然的以为,所有人,都有像你一样的修养,说,可矣(基本)达到毁誉不动的境地,我们不得不罢一些人,都当成会信任语言,和说,信任文字的那帮人,与那群人,一样,有些人信任文字特别信任就像有些人特别之相信语言一样

语言,能“伤”人吗?如果这么说的话,我们该问:一,什么人,会拿‘语言’去“伤人”,以及,二,什么人,会被‘语言’伤……什么人会拿语言伤人,有意或无意,剧烈,或平淡,当你心怀恶意的时候,无论对方是否被(你的语言所)“伤”到,你都是在伤人。

而,当你无恶意的时候,你或只是傻,或不机灵,或如‘孔子’般的直爽,我不知道,但是‘孔子’,从《论语》当中看,却是爱评论别人的了,一样。故,我不能天然地说,评论别人,是“错”的,但我一般,不会去这样做,而已是也了,一样。

我不爱评论人因为我相信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以及我认知的局限性他都是片面,我评论别人,若果只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那么这话,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别人,没有意义的事,就少干,这是我的处世原则,若果,只是为了‘口舌之快’,那便还是:‘心不静’罢,吾觉得。

因为心静的人,自没有那么多看不惯,既更不会用语言文字,去批评别人,去逞一时的‘口舌之快’了,不是,故,吾不习惯说人

我不习惯说人,一方面是因为,我心静,‘静’了就理智,不会冒断,不会冒失,会稳很多……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听者的感受,就像我说的:“我们不能天然的以为所有人都有像你一样的修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天然的以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坚强,坚强的人,不会罢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并且自己,也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坚强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与品格他和人的外在形式无关

坚强的人,知道怎样与人相处,坚强的人,知道怎样做自己,荣辱不惊,毁誉不动,这是(我认为的)坚强,除此之外,便无再他,一样。

而,反过来,就是:‘要面子’,要面子的人,(在吾看来)是最脆弱的,因,他们听不得‘丑话’,‘怪话’,听不得自己的一丁丁点儿“不好”,和“诋誉”,他们觉得,自己“有”面子,我很想知道,‘面子’,到底是甚么?

面子是甚么呢?

1.

想象力’,一种人的心理作用’,一种精神毒品“有”就“爽”既悲这不就像是毒品一个“吸毒”的人你能说他是坚强

一个吸毒的人,你能,说他是“强”吗,是脆弱吧,是一种歇斯底里的,‘强撑’的“美”了罢,一种,会迁怒别人的软弱,与,一种戒不掉,也放不下的瘾了罢?

瘾君子,说的,就是这种人。

2.

这个社会病了满地都是瘾君子我不评价别人,(另一个原因)也是怕得罪了‘瘾君子’们,因他们的脆弱,与疯狂,我有点儿“受不了”,总觉,这种(指,精神上脆弱者)人,很麻烦。

3.

‘孔子’的时代(指,约两千五百年前)这种(‘瘾君子’)人,可能少,故,‘孔子’可矣自由发言,但是今天还是少说为妙不说最好。因为,这个社会病了,人人都吸了一种,叫:‘面子的毒,放不下,戒不掉,满足不了(就)难受极了,你若是在他(既:吸‘面子’的瘾君子)旁边儿,那你可得想好,你若满足不了他的’(既:吸‘面子’的),那你可要被迁怒了哦

故(吾以为)一个国家的强弱主要看国民之心理素质’,实际心理素质’,才是评断一个人是否坚强与一个国家是否健康的唯一且最重要的标准人人都吸面子’,这个国家很难……

‘孔子’有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情况(既,吸‘面子’),叫:“色厉内荏”(摘自《论语·阳货》),就是指,表面上疯狂,凶狠,内心,却恐惧,虚弱,焦虑,焦躁不堪,面子的人就是这样,你不能让他听到一点儿:“不好”,否则,他就会疯狂的反扑,因为(几乎)深信语言文字’,这点与我不同我觉得语言文字没有任何意义

4.

心静就好。----文 李率 戊戌年 腊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