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热忱好客、开放包容的新绛人欢迎您的到来!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新绛,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597.18平方公里,耕地53万亩,辖8镇1乡,总人口34万人。

新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鼓乐之乡、中国澄泥砚之都、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

新绛,历史厚重悠久。春秋时,绛州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南北朝时,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583)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战国思想家荀子,唐代杰出诗人王之涣,清代儒学家、教育家、《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等文化名人皆出于此地。1949年底,属运城专署。1958年,属晋南专署。1971年,属运城地区。2000年,新绛县所属的运城地区改称运城市。

新绛,文物古迹众多。悠久的历史为新绛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名胜景观和人文古迹。文物资源丰富,全县经公布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共有693处,其中国保15处、省保9处、市保2处。

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的“绛守居园池”,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时间最早的官家园林;创自于唐代的“绛州大堂”,昔日曾是大唐名将张士贵的“帅府堂”,是堂进深五间,面阔七间,为全国州府大堂之最;龙兴寺内的“唐代宝塔”,其迭涩而出,直指蓝天,塔顶曾多次腾烟,青云直上,一连数日,千年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这个谜,时下尚未能解开。

作为晋南唯一的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绛州大堂、绛州三楼(钟楼、鼓楼、乐楼)、绛守居园池等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开发建设的绛州州府核心景区初具雏形。

新绛,文化产品众多。历史上,新绛小手工业发达,民间就有“七十二行样样有”和“南绛北代”的赞誉,共有澄泥砚、云雕、木版年画等传统民间工艺品25大类1800余种。

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14项、市级17项。国家级5项非遗分别是: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绛州面塑、绛州剔犀、梅花点舌丸;绛州鼓乐走进央视春晚舞台,走出国门敲遍世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新绛县是中国18个木版年画传统产地之一。

绛州木版年画制作始于宋、成熟于明清,兴盛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价值极高,其中《春牛图》被中国美术全集收辑。

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冯骥才先生到新绛考察后认为:“绛州木版年画品种繁多,手法齐全,雕版技术精湛、线条细腻,年画内容所能体现的历史脉络清晰,是一项完整的民间文化遗产。”

新绛,产业基础良好。一产有特色,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30万亩,设施蔬菜15万亩,年产销量达14.2亿公斤,是全省首批“一县一业”蔬菜基地县。

二产有基础,以焦化、冶金、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等七大主导产业集群为主,形成了煤化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轻纺工业园。以各乡镇特色创业园为载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小微企业集聚区。

三产有潜力,以绛州大堂、绛州三楼(钟楼鼓楼乐楼)、龙兴寺、文庙等6个国保单位为重点,开发建设4A级绛州州府核心景区。汾河湾市场是晋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西曲蔬菜批发市场是首批国家级农产品龙头企业。

新绛,地理区位优越。新绛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到运城、临汾机场均一小时车程,距太原、西安、郑州各300公里。

京昆高速、108国道、侯西铁路横贯东西,大运高速、232省道、新乡公路纵穿南北,县城核心区距离大西高铁侯马西站仅仅10分钟车程,已经融入到太原、西安2小时交通圈。

当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正积极投身于全力打造人文新绛、和谐新绛、绿色新绛,扎实做好农业现代化提质、新型工业化提速、文化旅游业提位、商贸物流业提档和新型城镇化提升的建设热潮,古城新绛正以崭新的面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热忱好客、开放包容的新绛人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