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为什么不做一个善良的人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昨天从杭州回到了我的家乡小镇,听家里人说起了这大半年来错过的“家乡新闻”,还有我一些儿时玩伴的现状。

我就简单地把那些儿时玩伴分成A姑娘,B姑娘,C姑娘,D姑娘。

关于小时候的记忆不多,12岁以前的记忆总是模模糊糊、断断续续。记忆里有绿水青山,田野里各种无名的小花,湛蓝天空里的燕子风筝,好像小时候的事总是无忧无虑。可是那些美好的部分在我的脑海中很模糊,只有一件事这么多年过去依然清晰。

2000那年,我提前了一整年上小学,所以我一直都比同班同学们要小一岁。因为没有学过系统的小学前教育,我连最基本的上课要起立喊“老师好”也不知道,没学过abcd,写不来一个字,更别说眼保健操、广播体操这种高难度的动作了。所以在我一年级的时候可以说受到很多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嘲笑,被归类为班级的最差等生。在那个“谁成绩好我们就和谁做朋友”的年纪,我总是没有朋友。和班上另外一些同为差等生的小朋友一起坐在班级的最后几排。我忘记我那个时候是不是不快乐,有没有难过,妈妈说小时候的我还是很开朗的,努力学习想要跟上同学的步伐,没有朋友就自己主动参加女生们的游戏。

那些我都不记得,我只记得一件事。

我忘记发生在哪一年,是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我和四个女生一起在外面玩泥巴,后来A提议说让我们一起去她家里看《黑猫警长》 ,A家里挺富裕的,房子很大,一层又一层。我们五个人就一起跟着她爬上了楼梯,围坐在小小的电视机前看了一下午的动画片,直到天黑,各自的妈妈找上门来喊我们回家吃饭。我也屁颠屁颠地跟在老妈身后回家吃了顿香喷喷的晚饭,觉得无比幸福满足的一天。

转折点发生在第二天。

第二天,A的妈妈来到我家,和我的爸爸妈妈说,昨天自从我们去她家里之后,她放在桌子上的戒指就不见了,想问问是我们之中谁拿了,希望能够拿出来还给她就好。我的爸妈把我叫到面前,问我有没有拿。我使劲摇头说没有。“那你知道是谁拿走了吗?”A的妈妈这样问我。“我不知道,我只记得看动画片了。”

说实话,对小孩子来说,黑猫警长的诱惑力远远大过一枚硕大的戒指。

后来她又反复地问了问我很多遍,我一直摇头,她就走了。临走前跟我爸爸说:“麻烦多帮我问一问,如果她拿走了,还给我就好。”

我以为那就代表着事情结束了,可是后来她每天都来我家里问我同样的问题,再后来变成每天要来三四趟。

后来我还跟ABCD一起玩耍,有人问起到底是谁拿走了戒指,大家都说不知道,真的没有看见过。

直到有一天,A的妈妈又来我家,盛气凌人的模样。她当着我爸爸妈妈和奶奶的面,说其他四个人已经告诉她,她们都看见是我拿了戒指,请我马上把戒指交出来,否则赔钱。我一下子就慌了,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我的爸爸是个急性子的人,听到这些话之后就马上对我发了火,还打了我。我使劲哭,只说着我真的没有拿,可是没有人相信我。连我的家人都不相信我。

后来我又看到ABCD,跑过去想问问她们为什么要骗人说是我拿的。可还没等我跑过去,她们看到我之后马上就一起跑远了。

A的妈妈在那之后又来我家很多次,每次我都哭,到后来我哭到嗓子已经哑了,哭不出声音,依旧没有人相信我说的话。

后来事情是怎么解决的,我已经不记得了。

我的记忆就到此为止。

我没有刻意去记这件事,那时候的我太小了,可是这段记忆就这样陪伴着我直到现在,一直在我心里,算是一个隐隐的伤疤。

我得到的经验教训是,首先,如果我依旧有了孩子,当他/她受到来自他人集体的质疑时,我不应该立马站到敌对者的阵营去。因为这是我的孩子,我应当更多关注他/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坏的,就算全世界都否定他,我也应该告诉他:”没事,我相信你。”,爱比恨更能够宽慰人心。其次,这件事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培养了我一些特质。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无法容忍欺骗和偷窃这两件事。最后,年纪不到十岁的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的朋友会一起把矛头指向了我,我的结论是因为我的成绩不够好。那个年纪的小朋友们,乐于讨好班里成绩最好的女生,并且觉得欺负差等生是一件足够资本的事。

所以我开始很努力地学习,比别人少学了一年,我就比别人更加努力。从最基本的abcd开始,从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开始,从见到老师都鞠躬90度喊“老师,您好!”开始。后来,我喜欢上了写作文。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被老师推荐去和五年级的同学一起参加作文辅导,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日记,直到现在没有间断。

如果这些都算好的部分,那不好的部分就是我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内向的孩子。不敢竞选班干部,不敢主动参加女生的游戏,每每到班级分组需要两人搭档的时候,我总是自觉地去和班里的差等生一起组合。虽然那个时候我的成绩已经不再是班级差等了。但这种强烈的自卑感一直在。

有时候我们觉得小时候的事都没什么终要,可是往往一件大人们早已遗忘的事,却会对一个孩子造成一辈子的影响。我后来觉得长久时间以来我身上带有的戾气和坏脾气,也深受其害。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年级大分班,我遇到了一个改变我命运的班主任老师。

开学第二天,老师把我叫到门外,问我要不要竞选一下班干部。我低头红着脸,说:“老师,我不想当。”“为什么呢?你不想为班级同学服务吗?”“不不不”我摇头的速度比说话还快。“老师知道你很喜欢语文,也很喜欢唱歌,可以试着去做这方面的干部呀?是不是?”我始终低着头。那天下午和班主任在教室门外很久,她说了很多很多话。

第二天,我鼓足勇气站到全班同学面前,声音也在颤抖,脸比苹果还红,竞选了语文课代表。我忘记说了什么,就记得当我说完这一切后抬头的时候,班主任一直看着我,然后带头为我鼓掌。她站到台上说:“XX本来是个有一些害羞的女生,今天她能够站到台上来自我推荐,老师真的很为她感到自豪!……”

啊,就是这些话,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轨迹。

我选上了语文课代表,很小的一个干部,我每天都做得有滋有味。后来尝试着去竞选了音乐委员,再后来选上了班长,再后来经历的一切一切都不再是小学前三年自卑又胆小的模样了。

在我后来的学生时代中,一直和这个班主任保持着联系。包括青春期的迷茫、中考、高考,一切我成长可以分享的部分,都有这样一个善良的导师。现在看来,当初她做的可能也就是很小的一件事,给予自己的学生适当的鼓励,幸运的是,这个学生全都听进去了,然后自己做出了改变。

我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学习师范,以后也将会成为讲台上的导师。我也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给她们看,因为我们真的不会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的确是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会有人因为这么一件事,永远对你心怀感激。

后来,我考上了市里的高中,和小时候卑微的一切做了了断,得到了新的开始。再后来,高考来到了杭州,离往事越来越远。

今年我在学校复习考研,对家里的事很多都不知情。昨天到家后听妈妈说起很多关于小时候玩伴的近况。AB很早就不念书了,全都早早进入了社会。B的爸爸在得了狂犬病后去世,妈妈再婚。C和D一起念了一所乡下高中,大学期间C的爸爸杀了人,进了监狱。D后来考了一所三本院校,现在和一个早就进入社会的小伙谈着恋爱。有一个姑娘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出了家。还有一个,也是早早进入社会,我在高考前见过她一次,恨天高加大浓妆,一身与我格格不入的短裙装扮,现在是一个三岁娃娃的妈。

小时候和我一起玩耍过的伙伴,至今仍在念书的只有我一个了,纵观大家的经历,这些年中我们都多多少少经历了一些不幸,但算是在平凡完整人家中正常成长起来的,也好像只有我一个。

前几年回家过年,奶奶说,其他老人都说女孩子念那么多书没用,还不如早点嫁人。今年回家,说那些话的奶奶们在我奶奶面前抱怨着儿孙们家庭的不和谐,说还是你家念书好,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我哭笑不得。

我写这么多并不是想要表达我比她们过得有多好,每个人在自己成长中都有自己难以忍受的部分,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很多自己觉得不对,可是没有能力改变的事。念书也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就连考研这种足够改变人生轨迹的考试也存在考前泄题的事实。我羡慕可以早点赚钱养家的生活,我也有辛苦养育我二十多年,但我却至今无以为报的父母。我也不能批评那些伙伴,因为当时我们都太小了。小孩子的认知中,如何保护好自己可能就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是这种认知,应该会随着时间变化吧。有时候仅仅是做个善良的人,并不代表就无法保护自己了。

我们这么平凡,很多事都改变不了,我们所能改变的或许真的只有自己。人生逆旅,保持自身的善良,不欺骗,不诋毁,做个善良又努力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