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免费时代是怎么实现的?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前段时间和一个客户去沟通一款互联网产品,客户对产品优势基本了解后,转而询问起这款产品的盈利模式,他认为如果一款产品没有好的盈利模式,一定不是一款健康的产品。看来,现在人们已经从简单的我能得到什么,过渡到我能稳定得到什么的转变。

不过去看下身边的热门软件,似乎免费是互联网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些免费的互联网企业并不是活雷锋,他们都是可以找到盈利的平衡点,那他们都是怎么玩的呢?

我们可能还记得,当年刘仪伟那个惊呼:“真的免费啦!”,这个360杀毒软件广告吧!不得不说,这是颠覆杀毒市场的玩法,由此360就把瑞星、卡巴斯基等收费软件彻底踩在脚下了。免费对大众来说,实在是难以拒绝,因为免费让用户的心理负担彻底放下。行为经济学中有所谓的“一分钱效应”,也就是用户为产品付出第一分钱的时候,往往是难度最大的,而只要付了第一分钱,后面的付费就简单得多。而很多互联网产品用免费大旗,是想先把用户笼络进来,再反复引诱,就不愁没有付费升级的机会。

当年QQ在收费方式上就犯过错误,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硬是找不到盈利方式该有多么痛苦,最后一拍脑门就从源头开始收费,也就是注册收费,这引起市场强烈反感,最后让其竞争对手用免费噱头,开始疯狂蚕食QQ市场,虽然QQ注册收费很快就取消,但它已经培养起一批短期内无法剿灭的对手,比如UC。经历了这次战略失误,让QQ开启了,互联网基础服务免费,高级功能收费成为惯例。。

当然,除了这种差异化服务,差异化补贴模式也是非常常见的免费方式,这点有点类似日本曾经的汽车销售模式,日本汽车依靠其超强的性价比深受市场青睐,因为他们把汽车价格压到最低,甚至是不赚钱,而且还确保在质保期间内不会出现零部件的损坏,但它用独特的零部件结构,收取高额零配件价格来获取收益。在互联网游戏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游戏都是免费的,让大部分免费玩家只是来活跃人气的,但当游戏火爆之时,只要从海量用户中筛选出部分付费用户,就可以实现巨额收益。毕竟体验急速的飞升,以及获得膜拜,还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的。

而类似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以及很多自媒体平台,他们提供的似乎是存粹的免费服务,但这里还是可以形成利益链条,只不过收益是通过第三方用广告费模式进行支付,也就是所谓“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

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前期不去想盈利模式,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被BAT收购,或者上市套现。这就类似于一个网红想着要在最火的时候套现离场,因为火一辈子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见好就收是最保险的方式。所以当企业追求的是用户数量,以及漂亮的数据时,通过砸钱砸,通过现金补贴吸也是可以实现的,但多少还是风险偏大。

不管怎么说,我们能生活在这个互联网免费时代,应该都是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