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年后,愿你不再颠沛流离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红极一时的畅销书《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作者是卢思浩,一个90后小男生,按理说,我们年纪相仿,应该会产生很多共鸣才对。事实上,这好像不是我的菜,总觉得故事青涩,缺了那么一点点沧桑感。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我还是更喜欢三毛、路遥、大冰、林语堂、龙应台等等,大叔大姨这一款的。

不过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90后小男生,就已经出版了四五本畅销书,版税拿到400多万,真不是盖的。

虽然对他的书不太入迷,但从中感触也蛮多的,知道了,在任何地方,任何年龄,都不可能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那段时间,他借住在朋友的出租房里,既要考雅思准备出国,又要考研,白天除了吃饭,几乎都在学习。

写书的梦想又不想放弃,就只能缩短睡觉的时间。怕打扰到朋友,晚上就去图书馆待到凌晨三四点钟,看书,查资料,写草稿,改草稿,再写,再改。

很多人说卢思浩是天才,鬼才会知道他的天才是怎么熬出来的。

《说出我世界》,是一档明星演讲类节目。

有一期请来的是奥运冠军邓亚萍,但她跟大家聊的最多不是乒乓球,而是退役之后的事。

萨马兰奇为邓亚萍颁奖

很多运动员退役后,都会进入一个转型期,有的进了娱乐圈,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进入学校当了普通体育老师,而邓亚萍选择了去清华大学进修。

去的第一天,英语老师问她,你现在英语是什么水平?

邓亚萍说是零。

老师让她试着写写26个英文字母,邓亚萍在脑子里各种搜罗,连大写带小写,也没写全26个字母。

回去后,她下载了各种学习英语的软件,抱着厚厚的牛津词典,从字母开始,到单词,到句子,一点一点地,一遍一遍地跟着读,练习发音,走在路上嘴里都会咕念着什么。每天用在学英语上的时间不下12个小时。

之后,在英国的一次关于体育的国际会议上,萨马兰奇邀请邓亚萍上台发言,用邓亚萍的话说,老萨本以为她会用中文演说,没想到一张嘴是流利的英文。

而此时此刻,邓亚萍刚刚学习英文三个月。

她又想攻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所有朋友、家人以及老萨都不赞成,因为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太难了,它要求毕业生必须在某一领域有所创新,有自己的造诣。

于是邓亚萍开始坐着火车,跑遍英国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搜集资料,采访了七百多人,搜集了上千条的视频音频资料。

用了三年的时间,八万多字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并顺利通过答辩。

从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到完成本科学业,又拿到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邓亚萍用了11年的时间。

邓亚萍剑桥大学毕业典礼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在舞台上光彩照人。

他们在赛场上风度翩翩。

他们每次出场都满面春风,自信满满。

他们有车有房有存款,事业有成,生活富裕。

他们大多是我们眼中的天才、明星,他们被我们称作“不平凡的人”。

然而。

相声演员何云伟,学徒期间,每天背诵灌口、报菜名、相声段子不下500遍。

影视演员于荣光,未出道之前,在别人休息的时间偷偷练功,每天摔到头破血流。

“九球皇后”潘晓婷,从刚刚记事起,每天花在球台的时间不下于10个小时。

畅销书作家周冲,两天看一本书,每天看一部电影,每天坚持写作,每天向公众号推送至少一篇优质文章。

夜里孤军奋战

然而,

此时的我们,颠沛流离,没车没房没存款。

工作不济,事业平平。

抱怨工资太低,学习太累,没时间旅行,没空午睡。

可是,

如果你是销售员,有没有每天打500个电话寻找新客户?

如果你是人民教师,有没有备每一节课超过3个小时?

如果你想通过考试,有没有学习到深夜,冬天困了冷水洗把脸,夏天热到屁股上坐出痱子?

如果你想成为吉他手,有没有一首歌练习超过两百多遍,手上都磨起了老茧?

如果你是律师,有没有熟读各条律令法规,信手捏来,运用自如?

苦读三千

有本管理学的书里说:如果一个人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愿意花费1万个小时,他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或者佼佼者。

所谓的“你真厉害”,所谓的光彩夺目,都是用几千万吨汗水和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孤独与寂寞浇灌出来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当你再抱怨自己为什么还不成功,为什么自己不如别人过的好的时候,先问一下自己,在这个事情上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跟精力,做了几分的努力!?

正如卢思浩说的,当你的才华还配不上你的雄心的时候,你就没有资格抱怨。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愿我们竭尽所能,愿我们全力以赴,愿我们此后的日子,不再颠沛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