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夏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01.

老夏是村里唯一的老光棍。六十多了,无妻无子。

老夏的脸蛋圆圆的,像一张饼。满脸的麻子,额头上爬着三道蚯蚓般的抬头纹,右侧脸颊上有一道疤,那是子弹划过留下的。嘴唇上是两撮八字胡。古铜色的皮肤里,刻满了细碎的皱纹。因为这八字胡,老夏的长相颇有点日本人的味道,于是被人喊夏鬼子。

老夏不乐意了,嘴一撅,往上翻着白眼说,小日本鬼子都是爷爷的手下败将。你们这是看不起人嘛。

“哟,你就牛吧,谁还不知道你,真打起仗来一准躲起来。”

“你胡说!我这脸上的疤是假的?当年打小鬼子,我可不含糊。一颗子弹就撂倒一个。小鬼子到跟前,眼睛都不眨一下。想当年我打鬼子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躲在哪里发抖呢。”老夏大声地反驳。

“那您这么英勇,不正式参军,只是加入民兵组织打打小游击,可惜了啊!”

“瞧瞧你们这觉悟。在哪里打鬼子,以什么身份打,重要吗?不都是抗日?”

“得得得,您老是抗日大英雄!哈哈。”大家一哄而散。夏鬼子的称号,也因此变成了麻八。

02.

老夏不抽烟,也不怎么喝酒。他喜欢摇着一把折扇,哼着小曲儿。扇子的面材质是绢面的,正面画着一副山水图,反面题着苏轼的赤壁赋。

开始好些人看不惯,大老粗装什么文化人。于是调侃老夏,麻八,整天看你哼得有模有样的,你还会唱戏?

“那当然,我可是曾经给部队首长唱过的。”老夏嘴角微微上扬,浅浅一笑。

“那要不给我们来一段?”

“对呀对呀。”很多人跟着起哄。

“这儿地太小,施展不开。”老夏撑开折扇,用手轻轻摇着。

“是不是真会呀,不会又是在吹牛吧?”

“你们懂什么?唱戏不在台上,那是有辱梨园先人!”

“哟呵,还梨园先人呢,麻八你蛮专业的嘛”

老夏并不说话,只是闭着眼睛哼了两声。

“哟,麻八,你这扇子不错啊。”

“你知道啥呀,麻八这扇子,是首长送的,能有差吗?”

“听说还题着大文豪苏轼的赤壁赋呐!赤壁赋你们知道吗,苏轼最有名的文章!”大家一唱一和,很是热闹。

“看不出您老还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啊!窝在这么个小旮旯里,真是埋没人才啊!”大家一哄而笑。

“得得得,懒得理你们。”老夏摇着折扇,继续哼着他的小曲儿,回家了。

老夏的扇子,是以前部队的领导送的。1945年的春天,和老夏相依为命的娘病逝了。老夏想着反正自己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就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组织。

因为嗓子好,会几句京剧腔,部队上的领导很欣赏,就时不时给大家来一段。领导送了他一把扇子算是作为回报。没多久抗日战争结束了,民兵组织解散了,老夏自然就回来了。

03.

老夏脾气好,心大。尽管大家总喜欢拿他开涮,可他还是每天乐此不疲地往村里的闲话中心跑。

本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是没错的,可这是在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村,这就有点强行附庸风雅的味道了。

偏偏在农村里,大家又喜欢聚到一起。有事没事嗑嗑瓜子聊聊天,讨论着张家长,李家短。于是老夏就是重点讨论对象。但他也不会气恼。对于大家的玩笑,老夏早就养成了过眼忘的习惯。

村里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有时候会拿老夏开玩笑。麻八老光棍,没老婆热炕。

老夏也不恼,笑嘻嘻的对孩子们说,小捣蛋鬼,小心回去挨揍!说着装作一副要打人的样子。孩子们做着鬼脸,一哄而散。

有人问他,麻八,你不生气吗?

老夏说,孩子们懂个啥,还不是哪家大人在背地里编排的?孩子们只是觉得好玩,哪里明白得了那些。

哟,真没看出来啊,老夏。还是你当过兵觉悟高。

但是有些人慢慢用老夏的称呼代替了麻八。

04.

夏天孩子们都喜欢钓虾,三五个小伙伴聚在一起,是最让人期待的事啦。不仅是为了那一种乐趣,一种成就感,更是为了那一盘飘香的小龙虾。

池塘里长着一大片荷,碧绿的荷叶中间,开着许多粉色的花,有的露出里面鹅黄色的嫩莲蓬。当然也插着许多箭一样的花骨朵儿。荷叶青翠欲滴,仿佛连时不时滚落的水珠,也是绿色的。

水草还是很茂盛肥美的,青蛙浮在水草边上晒太阳,红色的大龙虾在水草下面吐着泡泡,水里还不时晃动着鱼的身影。就在大家认真钓虾的时候,有人落水了。

孩子们吓呆的时候,老夏却一头扎进了水里。好在及时,孩子救上来了。围观的邻居们,看到老夏敏捷地跳进水里救人,惊讶地张大眼睛说不出话。

“想不到啊,老夏你身手居然这么好啊。”

“人家好歹当过兵的嘛......”

大家议论纷纷。

“哎呀,没什么好看的嘛,我又不是女的。别盯着我了,我得回家换衣服了。”老夏赶紧拿起地上的外套,翻出里面的折扇,仔细看了看才放心地收进口袋里,走回家去。

第二天一大早,老夏正靠在躺椅上听着收音机里的戏,看见老杨手里拎着两只活鸡,提着一篮鸡蛋,一只大羊腿来上门了。孙子的手里还抱着一个大西瓜。

“老夏,挺舒服的嘛。”老杨走过来,吭哧吭哧地走过来。

“你这是?”老夏起身坐起来了。

“没什么,一点小心意,别嫌寒酸。”老杨说着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了桌子上。

“娃啊,叫夏爷爷!”

“夏爷爷!”孩子叫的很大声。

“诶!真乖!”老夏一把搂过小孩,在脑袋上摸了摸。

“老杨,你来就来嘛,拿这么多东西干嘛呀,我家里都有啊。”

“老夏,你别嫌少啊。你救了娃儿一命,怎么样都要感谢你啊。”老杨握着老夏的手,认真的说。

“老杨,你这是哪里的话,我怎么会嫌少呢。娃娃落水,换了别人看到了也会救的嘛!再说,这些东西我都有嘛,我一个人哪吃得了那么多呢。你把这些都拿回去吧。娃娃正在长身体,我救了他一命,你不好好养他我可不干的啊。”老夏说完,笑着问孩子,“娃娃喜欢吃肉的吧?”

小孩愣着眨眨眼睛,看着自己的爷爷不说话。

“老夏,你好歹收下啊,不然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啊。”

“那这样,把这个西瓜给我,礼我收了,这样可以了吧?正好天气热,吃点西瓜消消暑。”老夏转身要去拿刀切西瓜。

“别别别,你留着慢慢吃啊,我家里还有的。老夏,那这样,我们走了啊。”老杨牵着孙子就要离开,老夏赶紧从屋里跑出来,把老杨带回来的东西又交到他手里。

05.

老夏还是每天吃过饭,拿着折扇,哼着小曲儿,到处去转悠。

“老夏,今天又是啥曲呀?”

“人老夏说了你也不懂。”

“霸王别姬。要不来一段?”

“不是会有辱梨园先人的吗?”

“没事,先人会理解我的。群众呼声高涨也不能置之不理,是吧?”

“你是抗日大英雄,你说的都有道理!”

老夏撑开折扇,咿咿呀呀地开始唱起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