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hole 文学/情感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语言的魅力和妙用,我想我不需要再赘述了,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案例和名言都有所佐证。
今天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性格色彩这门流行心理学。性格色彩就是把一个人的性格,按照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进行基础划分,每个颜色性格的人都对应相对显性的性格特征和标签。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将人分成红黄蓝绿四个种类,从逻辑上来讲是略微有点不足的,即便是像十二星座一样分成十二种也未必科学,更何况从十二种缩到四种。但,万物有共性嘛。
个人认为性格色彩或者叫色彩心理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科,至少它提供了一种快速了解自我与别人并建立快速高效的沟通的理论指导。
我们不必深究心理学本身的来龙去脉,能有什么作用,而是聚焦于一门理论如何应用到更多的真实事件和真实的案例里面去。所以,在一门新理论对于人类发展的贡献这件事情上,个人还是很倾向,个性化应用的研发跟探索。
所以对于今天性格色彩成立的这个本色营项目意义重大。早前乐嘉老师的这个性格色彩学理论只是告诉你一个逻辑思考的方向和方法,然后给你一个鲜活的实际案例。但,人有不同,生活其实也不同,所以,我认为,个性化的行业/专业/案例应用才是这个理论真正的价值所在。
比如,你可以把它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上碰到的选,招,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过程,完全可以应用性格色彩理论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人力管理更高效。
也可以应用到家庭关系管理上包含夫妻关系管理,婆媳关系管理,以及父子关系管理等等。你知道你的妻子是红色性格,喜欢听好话,那你就多用恭维性的语言和语调来沟通,肯定不吃亏。
当然这个性格色彩的理论还可以更多地应用在销售领域。比如寇乃馨就提到怎么运用一个色彩心理去快速地判断你要推销产品的客户,属于什么性格类型,你至少能快速的组织适合的方法和语言,这样能降低被拒绝的概率,从而提高销售概率。
怎么用呢?比如红色性格的人喜欢别人抬着他,那黄色性格的人其实喜欢前言简意赅的交流,不喜欢啰嗦,蓝色性格的人不喜欢过度的个性化的描述,绿色性格的人,直接给他更多更具体的意见,或者建议会更好。在真实的交流中,交流方式往往比交流内容本身更能影响一场交流的质量。
从来都相信语言的魅力,也更相信演讲的魅力,正如黄国伦老师提到的"生死在舌尖权下",任何决定任何历史,其实它最原始的源点都在那三寸不烂之舌,这就是指令。那也就意味着发什么类型的指令,怎么发指令,很重要,也就是说,说话很重要。
语言表达相对比较流畅的人,是说得好的人。但是除了说的好,其实还需要说得巧,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说什么样话也很重要。但真正让说话达到四两拨千斤锦上添花,价值千金,那就要说得妙了。
听完今天这么多位老师的主题演讲,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受过培训的演讲,和没有受过培训的演讲,差别还是很大的。
一场成功的演讲,一般包含三大要素,具体为何,请看下回分解吧!
本色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