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世相又再一次发起了“逃离北上广”的活动,名为《我准备了100张免费机票和10万次逃离:4小时后又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第二期它在文案中如是写到:
逃离北上广这个词背后是我们的两种强烈社会冲动。一是暂时离开当下生活,寻找精神力量;二是长期离开,实现更想过的生活。
与此同时,它将此次活动的目光着眼于“前方”而不再是“远方”,这个可以算是相较于第一期在“追求”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前方更多的是未来 、是成长,而远方则更像是浅层的地理空间。
平心而论,我依旧对此次活动是不置可否的态度。
新世相认为:我们不该污名化逃离背后的这两种合乎情理的冲动,不该忽视他们。“逃离”不是不负责任的躲避,而是看清生活、改变生活的积极努力。
但若真是如此,那又为何是“逃离”。“逃离”这个词,本身便充斥着被现实所击败、向现实屈服的意味。如若真是我们因为看清了自己的内心,知道了自己的真正所求,从而离开“北上广”,追求自身所向往的生活,那也就不再是“逃离”了,而是“选择”。一种心甘情愿的选择,而非“逃离”伴随着太多的不甘和无奈。
这些概念上的自相矛盾,并不会影响其活动的传播效果。新世相依旧会有大批的受众,趋之若鹜蜂拥而至。因为它激发了人们心中的共鸣,触动了用户内心最深处的柔软。对于一个“文艺、小众、重精神”的产品,我想仅有这点,便是足够了。
如果有读者看到这里,也许会猜测今天我是不是打算聊聊走心的文案怎么写或是爆点活动怎么策划了。非也,今天我们不聊干货、不聊方法论,只是聊聊近几年甚嚣尘上的“逃离北上广”。
一线城市居高不下的生存成本、与日俱增的生存压力,使越来多的人把“逃离”挂在嘴边。但殊不知,说着同一句“要逃离”的人,却并不一定是同一类人,而是四种。
第一种:抱怨的同时也懂得努力。这一类人虽也会抱怨“北上广”的生活太辛苦,但他们知道只有在这里有更多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他们虽偶尔气馁但从不放弃,朝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着。
第二种:抱怨、渴望改变却不愿努力。这一类人对当前的生活充斥着不满和怨念、不甘现状,但是没有足够的毅力奋发想上。在大城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却又不愿意离开。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许毕竟经营了这么多年,不愿换个地方从头开始;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是对未知的恐惧。
第三种:这里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选择离开去追寻新的生活。这类人和第一种都是敢于追求,敢于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换个城市只是换了个奋斗的环境而已。他们是离开,而非逃离。
第四种:北上广的生活太辛苦,所以离开去一个更加轻松的成熟度过余生。如果说第二种人只是精神上的逃离,那么这一种的就是连身体也逃离了,他们的离开不是心肝情愿的。迫于无奈而离开,我想就算换了个地方生活,他们也不会开心。因为他们的内心是不甘的,他们心里想的依旧是大城市的灯红酒绿,难以真正发现享受小城市的美。他们与小城市更像是同床异梦,但是很可惜我们中大部分离开的人都属于这类。
犹记得在我学生时代,我的一位兄长和我说:“三年是一个分水岭。那些在一线城市打拼奋斗的人,有多少会留下来,有多少会离开,第三年往往都会做出选择了。”
当时我不信,而现在我信了。
眼看又是一年毕业季了,我想应该又会有一大群毕业生如我当年一般。在毕业前夕一次次地问自己:“是去北上广深闯荡一番博一个前程,还是回到老家找个安逸轻松的工作。”
毕业的这些年头,在很多事情上我的认知都产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但唯独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却依旧如同当年一样。
“看你想要什么。”
我一直觉得,无论是选择去大城市闯荡还是回小城市发展,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唯一解。
如果你不习惯大城市的高节奏高压力,又不愿意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得不到你想要的,毫无疑问,你在大城市并不会开心。如果你获得的是你想要的,那即使再痛苦你也会心甘情愿;
同样,如果你选择了回小城市发展。但却又不甘平淡的生活,因为从未亲身体验,总是羡慕大城市的生活,但却又由于各种原因不离开。那么就容易陷入“想要的得不到,拥有的不珍惜”的痛苦。反之,如果你在小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享受着当下的生活,那么你依旧能过得很开心。
当然,这里“你所想要的”包含了太多太多,不仅仅是你自己,可能还要考虑父母、家庭、孩子如此种种。可能你要考虑到大城市医疗资源、教育资源更充沛,你的孩子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你曾经的梦寐以求。
而这又将是另一个选择。所以说,其实我们面对的不是要去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而是选择我们“想要”的。在哪里生活,只是我们达成心愿的一个手段。
至此,或许有人会说。“我们都还没毕业,都还小,我怎么知道我现在想要的,是不是还是我以后想要的。”
会这么问的,应该是大部分对未来迷惘的人吧。那些真正意志坚定又目标清晰的,我想也不会有这个困惑了。那些品性坚毅的人,往往对自己都狠,不怕失败,不惧选择。
“不确定自己要什么,不敢保证现在想要的是否还是自己以后想要的。"
对此,我建议大家参考“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大家对大小城市的左右摇摆,无非是在艰苦和安逸之间难以抉择。
如果我们一开始选择去体验一下高强度的工作、高节奏的生活,即使最终发现这种生活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从而选择另一种生活,那重新适应也就显得相对容易一些。毕竟高强度高节奏的精力,往往能够塑造你的执行力和技能,而这些都有助于你适应环境。
倘若一开始选择了安逸的环境,最终不甘于此希望外出闯荡。这时候大部分人多会显得力不从心,与一线的技能知识脱轨反而是其次,最大的障碍往往是过往习惯的调整转变。习惯了安逸轻松的生活,又有多少人有这么大的毅力和体力能适应忽然恶劣的生存环境呢。
一直觉得,人这一辈子最痛苦的事情便是后悔和遗憾。
一开始选择了大城市,最后发现不合适离开。虽说会怀念,但至少知道自己不喜欢也就不会后悔;即使是因为客观原因而“逃离”,但至少曾经体验过也就不会遗憾。
但若一开始选择了小城市,若我们心安理得自得其乐那自不必说,而且应该感到幸运找到了我们想要的。但若是内心不甘,对外面的世界蠢蠢欲动,倘若一鼓作气扬帆起航也就罢了;若仅仅停留在心有不甘却不付诸行动,那这个后悔和遗憾便会一直积压在你的心中,郁郁寡欢那是何其辛苦。
年轻人最大的资本便是年轻,若你即将毕业,或是你刚毕业不久,面对未来又不知何去何从。那么就请先问问自己到底要什么,如果不清楚,那不妨试试走出来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或许你会迷失,会迷惘,但经历多了,一日三省,终究能够更加的清楚本心。
最后,希望如果有一天,你我离开大城市的时候,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而不是“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