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读后有感系列]读后感:《娘》读后感其三”,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正月初九的上午,在同事购买的书中,偶然发现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本来,正在读《菜根谭》的我,一下子被《娘》这本书吸引了。于是我就开口向这位同事借读。这篇20万字的散文像一块有着无边磁力的磁铁将我全身心紧紧地吸咐,饭顾不上吃,家务顾不上做,且边读边慨叹,边读边流泪,直到夜深人静,读完全文。
彭学明的《娘》是一篇悼亡文字。娘的一生,作者用这样一段文字来表达:
“都说有一种能够飞翔的无脚鸟,因为没有脚而无处停靠,不能歇息,只能一直不停地在空中飞。无脚鸟一辈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死的时候。但无脚鸟却从没忧伤哭泣,而是轻盈歌唱;从没停靠歇息,而是不停飞翔。无脚鸟之所以不停地飞,是因为无脚鸟的心中有一个美好的天堂,它要拼其一生,寻找美好的天堂;无脚鸟之所以不肯歇息,是因为无脚鸟的心中还有一轮光明的太阳,它要拼其一生,飞向光明的太阳。所以,无脚鸟又叫天堂鸟和太阳鸟。娘,就是那只飞了一辈子都没有停歇、无处停歇,也不肯停歇的无脚鸟。娘心中的天堂和太阳就是儿女们的幸福和安康。娘穿过一生的风雨和辛劳,把儿女带到风平浪静的港湾,让儿女得到幸福安康后,精疲力竭,戛然而逝了”。
这是彭学明眼里娘的终极形象。娘就是“无脚鸟”,这是谁也不愿承认但谁无法不相信的谶语。彭学明这段充满深情的叙述充满着对这个谶语的解构。
更加具有悲怆情怀的是,作者的悼亡中饱含着愧疚之情,特别是彭学明凭着自己的文学天赋和后天努力终于撞开一条人生之路后,想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接到城市生活,因为娘大半生都生活在农村,像生活在野地里的一棵树,早已习惯了山野的风霜雨雪,娘的身上是土根,是泥腿子,血液里早都是底层者的痛与爱;将这样一棵树移植到城里,不免水土不服,永远处在精神的边缘状态。而作为城市名人的作者,每天忙于接待与应酬,工作忙碌如一只陀螺,或者说因为自私和冷酷,根本就忽略了娘的孤寂和无助,更不用说能够坐下来陪母亲唠唠嗑、捶捶背。不难想象,被强迫进入这座特别陌生的水泥森林生活的娘,就情感和精神而言,宛然置身一片荒芜的沙漠。娘摆小摊、搓麻将等,是寻找精神突围的举动,是寻找精神通道的努力,最后也被“我”粗暴地加以阻止。彭学明是在娘弃世多年之后才有了清醒的认识,才有了彻悟,才发出了锥心的呐喊:“为此,我每天都在深深自责和后悔。”“我不该不听娘的,硬逼着把娘往医院送。”“我是亲手杀害娘的凶手!”读到这些深深自责和忏悔文字,每一个读者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动容,尤其是那些已然发达了的儿子,一面是孝顺父母,将老人接到城里,住进鸟笼一般的套房;一面又忙于自己的工作与应酬,将老人撂在一边,老人除了电视之外,想嗅嗅泥土的气息而不可得。“孝顺”二字,除了“孝”字,后边还跟着一个“顺”字,有时候,孩子因“孝”而忽略了“顺”,反倒加速老人生命的枯萎与凋零,这是不能不引起我们警醒的一个具有现实性意义的命题。
作者写了一位苦难的娘的形象。娘先后经历了四次婚姻,从某种角度上说,四次婚姻并不是为了追求感情,而是为了生存。在彭学明如诉如泣却又凄美的笔调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湘西母亲为了儿女是如何忍辱负重、含辛茹苦,让人心酸落泪。
娘为了维护自己孩子的尊严,在“我”多次遭继父儿子——“我”的哥哥一伙小孩暗算、毒打,母亲为了“护短”,经常与别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我总责怪娘跟人吵架打架,却从没想过娘吵架打架是为了我们兄妹不被人欺负。老年护犊不惜舍命的娘是在牺牲她的尊严来争取我们孩子的尊严,娘是用她身心的痛苦来赢取我们孩子的幸福。我却一点儿也不理解,只是固执地认为娘老跟人吵架很丢人。”
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地上学,身患重病的娘二十多年里,如何“缮粮”,如何因丢社会主义的脸而被当作“嫌疑犯”抓起来,读来让人觉得满纸泣血。“每个村庄,每个寨子,娘都会缮上十天半个月。娘是生活逼出的一把梳子,把村庄和田间,一一梳遍。”“久而久之,周围每个村庄和寨子里的人,都知道上布尺有一个半身不遂的女人在缮粮盘儿养女,都被娘感动。”一方面,像许多成长的孩子一样,彭学明为有这样一位母亲感到不解和抱怨,因为娘这么做太伤自己的自尊心,作为一个长大成人的男子汉,“我”不是用男子汉的血性和作为孩子应有的孝心去保护娘,反倒由于严重病态的自尊心而胆怯别人的白眼。更有甚者,自己高考梦想的破灭也变成了对娘无休无止的积怨和仇恨,“火山一样,全部爆发”。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娘’不在。”这一切都是在娘离世之后,彭学明才有了清醒的认识,才真切感受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沉重。众所周知,由于中国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自然而然地,国人也就缺少了一种带有鲜明自我批判与反思色彩的忏悔意识。本文的深度之处,正是建立在一种真切的忏悔意识之上。同时,作者对如何爱自己的亲人也提出了一系列天问式的发问,引发我们作更深入的认识与思考。
延伸阅读
[读后有感系列]《三国演义》读后感其一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读后有感系列]《三国演义》读后感其一》,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这是一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震撼人心的一部佳作,它记载着东汉末年时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并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画卷。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赵子龙,在《赵子龙单骑救主》中,赵云在杀曹军的时候,发现刘备的夫人和儿子阿斗不见了,便连忙去找。走了一小段路,迎面遇到曹操部将夏候恩,赵云挺枪向前,只一个回合就把夏候恩刺死,并顺手夺过了他手里的宝剑。在百姓的指点下,在一个断墙后面,赵云发现了刘备的夫人和儿子阿斗,夫人身受重伤,为了不连累赵云突出敌军重围,她把阿斗放在赵云面前,自己却翻身跳进枯井。赵云想救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满含泪水,抱起阿斗,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把阿斗安全地送到刘备的身边。
赵云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使我联想到了四川汶川地震之后,解放军叔叔抢险救灾的情景。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陡峭险峻的深山里,现成的山路没有了,为了一些年迈体弱的老人安全转移,八九个解放军就用自己的身躯搭成一个“人梯”将这些老人一个一个地传送下去,他们就跟赵云一样勇敢,舍己救人。
在四川地震的抢险救灾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勇敢的英雄。在房屋倒塌的时候,是他们冒险去救人;在哪里有险情,那里就出现他们忙碌的身影……所以,我们一定要向这些英雄们学习!
《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众多,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是一部很值得我们阅读的文学名著。
[读后有感系列]《四世同堂》读后感其三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读后有感系列]《四世同堂》读后感其三”,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这本书我看了31个小时,可以说是我上大学以来看的最用心的一本书了。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只是认为老舍先生是个作家,但是看完书之后,我便非常的钦佩他。写这本书,需要一个人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但是要写好这本书,需要在阅历的基础上加上有力的文笔,我认为,一个人要能做到其中的一点就已经很了不起,况且老舍先生两点都具备,在读前半部分时我惊叹老舍先生对北平对小胡同对小四合院的细节描写,在读后半部分时我又常常因为先生的一段或一句或感到愤怒或快要落泪,这本书真的能将人带回那个战争年代,就像老人讲故事那样。全书是围绕着祁老人家写的,描写了小羊圈里各色的人在战争前战争中之间的生活和心里的变化,有人被逼无奈为了生活必修忍受着日本人的耻辱,有人为了钱权不惜出卖同胞讨好日本人,有人虽年老但是思想进步,有人年轻但目光短浅,有人是女子但敢于为国杀敌,有人是男人但甘心当走狗……书里还有很多很多,我是无法一一列举出来的,但是那皇城脚下发生的事却是让我不能忘却。一部剧抗日神剧能写出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但是只有《四世同堂》才能描绘出英勇背后老百姓的生活。老舍先生最后说‘小羊圈里,槐树仿佛在摇着叶子,起风了’,我希望小羊圈在遭受战争后能够回归平静祥和。
[读后有感系列]灰姑娘童话读后感400字作文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读后有感系列]灰姑娘童话读后感400字作文》,希望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灰姑娘有母亲,但不是亲生的。她的继母有两个女儿,她是母亲、有母爱。可她的母爱太自私了,全部用在了自己女儿的身上。
两个女儿对可怜的.灰姑娘并不珍惜,让她去当奴隶,甚至连狗都不如。狗有温暖的住处,而她却只能在有灰烬的地方睡觉。每一天过着下人般的生活,早起打水,做饭,洗衣服……尽是粗活,脏活,累活。她本该住在自己的房间,穿着漂亮的衣服过着小姐的生活。但是继母来临,自己失去了一切。
灰姑娘坚强,没有放下对完美的追求。当听到王子举办舞会的消息,她在小鸟们的帮忙下,不顾继母的阻挠,参加了舞会,并且立即被王子注意,最终成为了王子的新娘,和王子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了一齐。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灰姑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灰姑娘坚强,应对继母和两个姐姐的虐待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取坚强,勇敢的去应对困难,最终看见了“彩虹”!
风雨过后,便是彩虹。我起初不太相信,但是看了《灰姑娘》之后,我明白了。人生历经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不坚强的应对困难,胜利的大门怎能向你敞开?风雨过去了,彩虹来临了,难道不是吗?
在暴风雨的洗礼下,我将学会了坚强,然而坚强过后,我看见了彩虹。在明净的镜子前,我看到的不是那华丽的外表,而是那质朴纯洁的心……往往有些人的华丽外表后却是一颗丑陋的心,然而那些不受关注、外表朴素的人们。却有一颗质朴纯洁的心……
[读后有感系列]夸父追日读后感其三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有感系列]夸父追日读后感其三》,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暑假里我读了一篇神话故事叫《夸父追日》,我认为故事里夸父坚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里的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到了夜里他就非常害怕和恐惧。有一天夸父决定去追赶太阳,然后把它抓住,固定在天上,这样大地就永远充满光明。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夸父去追赶太阳,追啊,追啊,跨过了黄河、渭河,他口渴得把河里的水都喝光了,但是夸父没有停下来休息,又飞快的朝北方的大泽跑去,他跑跑啊跑,一直朝着太阳的方向跑去,可惜的是,他还没追上太阳,就轰然倒下了。他虽然没有成功地实现他的梦想,但是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却永不倒下。
生活中我最欠缺的是夸父坚持不懈的精神,记得刚上三年级我就被选进学校的鼓号队,刚开始很喜欢,时间久了,单调乏味的练习越来越让我提不起兴趣,上课时我开始不认真听讲和练习,老师批评了我,一赌气我就放弃不学了,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后悔,和夸父相比我真是太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了。但是我也有坚持的非常好的地方,那就是我最喜爱的篮球运动。那是从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的,不管刮风下雨每个星期六都坚持学习打篮球,直到现在。不管我将来打得如何我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夸父的那种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以后我们干任何事情要像夸父一样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持才能成功,只有坚持才能更优秀!
[读后有感系列]地平线贾平凹读后感其三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读后有感系列]地平线贾平凹读后感其三”,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是一篇鼓励人们敢于追求理想的文章。文中叙写了主人翁喜欢骑自行车在旷野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因为那时年幼无知并不知道看似天地交错的地方是地平线而且非是天的尽头,所以一直骑着自行车追赶,正是因为这样主人翁学会了如何追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 看完了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分。是啊,命运和理想不就像那地平线一样吗?看似它们永远不会交错,但只要努力平行线也会交叉线不是吗?或许正是因为主人翁没有放弃去追那灰白色的线,所以他的生命充满了新鲜乐趣。 当我细细回味着文中的精彩片段时,突然发现人的一生不就像是文中的主人翁那样在追赶天的尽头吗?在追赶尽头之中,我们要尝过多少次痛苦与悲伤。或许正是因为我们付出了这些,才会珍惜得到的一切,偶然间当我我们回头看到拿已过去的风景时,或许会暗自饮泣又或许会沾沾自喜。但是,请你永远不要忘记,这是你自己所走过的路。你当时付出了多少,所以你得到了多少。
[读后有感系列]《包法利夫人》读后感其三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读后有感系列]《包法利夫人》读后感其三”,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这段时间期末考试,还忍不住的打开了这本书。一读再读,不舍得放下。
首先也是要夸夸翻译,翻译的很美,风景描写,人物描写,能把外文最高程度的还原,就是对书对作者最崇高的敬意了吧。
艾玛这个人物,有的人会觉得她愚蠢,看了太多偏书,将幻想当作现实,被男人玩弄欺骗。最后沦落到负债累累,吞毒自杀,都是她咎由自取。是啊,有一个爱他的丈夫,有一个如此可爱的女儿,衣食无忧,就应该知足了。
我看到的是,一个女人的无知,是这个女人对于诠释爱情的狂热,也是对于浪漫主义幻想的破灭。我在想,难道只有我自己感到悲伤吗…
艾玛始终是不够聪明的,她见的不够多,她读的太局限,她只愿相信她所能相信的一部分。就像一开始她少女时代在在修女院里读过的时光,她始终没有办法领悟内心真正清静。后来草率的嫁人,她以为自己可以追求向往的生活,可以有她得到所有爱情里可以获得的所有激情。可是她失望了,她埋怨她的丈夫,连带着对自己的女儿也充满了冷漠。她太自私了,只顾着追求所谓的假象,而忽略掉所有需要她承担的责任。
夏尔一定是爱她的,因为爱她,所以所有的一切都由着她喜欢的模样;因为爱她,所以不愿相信流言蜚语;因为爱她,说服自己信任了她所有的欺骗。所以当他看到了那抽屉里见不得光的封封情书,他最后赖以生存的美好念想,都断了。断了,它活着的最后希望。
很想一笔带过艾玛的两个情夫,罗多夫和莱昂(有些气愤)。除了多巴胺的作用,艾玛疯狂的幻想,两个男人对她,除了原始的激情,并没有剩下多少…所谓的爱情?他们的虚荣心和原始的征服欲,不过为了得到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经不起诱惑,渴望得到爱的女人。他们不用,也不会付出太多的金钱,只需要给予这个女人所有的热情,一个缱绻的怀抱,或者是炙热的吻,她就会沉醉于此无法自拔,甚至为了这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抛家弃子。
艾玛堕落了,在罗多夫害怕私奔而离她而去,在莱奥与她偷情间的纠缠不清。时间会带给我们很多,激情会褪去,热情会磨光,剩下的空虚依旧无法填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无法想象残羹冷炙。
或许一开始,她选择大多数女人选择的平凡日子,会比较幸福。《面包树上的女人》有这么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说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像“我”一样,选择追求这种所谓的虚无缥缈的爱情,到头来一无所有,她们知道代价。有时候想想,人能够活得肆意一点,也不容易的。年轻的时候压抑着本性。等到懂事了,就再也没有办法去完全追寻。年轻时说的不懂事说的话,长大了就再也说不出口了。譬如对父母,譬如对朋友…
写了很多废话,感受颇多。最心疼的的还是包法利的孩子,小贝尔特,到最后已是衣不蔽体,袜子破了洞也没人理会的地步。既然生下来了,怎样都应该好好的养育成人。
[读后有感系列]狼牙山的读后感600字其三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读后有感系列]狼牙山的读后感600字其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读了《民族魂》这本书,书里讲了许多英雄故事,他们为了祖国而光荣牺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是《狼牙山五壮士》。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的安全转移,我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的主峰,顽强地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最后,他们用光了所有弹药,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五位战士一个接一个地跳下了深涯。他们为主力部队和群众的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却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想到同样是抗日战争时期,有些汉奸为了自己能苟延残喘,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当日本人的走狗,干些丧尽天良的坏事。我真恨不得把这些无耻之徒千刀万剐。
我又想起了我们的诗朗诵《烈士墓前的沉思》里的一句:我们说,你们是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涯是那样悲壮时,我好感动!他们能够做出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的无私的选择,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和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这是多么崇高的品质啊!革命先烈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这是多么来之不易呀!我们一定倍加珍惜!我们一定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能更好的建设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