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系列5篇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时光匆匆过去,即将新学期开学。为了更好完成教学工作,不妨写一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怎样才能将教学计划写好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是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半年,如何提高我班语文教学质量是这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心。为了使我班语文成绩在本学期有大幅度的提高,使学生乐学、愿学、会学,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特拟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六年级有学生28人,从整体上看学生知识参差不齐,双优生5—7人,学困生9人,其余皆为中等生。大部分学生思维能力差,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特别是字写得歪歪扭扭,虽然上学期加强训练,但仍有个别学生许多“字”不象字。所以必须加强基本素质训练。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

第十二册教材共有26篇课文,6个积累运用,选读课文6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全册教材分6组,每组由四个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要求是: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135个生字,其中10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自形,正确书写,会认35个生字,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查字典理解词语。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阅读中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6、乐于参加讨论和辩论,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

7、能抓住重点事务进行观察,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词句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写作、想象能力;能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5)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 名学生,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女生各方面习惯较好,文明守纪,男生天真活泼、调皮好动,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遵守学校纪律,能及时完成作业,良好的学习态度正在慢慢地形成中。部分乡下学生由于没受到良好的小学教育,习惯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

七(6)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名,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全班学生集体荣誉感强,上进心强,大部分同学能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但班中乡下生源较多,没有进行良好的小学教育,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和听课习惯也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

这些同学从小学六年级刚升入中学,由于许多学生是从乡下学校考来我们这边读书,所以大多数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未养成,成绩不够理想,特别是男生对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故成绩难于跟上,加之刚升入初中,他们面临着由原来小学的二、三门课程一下子增至七、八门科目,学习任务加重,使得有些同学难于承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夯实坚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培养习惯,夯实基础知识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3、识字写字。

(1)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2)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明确学习目标,坚持执行规划

本学期学习目标:

1、练出一手好字;

2、掌握阅读散文小说说明文的技巧;

3、读几本名著;

4、提高叙事写人的作文水平。

本学期教学设想:

1、美文积累,间日在课堂上进行美文背、听、写;

2、国学积累,每周背诵一首古诗,阅读一篇短小简易的文言故事;

3、随笔,每日一写,不拘长短,每周必须有一篇不少于500字;

4、每周一到周五中午坚持练字10分钟。字写得不好的,练习正楷,正楷写好的,练习行楷或行书。

三、本学期教学落实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认真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发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学得有趣。

5、对差生耐心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6、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练习题,不搞题海战术。

四、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

单元

教学重点难点

1

3

一单元

9课时

1、2、4各两课时,3、5一课时,写作3课时

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产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生活的变化。参加“我爱文学”的活动,在活动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文学,学会合作。

4

6

二单元

精读6、7、8,略读9。

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体会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根据作品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文学作品对儿童成长的意义,珍惜金色年华。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的感受。主动与人交流,注意说话的对象,用语文明得体。

7

9

三单元

10、11、12、精读,略读11、13。

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和语言风格。调查家乡的民俗风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会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走进图书馆。

10周

期中考试

11

13 周

四单元

14、15、16精读,其他略读

欣赏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方法.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的描述.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人.

14—16周

五单元

18、19、21精读,其他略读。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创新精神,了解科学知识。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了解议论说明的一些方法。写简单说明文。可进行采访、调查,发布科技新闻。

17

—18周

六单元

12、24、25精读,其他略读。

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初步联想、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想象。学会婉转拒绝。

19—20周

复习考试专题练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3】

1.每个单元安排两周时。讲读课文两到三课时,自读课文一到两课时。

2.每个两周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搞好阶段性复习和总结。

总之,教育教学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本人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经验,优化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的提高。

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8人,大多数学生接受了正规的学前教育,会讲简单的故事,会背一些儿歌,认识简单的字。个别学生学前教育良好,识字量较大。也有个别学生好动、注意力极不集中,学习有困难,需要用较长时间单独辅导才能完成学习。

教学目标及内容:

1、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2、识字334个(底限),学习28个(底限)汉字笔画,学习掌握听读识字和看拼音识字两种方法。渗透性识字。

3、写字138个(底限),按照正确的笔顺和结构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熟练的使用写字用具。

4、认字母、拼音节,看拼音识字。

5、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理解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6、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有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7学习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8、培养收集图片资料、经常回头看等好习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9、探索小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学互动,达到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

教学重点:

1、识字334个(底限)。学习掌握听读识字和看拼音识字两种方法。

2、学习28个(底限)汉字笔画。按照正确的笔顺和结构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正确匀称规范的在田字格里书写汉字,能静心书写汉字。

2、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指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汉字的音韵美。

教学措施:

1、根据教学九认真,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教学质量。

2、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争取做到堂堂清。

3、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切实抓好辅优补差的工作。

4、利用多种识字学习方法,丰富识字教学,使这一教学重点能顺利完成。

5、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协作完成学生的知识传授。

教学课时安排:

课文、语文天地学习119课时(17周结束新课)

复习16课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新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四季美景: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笔下的四季,是那么的五彩缤纷。本单元课文都是抒情类的,有现当代散文和古代诗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第二单元至爱亲情:

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四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第三单元学习生活:

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外著名作家的童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有乐趣,有艰辛。学习本单元,将会引导学生珍惜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时光,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从初一开始引领学生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四单元人生之舟:

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习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五单元动物与人:

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涉及人与动物的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珍爱生命,热爱动物,平等对待动物。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同时也突出了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类的智慧高于其他动物的智慧,勉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第六单元想象之翼: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班语文教学。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所学校,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

二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四是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三、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5】

第十周10.30——11.05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化石吟(2)

第十一周11.06——11.12看云识天气(2)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1.13——11.19绿色蝈蝈(2)月亮上的足迹(2)山市(2)

第十三周11.20——11.26风筝(2)羚羊木雕(2)散步(2)

第十四周11.27——12.03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

第十五周12.04——12.10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皇帝的新装(3)

第十六周12.11——12.17郭沫若诗两首(3)女娲造人(2)

第十七周12.18——12.24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

第十八周12.25——12.31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

第十九周01.01——01.07元旦放假

第二十周01.08——01.14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01.15——01.21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