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Ulysses — 如果只选一款写作软件,可能就是它了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自从喜欢上 Markdown 格式,我几乎把市面上口碑优异的软件都试了个遍,Byword、IA Writer、Mou …… 各有各的特色,直到在前年用上 Ulysses III。

与其说 Ulysses 是一款 Markdown 编辑器,更像是一款写作软件。至于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今天就来向大家介绍这款展翅新生的写作软件。

新的开始

Ulysses 这次更新,不仅将原来的罗马数字「III」直接删除,以版本号 2.0 取代,更是将历时 12 年的软件图标完全换掉。

软件介绍

不同于团队之前在 iOS 上推出的 Daedalus Touch,这次新 Ulysses 在双平台上高度统一。iPad 版包含了几乎所有核心功能,内容也能通过 iCloud 无缝同步。

相对于本身极客属性较强的 Markdown 语法,Ulysses 反其道而行有意弱化 Markdown 的表现形式,从而对广义上的文字创作者更友好。作为一款为文字创作者准备的写作软件,按流程它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1. 内容创作
  2. 内容管理
  3. 样式调整
  4. 内容输出

通过这四部分,你便可以在一款软件中完成从「只言片语的灵感」到「井然有序的作品」这整个过程。

内容创作

Ulysses 的编辑器以 Markdown 为基础,同时也支持 Markdown XL 等衍生语法,令你能方便地创作出各种包含表格在内的结构化内容。甚至还能通过与 Marked 作者合作开发的「Textbundle」格式,将包括图片在内的富媒体内容严格按照你的意图输出。真可谓「用输入纯文本的体验来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富媒体内容」。

如果你对简单的 Markdown 语法都感到头大,也不必担心。Ulysses 可以调出语法面板供你实时参考;同时还处理了语法在编辑区的表现样式,你看不到密密麻麻的超链接内容或是图片地址,各种标题、列表、文字格式也通过颜色区别,你所要关注的只有文字本身。都说「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当你第一次打开 Ulysses,编辑区里的功能说明文档本身就是一部关于 Markdown 语法的绝佳教程,推荐阅读。

此外,它还拥有丰富的快捷键、统计、备注、自定义写作模式、实时预览、版本控制等辅助功能。最「无聊」的是它甚至还利用心理学原理,可以让你设置字数目标并漂亮地分享到社交网络来促进自己的创作热情。

内容管理

这部分算是 Ulysses 最大的特色。左侧「文库」面板采用了苹果生态中经典的「库」概念。不论你的内容实际保存在哪里,都可以有序的显示在「文库」中。目前文库支持显示本地、iCloud 以及从 Dropbox 等第三方位置导入内容。在「文库」中可以通过「多层文件夹」和「智能过滤」来组织不同的内容,为方便理解可以把这两个概念看成是 Finder 中的「文件夹」和「智能文件夹」。

「文稿列表」则是具体放置创作内容的容器。这里没有标题、文件名之类的概念,所以你可以按自己的意图新建一张张文稿来创作内容。然后在「文稿列表」中对各项内容进行标星、排序、复制、拆分、融合等组织类的操作。

「内容编辑区」则通过「附件」面板里的「标签」、「笔记」以及 Markdown 自身具有的标题层级概念来更精确的管理、组织内容。

样式调整

这一部分,有两个概念容易混淆。其一是指在「编辑区」中体现的语法显示样式,另一个是指最终输出成各种格式时所呈现出的样式。两者都可以在选项菜单中进行自定义。

编辑区样式,主要定义了创作时不同语法令字符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形同其他编辑器对编辑界面各种元素的自定义。除了完全手动自定义,还可以在预设的方案中选择或是在官方网站下载用户分享的各种自定义方案。

内容输出

当完成所有创作、调整工作后,便来到了输出这一步。目前 Ulysses 直接支持以纯文本、HTML、ePub、PDF、RTF 这五种格式输出。可以复制到剪贴板、另存为文件、邮件给某人或是在其他程序中打开供进一步编辑。

不过总体来讲,内容输出这方面 Ulysses 表现的还比较传统。不像 Byword 那样可以直接发布到 Tumblr、Wordpress 等网络服务中,算是一个不足。

写在最后

回头看 Ulysses 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从复杂到简洁的变化过程。我个人相当喜欢这种变化。不是说功能不断减少,而是将各种高级功能尽可能藏到背后,需要时它一直在那儿;只想写字时简洁的界面令人倍感轻松愉悦。

所以说,如果只打算买一款写作软件,那么 Ulysses 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写这篇文字时特意尝试 Ulysses Mac 与 iPad 版交替使用,初步体验相当顺滑。待多用一阵子再来详细介绍下 Ulysses for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