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傻不是病,但是得治,因为会吃亏。所以,为了防各种被坑,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变聪明的事情,思考怎样可以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有效,富有逻辑,内容充实。
从我的研究结果来看,思维是一个人最源头的东西,就相当于车夫之于马车,去向哪里,走哪条路,马车本身只是车夫的映射而已。我们的言行、选择说到底都是思维的提现而已。要想变得更加聪明,还得学会有效思考。
一、你注不注意,思维都在那里
不管你给不给予关注,我们身体的某些部分都会自发的运转,就如同心脏的跳动,肺部的呼吸,自然而然。
人的思维也是一样的,不管你有没有察觉,它一直在,并且指挥你的各项日常活动。如果你从来没对它投入过关注,思维便自顾自的按照以往的习惯,或者你的喜好,来发出指令。一般来讲,这也没什么问题,但对于追求不断进步的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原地踏步,没有长进。
所谓进步,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进,这一定是涉及改变的。但思维的改变没那么容易,很多人甚至都很难察觉自己的思维,更别提对它进行审视,进而改进它。
所以,有时候静下心来,冥想一下,听听自己的心声,跟自己对话、沟通,这个情绪,这个选择,我究竟是怎么想的,对了解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直觉思维
这种不需要我们费劲的,自然而然的思考方式,叫做直觉思维。它迎合大脑,迎合你,毫不费力,只是没有理性的加盟,它可能会缺乏目的,缺乏效用,脱离实际。
直觉思维就好比一只没头的苍蝇,只管一直不停飞,根本不管不顾效果问题。没有组织,没有安排,杂乱而无序。当我想起A,我就奔着A去了,跑一半我又想起了B,无法自拔的又奔着B去了,就是这么任性和重充满情绪。
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巨大的情绪一压上来,大脑完全被情绪占据,直觉思维也跟着被卷入情绪的海啸中,无法自拔,这个时候只靠直觉思维是很容易做出根本不符合自己本意的事情来的。所以,有人常说,生气的时候不要做决定,这是基于这个原因。
人的大脑,生来就喜欢懒惰,直觉思维正好不需要大脑费什么力气,依靠直觉,只按照人的身体接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只使用直觉思维就会使我们轻易的相信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东西,那就是我们接受到的信息,并由此进行处理,做出各种选择行为。
我认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这几乎是致命的问题。仅仅通过表象来判断,只见表面而不见实质,只见点滴而不见全局,只见显露而不见隐藏,这会让你在社会上吃多少亏!碰多少定钉子!挨多少骗啊!
问问自己,有没有从来直觉思维掌控全局,从来不肯费一点力气,从来懒得让理性浮出水面,懒得让自己聪明一点?
三、深度思维
理性思维,顾名思义,对问题对现象都要是一个深度的分析。它几乎是直觉思维的反面,直觉思维没有方向,不谈效果,深度的思维有明确的目标去达成;直觉思维跟着情绪翻滚,深度思维对抗情绪集中于问题;直觉思维杂乱无序,深度思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深度思维依赖于事实与数据,人的直觉、感觉、情绪在这里是被排除在外的,所谓就事论事,就是这么回事。对事实与数据进行收集,深入剖析,发现内在可能的规律,得出下一步的行动指导,可能就是深入思维的基本模式。
深度思维就像在做一个课题研究,对于这个问题,首先选取了有价值的角度,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结合数据进行实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并得出实践方案。
深入分析对很多人生的重大问题,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的。它可以保证你至少能全面的了解当时得情况,并进行了各方的衡量,最终做出了当时得最佳选择。对于能力有限的人类来说,我们无法保证从不犯错,我们能依靠自己的智慧找到“当时最佳选择”,也算对得起自己了。
说到底,深度思维真的很累,如果对于每件事,每个人都要进行这样深入的剖析,大脑肯定是无法负荷的。
深入思维虽好,不太适用于需要及时反应的日常生活,很多场合信息太多,并且没有太多时间给你思考,就算你想用尽洪荒之力去深度思维,也不现实。
直觉思维太傻,深度思维太难,浅度思维你觉得怎么样?
四、浅度思维
没错!它就是介于直觉思维和深度思维的一种状态,很容易理解。它还有个名字,你一定听过:理性思维。
我之所以叫它“浅度思维”是为了和深度思维进行一个划分,他两都是理性思维一类无疑,但这个名字更能体现它的实用性,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的问题是繁杂的,是影响不大的,但是影响效果是会随时时间日渐积累的,所以影响最终还是会很大。好好对待是有必要的。
但它的繁杂特性又让我们没办法一直深入思维,那就浅度思维好了。
很多问题,想想最关键的几个点,甚至可以是一个点,按照二八理论,只要抓住了那关键的20%,就可以达到80%的效果。
从解决问题上来说,有研究证明,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能够没有对自己提出问题。从时间上来说,也不过几秒,不会让你在人前表现异常。
所以对于这个,我是极度推崇的,最喜欢做类似于找到支点撬动地球的事情了。
实践注意事项:
所有与行动无关的讨论,都是耍嘴皮子流氓。
浅度思维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没那么容易。在我的摸爬滚打中得出一点小心得,分享给大家。
1.基础工作要打好:要知道什么最重要?要知道对于某个事情,该思考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因为三观不同,认知亦有差异。所以,除了磨炼自己的思维方式之外,更要多读书提升认知,修炼三观啊!
2.如果有规则,务必快速强记规则。只有熟悉了规则,才能给思考留出空间和时间,否则一直在规则上吃亏、费劲,其他的根本无暇顾及。
3.对抗住情绪的淹没。情绪是个问题,特别影响思考。你有没有过上台讲话前的紧张感觉?是不是不停的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不要紧张,结果在黑压压的头顶面前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脑子里就剩下“不要紧张”了。
这个问题不好解决,但平时就要刻意想办法克服遇到问题才能游刃有余。方法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