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一点马克思主义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一定会遭到反驳的。”这句话运用到马克思主义身上真是再适合不过了。尽管资产阶级的御用文人一次又一次的说“马克思主义失败了”、“社会主义是人类二十世纪的两大文化遗产”,可重要的事只用说一遍就够了。他们的言行只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片面的歪曲与丑化,到头来只能歪曲了自己的三观、丑化了自己的灵魂。

作为一位青年学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我们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我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一位长者就曾把我们比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思想上的进取开拓这本是好的,可是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与社会,反而拿无知去充当个性,只会显得图样图森破,正如荀子所说:“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与其闭着眼睛走路,为什么不睁开眼睛在路灯下奔跑呢?学一点马克思主义你可以够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和长者一起谈笑风生啦!

然而一提到马克思,人们就会想起他那标志性的大胡子,仿佛马克思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经被格式化了。而一提到马克思主义,人们脑海中就会联想出一串串的政治名词,仿佛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符号化了。可是谁会想到马克思称自己年过半百的夫人为“特里尔城最美的女孩”、“舞会上的皇后”呢?可谁又会想到一位著作颇丰的学者同时又是一位亲身参与革命的革命家呢?可谁又能体会到他一生颠沛流离,忍受贫穷、饥饿、疾病和丧子之痛之后依然对理想的那一份坚守呢?伟人的确是伟人,可伟人再伟大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会给人一种陌生的感觉呢?实际上就是不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句话,理论脱离实际。马克思主义的美丽正在于它只有在现实中才会摩擦出光和热。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理论体系、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将会是你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戴上一副黑框眼镜。

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能提高自己辨别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

例如,历史必修三中所提到的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当下流行的人性自私论,实际上就是把人性当做一种先天的存在。“人性”一词通常说成是人的本性或人的天性。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不仅是动物人更是社会人。所谓的天性和本性除了将其理解为吃喝拉撒等与其他动物无二的本能之外,将其理解为任何一种社会性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性并不是天生而来的,而是从人的社会生活中来的,它与社会和时代的各种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变化发展着。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能提高自己看问题的眼力。

例如,政治必修三第74面的一个标题是“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编者要么是想要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要么就是不懂马大胡子的国家学说。因为国家是会消亡的,国家都消亡了那又何来爱国主义?那又何谈永远高扬呢?在谈爱国主义的时候,更重要的一点是:爱国是有阶级性的。因为国家的本质本来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试想,奴隶为什么要爱奴隶主的国呢?他们没有这个义务!除非他已经成了奴才。(尽管教科书把爱国说成是爱祖国,可是谁也无法想象出一个脱离实实在在的一个国家政权而存在的“祖国”)“工人没有祖国”这句话已经被刻在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的大旗上的。一战时期的无产阶级完全可以对叛徒考茨基说:“这是你国之间的内斗,不是我的祖国遭受到侵犯。这场战争我们拒绝参加。”但由于当时各国的鼓动、伯恩施坦第二国际领袖的背叛,最终上演了一场无产阶级手足之间的自相残杀。真是吃枣药丸。

说到战争,在一些年轻人当中流行的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在战争中没有谁是胜利者,也没有谁是失败者;也没有谁是正义,没有谁是邪恶,只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到最后受苦的只有老百姓。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含情脉脉,是人民的心声,却也只不过是小生产者的意识形态罢了。因为对小生产者来说他们最重要的是跻身上层,以免沦为无产阶级,这就需要一个安稳的社会大环境供他们发展,而任何一种性质的战争对小生产者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如果将这种观点同史实联系起来,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试问,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难道要为了什么博爱呀!人道啊!为了不让侵略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选择放下武器么?战争的正义属性问题归根结底是哪种阶级之间的战争,而所谓的“成王败寇”也不过是一种必然性,即“王”者能成,“寇”者必败。

不过对于那些“卫道士”我真的很想说一句,I am angry!

最后,学习马克思主义,能让我们了解事物产生的根源。

例如,aq是个小城市,而农村很多年轻的劳动力大多会选择出去打工养家糊口。在我校,大多数的家庭里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亲戚。可为什么他们一年到头、朝起早、夜眠迟获利还抵不上“马云爸爸”一个月的收益呢?因为前者是小生产者或者是无产者,而后者是资本家(如果“马云爸爸”不介意,可以在前面加一个“大”字);前者占有少量或者不占有生产资料,而后者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前者获利的途径有对人进行轻微的剥削、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和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等方式,而后者只有进行大生产,对工人进行数量广、程度深的剥削这一条路。

那为什么会出现小生产者、无产者和资本家的身份呢?从根源上说他们都是私有制的产物——私有制产生的阶级,但可怕的并不是阶级,可怕的是阶级固化。在阶级没有固化之前,一些小生产者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上升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或者沦落为无产阶级。在阶级固化之后便会产生无产者和资本家这种身份的“世袭”的社会现象。在这里值得说一下的是,阶级固化并不否认极少数人白手起家的神话。

在这里,本文就以马克思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